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宋朝官話是閩南語嗎?

衛華夏炎黃666999

我的回答只是某些專家說法,加上自己的理解,不知是否正確,還請南方人指點一、二。

今日閩南人自稱唐人,把家鄉稱為唐山都源於唐朝這段歷史。唐山定都長安,官話就是指首都長安的話了,如果說閩南語是官話,楊貴妃說的話應該就是輕柔吳語了。

據說臺灣同胞都喜歡說他們的祖先是唐山的。世界各地的華僑聚居地都叫唐人街大慨源於此吧, 唐三藏翻譯天竺文字,也是用閩南語的

從唐代書寫的文章措辭中可以發現,與現在的閩南話裡的很多發音有相通之處,先秦的文章和詩,很多詩歌裡的韻仄並不適合現在的北方語言,而是與南方廣東等地的發音較為和諧默契。

閩南文化源於中原河洛文化,而臺灣文化又來自閩南文化,古老的河洛文化經過遷徙和發展,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使閩南話得以留存。

北宋的國語和唐代相差無幾,只是首都開封的流行口音與韻語的差別更大。但是,宋室南遷後,首都落在了吳語區的臨安(杭州),從而在江浙這個南方的精華之區,造就了吳語的獨特地位。 這就是宋朝國都說閩南語的原因吧。


秉燭讀春秋

閩南語的形成時間介於唐宋之間,肯定不是宋朝的官話,至於是不是唐朝的官話則存有疑慮,確切的說應該是較接近唐朝河南洛陽一帶的地方方言。


這裡有兩則史載案例,可以說明北宋、南宋官話與閩南語有明顯的差異。

第一例:北宋建國之初,有一個泉州南安人,名叫劉昌言,隨陳洪進歸附大宋,並考中了進士。也不知為什麼宋太宗趙光義非常喜歡他,幾個月裡連升三級,各種受寵。

有些朝廷大臣開始吃醋,紛紛上表彈劾,宋史就曾如此記載,“昌言驟用,不為時望所伏,或短其閩語難曉,太宗曰:惟朕能曉之”,其他人的筆記也有提到,“乃謂昌言閩人,語頗獠,恐奏對間陛下難會”,也就是說劉昌言的受重用,大家很不滿,於是向宋太宗反映說劉的閩南語不好聽懂,怕他欺騙太宗,然而宋太宗卻回應到只有他能聽得懂。

大宋建立之初,朝廷重臣基本上都是中原人,其所講語言基本上也是大宋推行的官話,大部分人聽不太懂劉昌言的閩南語,但身為開封人的宋太宗卻能懂,只有兩種解釋:

一,這時的閩南語已經和宋代官話在音調上有明顯差異,但宋太宗作為開封人,可能當時的開封地方話和閩南語有些相似,容易聽懂,這或許可以說明閩南話有河南話的成份;

二,宋太宗其實也聽不太懂,劉昌言作為臣子肯定不會揭穿,但大宋作為五代十國的終結者,對其政權的正統性十分看重,然而五代時胡人入主中原已經把漢人攪得亂七八糟,因當時福建躲過這場混亂,至今南人能晉語,於是,宋太宗想借劉昌言的身份說明自己能聽得懂晉語,也自然是漢人身份,足具正統性。


第二例:南北宋之際,有一泉州晉江人在蘇州吳江虹橋下寫下一篇詩詞,名曰《洞仙歌》。

當時不明所以的百姓將之傳頌為呂洞賓的作品,一傳十,十傳百,便傳到了南宋第二個皇帝宋孝宗耳朵裡。

這宋孝宗,也是個語言專家,他看了看便馬上戳穿謊言,“雲崖洞天無鎖,鎖與老叶韻,則鎖音掃,乃閩音也”。

這話意思是這樣的,宋孝宗根據詩的韻腳以及閩南語的發音,推斷出詩的作者來自福建,顯然到了南宋,閩南語口音與宋代官話差異就更大了,居然沒人知曉,只有皇帝清楚,這會不會也說明趙家皇帝也流傳著和閩南語口音相似的方言呢,天曉得呢。


接下來,說說閩南語與唐朝河南地方方言接近的理由。

除了剛才宋太宗的例子側面反映外,閩南語在形成過程加入了兩股最重要的外來勢力,可以說是促使閩南語形成的中堅力量。

第一個,泉潮間蠻獠囂亂,導致陳政、陳元光帶領光州固始子弟兵進入閩南南部,並因此促成閩南的兩個重要分區之一漳州的形成。漳州從無到有,自然,漳州官方推廣的語言必然是固始話了,而且當時的漳州人口也就兩三千戶,幾乎就是陳家軍的幾千兵士。


第二個,黃巢起義時期,王緒領導的河南起義軍在吸收了固始王氏兄弟後輾轉入閩。到達漳潮地界時,王氏三兄弟殺了王緒成為起義軍的頭領,並以泉州為基地最終謀取整個福建,成立閩國。其中王氏兄弟中,王潮死後由三弟王審知繼任,老二王審邽及其兒子常年據守泉州,使泉州得以繁榮發展。

經過這兩次外來力量的統合後,原來說晉語和閩越話的閩南則徹底成為唐代河南人的新基地,也是從那時候起,閩南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並經過五代的融合貫通,在宋代成為耀眼的東方第一港。

顯然,閩南語的形成是在唐宋之間,絕對不是宋朝官話,但也肯定不會是唐朝官話,因是在晉語的基礎上大量融入河南地方方言,才形成了今日的閩南話。

因此,閩南話也稱河洛話,閩南人在外也自稱唐人,稱閩南地區為唐山。

至於扎西德勒這樣的典故則可能有之,也可能只是附會玩笑。


圭海四記

現在講的普通話其實是滿族人入侵中原強姦民意所帶來的語言。   

河洛話其實就是閩語系的閩南話、潮州話、海南話。

古代由於永嘉之亂、安史之亂。中原大批難民、軍隊從北方坐船或陸路移民到現在南方沿海的閩南、臺灣、廣東潮州、中山、湛江、海南,形成了現在的河洛人(黃河,洛水一帶的人)。河洛話儘管分佈在不同的地方,但彼此都可以互通。由於山高皇帝遠,保留了古漢語。  

客家話是宋朝官話,也是由於戰亂移民南方,由於沿海土地已經被河洛人早一步獲得,客家人不得不移民山區。客家話分佈在南方廣東、江西、福建、廣西、臺灣等。  

河洛話—普通話對照,看哪個更像古漢語:  

1、卵——蛋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2、肥——胖   “環肥燕瘦”   3、跤(ka)——腳   4、寒——冷   5、宰(tai)——殺   6、驚——怕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7、目——眼晴   9、土(tou)——泥土   許氏《說文》,原無塗字,至宋徐鉉(鼎臣歸朝,故稱宋。)奉詔校正《說文》,始於土部新土付塗字。其文雲:泥也。從土,塗聲,同都切。   10、箬(hio)——葉子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1、脰——脖子,但“脖子”潮汕話多念為am,疑另有它字。   《資治通鑑》卷四篇“樂毅行武王之道”:遂經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   12、學堂——學校   1、汝——你   《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   2、伊——他/她/它   宋代柳永《蝶戀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3、箸——筷子   《世說新語》: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   4、厝——房屋   起厝——蓋房子   5、鼎——炒鍋   6、彘——豬   《曾子殺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還,顧反,為女殺彘(豬)。”妻適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   7、炊——蒸   8、剁——砍   9、曝——曬   10、落雨——下雨   11、日——太陽,也稱“日頭”。   12、月——月亮,也有些潮汕人稱為“月姑”或“月姑娘”或“月娘”。   13、走——跑   《扁鵲見蔡桓公》:“扁鵲望桓侯而還走”,即“扁鵲望見蔡桓公轉身就跑”的意思。   14、行——走   15、食——吃   16、拍——打   17、面——臉   18、烏——黑   19、索——繩子   20、翼——翅膀   21、裘——棉襖   22、面——臉   23、雅——漂亮   24、姿娘——女人   小女孩叫姿娘仔,老年的叫老姿娘,美麗的女人叫雅姿娘。姿,姿色、姿態;娘,古代深閏裡的小姐。   25、新婦、新哺——兒媳婦   26、母——媽媽   27、連細——東西   疑為軟細,即細軟的倒裝,而文言文中細軟即是東西的意思。   28、勿——不要   29、戇——傻   30、散紙——零錢   31、冥——夜晚   32、物——東西,另外潮汕話“物”還可以用作動詞,實乃罕見!   《荀子·天論》:“思物而物之”,第二個“物”字就是動詞,和潮汕話的用法一樣。   33、曱甴——蟑螂   34、作四句——說奉承話   可能和古代文人常作詩恭維別人有關。潮汕風俗凡紅白喜事都有專門的“四句”,可惜我沒能記住。   35、衫——衣服   36、跍——蹲   37、徛、企——站   38、睇——看   39、孥囝——小孩子   40、呾——說   41、細——小   42、青色——綠色  43、欲——要  44、伊——他  。   外來詞,番指舶來品  番薯——地瓜   番茄——西紅柿   番梨——菠蘿   番鹼、番梘——肥皂   番仔——外國人


亦非

先亮答案:不是!唐朝官話是“漢音”,宋朝官話是“正音”

1.隋唐官話——“漢音”:

隋朝統一中國,編《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又將南北朝時期的官音(吳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

(隋代陸法言《切韻》是前代韻書的繼承和總結,又是後世傳統韻書演變的基礎,是韻書史上劃時代的著述。原書沒有流傳下來。現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韻》原書的片斷和一些增訂本)

唐承隋制,國語為“漢音”,或“秦音”。根據史料記載,及流傳下來的《唐韻》綜合判斷,唐時官話,與隋朝官話沒有太多區別!可以併為一類!(《唐韻》唐代孫愐作,時間約在唐玄宗開元二十年 (732)之後。因為它定名為《唐韻》,曾獻給朝廷,所以雖是私人著述,卻帶有官書性質,比起較它早出的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還更著名。 )

2.宋朝官話——“正音”:

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宋朝的官話是融合了河南開封話與洛陽話的一種標準話,更準確地說是讀書人說的開封話和洛陽話。宋朝各地方言的語音差別很大,宋人也在追求一個標準語音。因為建都開封,故北宋人往往以開封和洛陽方言作為當時的標準語音。

南宋時的官話融合進了一小部分浙江方言,但是總體上還是以北宋時的“正音”為主的!甚至在某些時候為了表達王朝,北上收復故土的遠大志向,會著重強調,講“正音”!

“正音”的相關依據是根據《廣韻》《集韻》《禮部韻略》等幾部存世的語言學著作考證的!


豆漿的奶爸守則

作為閩南人,也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一個“小學”愛好者,我回答一下。

不是。雖然我們閩南語保留了較多的古音,但也只能說最多是相近或相似而已。

語言是一個動態變化的事物。千百年以來閩南語也是在不斷的演變中的,千百年來閩南話早已經不是原先的模樣了。

當衣冠南渡的時候,來到我們閩南這塊地方的時候,你難道覺得閩南沒有人嗎?語言是相互融合的,和閩南這塊地方的原住民,我們需要溝通因此我們語言也相融了。這時候的語言就和當時中原地區的語言不是絕對一樣的了。

大家都玩過傳音遊戲吧。雖然是同樣的一段話,但由於不同人的口音,各種狀態、場合的改變等等,這段話都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即使同樣的語言在中原地區由同一批人傳播到了閩南地區,這個音也會由於個體差異的不同而變化了,更何況其間還有各種新事物,新名詞的誕生。

回到問題。我們閩南地區從未做過中國的政治舞臺的主角。我們的語言甚至讓很多人都聽不懂,我想這在歷史長河裡一定是常態的。

想想我們的開閩聖王,竟然是唐朝人,直到唐代我們福建地區才真正算登上了歷史舞臺。

就因為我們福建最早的一批開拓者是唐朝河洛地區的人。就能說明我們閩南話就會是唐朝的官話。這裡的邏輯何在?

我們知道歷史上的中國,永遠都是三套語言在並行著。

一是所謂的官話,官方上全國範圍內較為統一的一種語言。二是所謂的方言,每個地區都自有的一套方言。三是書寫層面的語言,文言文。這三套語言都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但也是相對來說截然分開的。

從現有的閩南語來說。閩南語裡都有這三種語言的影子。閩南語肯定有當時唐朝官話的影子;閩南語的古時戲劇文本甚至還有當時唐朝“變文”的一些些影子。用閩南語去讀唐朝的詩詞和文言散文,甚至覺得還很順很好聽。


隔壁牆頭的貓

首先,我講講這個“唐宋官話”究竟是什麼?

中國古代有一門語言,叫做雅言。是周天子說的語言,源於遠古時期的炎黃部落,可以說是最正統的漢語。由於周幽王作死,導致西周的王城鎬京被戎狄攻破,周天子遷都洛陽,也把雅言帶到了洛陽,所以雅言別稱洛陽音。

雅言一直以來都是各國貴族和讀書人的必學語言,史稱上古漢語。而在當時,方言只是下層平民所使用的鄉野俚語而已,上不得檯面。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西晉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南遷的漢人們把雅言帶到了東晉國都金陵,經過幾百年的演變,變成了金陵雅言。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後,恢復漢文化,遷都洛陽。卻發現雅言洛陽音,在洛陽已經完全失傳,於是便召集學者以金陵雅言為基礎,恢復上古漢語洛陽音,而被恢復的洛陽音,就是隋唐宋三朝使用官話!史稱中古漢語。

閩南語源於一千年前的唐音,但經過一千多年的演變,到現在其實已經完全變味了。所以只能說,閩南語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的詞彙和精髓。但並不能說,唐朝人講的就是現在的閩南語。方言這種鄉野俚語,三十年一變,閩南語系內部的各種方言之間都無法交流,比如閩南語、潮汕話、海南話、電白話,雖然同屬閩南語系,但差異極大無法交流,更別說是和一千年前的唐朝人交流了。


種田狂魔

"扎西德勒"的歷史故事:當年唐朝派文成公主去西藏和親時,長途跋涉到了西藏時,下轎時問下了隨從:"扎西德勒"(這是哪裡),當地的藏民聽不懂文成公主說什麼,便問了隨從的翻譯官,這翻譯官靈機一動,說文成公主說吉祥,以至於現在的"扎西德勒"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當初閩南語確實就是唐朝時的國語,莆仙話也是唐朝河洛演變過來,後期受宋朝影響及福州的影響也成了具有獨自特色的語言,相對於北方人來說南方的方言很難懂,可能是朝代隔的比較遠吧,作為福建人,我母語是莆仙話,閩南語~粵語~客家話~白話都熟悉,挺好學的,比較相似吧,都屬於中國古語,年代差不多。


仙邑紫葉

閩南語在臺灣叫臺語。但是臺灣人又說臺語是河洛語,意思應該是河南洛陽一帶的話語,是否是純正的大唐官話倒沒看到確定的文獻。有意思是福建號稱陳林半天下,陳家老祖從河南光州固始來的。但福建王姓也很不少,其始祖王氏三兄弟也來自光州固始,時間都是唐代。如此說閩南語確實是河洛語,而至今依舊保存恐和福建封閉的地理環境和封閉的政治環境有關。想想才多久以前,尋常人連廈門人今天引以為豪的環島路都去不得。而開放才多久,閩南人所固有的地瓜腔普通在孩子們還聽得到?

恰因開放,有些固有的東西易失啊!


王榮輝5


佛的眼淚2

不能這講說。網上有上古音和中古音資料,以北方人和不是語言學專業的人來聽,中古音確實在閩粵保留多一些,上古音的感受嘛,像越南人等等中南半島語言,發音的類別、區別不很豐富、清晰明顯,這可能是語言發展階段的問題。就語言源流的事實看,受當時交流融合慢、城市人口有限等等條件限制,官話受統治階層的語言影響是很大的,比如明朝時北京官話是南京話,天津話在袁世凱小站練兵以後接近安徽話蘇北話,考慮到唐階層大都來源西北軍鎮,語言胡化是特徵,其中兒話音是胡化的最明顯特徵,倒推來看,閩南語不是唐官話,應該是唐末人口南遷時的河洛話,當然也就不是宋的官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