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某政府付費PPP項目可用性付費公式內含的項目投資回報率的思考

筆者接觸到一個政府付費類PPP項目:項目總投資P=11372.5萬元,政府每年的可用性付費公式是:

對某政府付費PPP項目可用性付費公式內含的項目投資回報率的思考

其中:A為項目每年可用性服務費金額; P為項目實際投資額;R為合理利潤率(社會資本報價7.2%); i為年度折現率(社會資本報價6.5%); n為政府付費年限(10年)。

此公式與一般的年金不同,在一般的年金公式上附加了一個合理利潤率R,那麼它的項目全投資稅前回報率是多少呢?是不是可以從此公式推導出回報率公式呢?

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是指能夠使未來現金流入量現值等於未來現金流出量現值的貼現率,或者說是使投資方案淨現值為零的貼現率。下面分情況考慮項目的投資回報率:

一、不考慮PPP運營利潤情況下的投資回報率

現實的PPP項目中,運營一般來說佔比不大,在不考慮PPP運營利潤的前提下,項目的流出是項目的投資P,而流入量是項目公司每年收到的可用性付費A,即上述的付費公式:

對某政府付費PPP項目可用性付費公式內含的項目投資回報率的思考

設項目實際的全投資稅前回報率為K,根據財務管理中淨現值及回報率的計算原理,有以下等式:

對某政府付費PPP項目可用性付費公式內含的項目投資回報率的思考

查10年期的年金現值係數表有:

對某政府付費PPP項目可用性付費公式內含的項目投資回報率的思考

用內插法計算得:K=8%+(6.7101-6.7060)×(9%-8%)/(6.7101-6.4177)=8.01%≈8%

再進一步分析,能分析計算出股權的稅後投資回報率是多少嗎?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公式:R權=[K+負債/權益×(K-I)] ×(1-T)估算出來,其中:I為負債稅前利息率,T為所得稅率。

假定本項目股權投資比例為20%,假定負債稅前利息率為5年期以上基準利率上浮20%,即4.9%(1+20%)=5.88%,則負債/權益=(資產-權益)/權益=資產/權益-1=1/(權益/資產)-1=1/20%-1=4,則股權的稅後投資回報率R權=[8%+4×(8%-5.88%)]×(1-25%)=12.36%。

二、考慮PPP運營利潤情況下的投資回報率

考慮運營利潤的情況下,項目的全投資現金流出量是項目總投資P,現金流入量是可用性付費A和運營利潤(因為目前一般的PPP項目的運營補貼多設置為:年運營成本×(1+合理利潤率),所以年運營利潤即為年運營成本×合理利潤率,假設每年運營利潤均為q,本例中年運營利潤為8.64萬元),則根據淨現值計算原理有以下關係式:

對某政府付費PPP項目可用性付費公式內含的項目投資回報率的思考

對某政府付費PPP項目可用性付費公式內含的項目投資回報率的思考

用內插法計算得:K=8%+(6.7101-6.672)×(9%-8%)/(6.7101-6.4177)=8.13%

再進一步可計算股權投資稅後回報率=[8.13%+4×(8.13%-5.88%)] ×(1-25%)=12.85%

三、由本項目的相關計算得出的啟示

對某政府付費PPP項目可用性付費公式內含的項目投資回報率的思考

綜上所述,分別不同情況,通過估算項目的全投資稅前回報率和股權的稅後投資回報率,可測算社會資本的總體回報水平是否在合理區間,進而為政府部門在PPP項目中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對某政府付費PPP項目可用性付費公式內含的項目投資回報率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