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縣:晉文公來此避難、漢武帝在此小住、公子扶蘇在此含恨自盡

地處無定河與大理河交匯之處的綏德,得天地造化之功,借自然神斧之力,山環水匝,地處形勝,經濟地位和戰略地位都十分重要,歷來就是商賈雲集之處,兵家必爭之地;綏德取“綏民以德”之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民風淳厚,素有“塞上咽喉”、“秦漢名邦”、“天下名州”之稱譽。在這塊有著深厚而凝重歷史文化底蘊的土地上,不論是帝王將相、重臣要吏,還是騷人墨客、農工士商都留下了他們各自應有的足跡。

綏德縣:晉文公來此避難、漢武帝在此小住、公子扶蘇在此含恨自盡

晉公子重耳

春秋戰國時期,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晉公子重耳為逃避繼母驪姬和胞弟夷吾的追殺,不得已棄國離家開始了長達十九年的流亡生涯。首到之地白翟,就是現在的綏德。重耳在白翟一住三年,一方面招賢納士積蓄力量,一方面廣泛開展外交活動爭取外援。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5年),重耳在秦穆公的支助下,奪回政權,歸國復位,登上了晉王寶座,史稱晉文公。又經過五年多時間的勵精圖治,重文修武,興工倡農,國力大增。終於在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0年),成為北方各諸侯國的霸主。綏德既是他逃生求存的避難所,又是他發跡稱雄的發祥地。

綏德縣:晉文公來此避難、漢武帝在此小住、公子扶蘇在此含恨自盡

秦始皇嬴政

在掃平六合、統一天下後,秦始皇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綏德為上郡隸治。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和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兩次路經這裡。第一次北上出塞,第二次南下返回咸陽,都曾經過當時的上郡即現在綏德,停鑾駐驊,小住休息。

秦大將蒙恬

綏德縣:晉文公來此避難、漢武帝在此小住、公子扶蘇在此含恨自盡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奉命率兵三十萬駐守上郡(今綏德),一邊屯田戍邊,一邊徵調百萬兵民修築長城。然而秦二世胡亥,利用矯詔賜死了扶蘇和蒙恬。將士們含淚忍憤,用戰袍兜土添墳緬懷蒙恬,競堆起一個高數十米,周長數百米的巨大墓冢。雖經數千年的風蝕雨剝和人為破壞,但至今仍儼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巨岡小山,巍然屹立於綏德城西的大理河畔。一九五三年,蒙恬墓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古蹟保護單位。墓旁的那條小溝,也被當地政府命名為“將軍溝”。

秦長子扶蘇

綏德縣:晉文公來此避難、漢武帝在此小住、公子扶蘇在此含恨自盡

在秦始皇二十四個子女中,論德、論才、論能,扶蘇都屬手屈一指的佼佼者。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2年),因極力反對坑殺儒生,扶蘇被流放到上郡(今綏德)蒙恬軍中“監兵”。扶蘇與蒙恬文武協力,整肅軍務,重農興工,發展生產。使原本貧瘠紛亂的邊塞小城,出現了民康物阜,倉廩充實的繁榮景象。扶蘇囿於封建意識的愚忠愚孝,含冤忍屈在城南盧家灣山崖下拔劍自剔。據傳說,當時扶蘇淚下如雨,滴地成泉,水流汨汩,如訴如泣,聲以嗚咽,人們便把此泉稱為“嗚咽泉”,並曾建祠以祭,盧家灣村也改為嗚咽泉村一直沿用至今。扶蘇在上郡的近三年時間裡,仁厚之名廣為傳頌。在綏德縣內疏屬山上,後人為祭祀忠魂修建了“扶蘇廟”和扶蘇墓,至今不斷有人前去憑弔緬懷。


漢武帝劉徹

綏德縣:晉文公來此避難、漢武帝在此小住、公子扶蘇在此含恨自盡

在其執政的五十多年時間裡,文治武功多有建樹,創造了大漢王朝的鼎盛和輝煌。但卻篤信巫術,沉溺迷信,到處求仙祀神,以求長生不老,揮霍了大量民脂民膏。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十月,武帝從雲陽出發一路北上,攀橋山,祭黃陵,路經上郡雕陰(即今綏德),小住數日後繼續北歷長城,登單于臺,匈奴聞之遠遁,邊境暫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