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一、十二生肖銅像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眾所周知的十二生肖,其全稱為"圓明園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像",在當年每晝夜十二個時辰輪流噴水,俗稱"水力鍾",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目前,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獸首已經有8個迴歸中國,其中龍首目前在臺灣保存完好,不過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

二、翡翠西瓜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翡翠西瓜是中國清朝文物,共一對,屬於絕世國寶,是從美國大量進口的碧璽做的,瓜皮翠生生、綠瑩瑩,還帶著墨綠的條紋:瓜裡的黑瓜籽、紅瓜瓤還能影影綽綽的看得見。慈禧對它可謂是愛若至寶,後被孫殿英盜走,獻給當時的國民黨高官。據說是宋子文,國民黨敗走臺灣後,宋子文去了美國,絕世國寶,目前下落不明。據推算應該是隨著宋子文去了美國。

三、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代摹本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女史箴》是西晉廣武侯張華所寫,文字內容是關於女子的德行操守,以教化訓誡為目的。顧愷之將文中故事以圖畫的形式加以描繪,使之通俗易懂。現存《女史箴圖》最早的畫本是唐代摹本,原為清宮舊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同樣是顧愷之的傳世名作《洛神賦圖》,現存於美國華盛頓弗利爾藝術館。

四、唐刻本《金剛經》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現館藏於大英圖書館,原藏敦煌第17窟藏經洞中,1907年被英人斯坦因盜騙,自此遺失海外,100多年,國人永遠的痛。

五、商雙羊尊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商代晚期的容酒器。通高45釐米,筒形口,腹為雙羊前軀相背狀。羊角大彎曲,尊口下飾弦紋和龍面饕餮紋,較為罕見。羊頜下及腹下飾扉稜,象徵須和腹部垂毛。通體飾鱗紋。 收藏機構:英國不列顛博物館。

六、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原乃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圓明園"文物,"長宜子孫"主題的佩玉一般為皇帝賜給皇子皇孫使用,寓意後世子孫都能過上美好安逸的生活。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掠奪走,現藏於私人手中。

七、《永樂大典》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永樂大典》編纂於永樂年間,由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擔任總纂修,歷時六年(1403-1408年)編修完成,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它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為後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已被儲存在翰林院的《永樂大典》慘遭不測,大部分葬身火海,倖免於難的則散落一地,只有少部分被這些強盜帶回國,或收藏,或轉賣,珍貴的《永樂大典》從此散落世界各地。時至今日,全世界範圍內,《永樂大典》只剩400冊左右,分散在八個國家30多個收藏機構。中國方面一直在全力收購這批流失國外的秘籍,現已有《永樂大典》226冊。

八、《歷代帝王圖》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歷代帝王圖》的藝術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畫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繪畫史上有著重要地位。閻立本溯源顧愷之又融進恢弘博大的氣度,他在《歷代帝王圖》中,以剛勁而厚實的線條恰當而真實地刻畫出古代帝王的個性特徵。現藏身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8件流失海外“國寶”級文物,個個無價之寶,卻存於外國博物館

這些國寶都是歷經千百面祖先的物質文化遺產,都體現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見證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很遺憾因為近代國力羸弱,被流失到國外。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已去其三,唯有今日之中國,還在堅守著最後的神話,能印證往日輝煌的,其實也僅剩那些久遠的,鐫刻著歷史時光的無言的文物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