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紅軍隊伍僅存在18個月, 卻從中走出20位開國將軍!

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初期,有這樣一支紅軍隊伍,他們的年齡平均只有18歲,其中許多戰士都是14、5歲的青少年,別看這些戰士年輕,但在與敵人的抗戰中卻不怕犧牲,作戰勇敢,屢立奇功,雖然這支年輕的隊伍只存在18個月,但它為革命事業做出的犧牲和建立的偉大功績我們不會忘記,更值得我們敬佩的是建國後有23位開國將軍是來自這支隊伍,他就是紅軍少共國際師。

這支紅軍隊伍僅存在18個月, 卻從中走出20位開國將軍!

1933年初紅軍勝利取得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但是敵人不甘失敗,紅軍總部從各方面傳來的情報發現,敵人即將組織第五次反“圍剿,並且敵人的規模和兵力要遠大於前四次“圍剿”,紅軍總政治部向中央提議,希望創建“少共國際師”,黨中央經開會商議採取此意見,決議在江西、福建、閩贛三省徵調優秀兵員8000餘名,各省的青少年積極報名參加紅軍,兵員徵集工作如期完成,1933年8月,少共國際師正式成立,下轄三個團共計一萬餘人。

這支紅軍隊伍僅存在18個月, 卻從中走出20位開國將軍!

兩個月後,經過訓練的少共國際師參戰,在閩北拿口的首戰便取得不小的勝利,全師士氣高昂,此後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少共國際師年輕的戰士們越戰越勇,取得輝煌成績,但是部隊兵員損失也很嚴重,僅在石城保衛戰中,全師便傷亡過半,此戰後,全師僅餘5000餘人。戰友的犧牲沒有讓他們退縮,反而激起戰士們的戰鬥意志,不久後的少共國際師同主力部隊開始長征,他們卻用稚嫩的肩膀承擔掩護和殿後的艱鉅任務。

這支紅軍隊伍僅存在18個月, 卻從中走出20位開國將軍!

在湘江之戰,少共國際師掩護主力部隊過江,自己卻被敵人包圍,後來幸得主力部隊接應衝出重圍,但是經此戰,少共國際師僅餘2700餘人。遵義會議後,紅軍全軍開始整編,少共國際師被裁撤,這些勇敢的戰士們被編入紅一師和紅二師,至此這支勇敢的少年部隊走進歷史。

這支紅軍隊伍僅存在18個月, 卻從中走出20位開國將軍!

雖然少共國際師在歷史上僅存在18個月,但是他們的光輝偉績我們不會忘記,那些分編各部的年輕戰士們,繼續閃耀著他們特殊的光芒,他們在實戰中積累經驗,很多戰士後來都成為優秀的指戰員,建國後,他們中的佼佼者成為了開國將軍,據統計,少共國際師從中走出兩位上將彭紹輝將軍和肖華將軍,兩位中將陳正湘將軍和曹裡懷將軍,還有16名少將,共計20位開國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