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挑夫”

1933年9月,一位名叫吳明梗的青年加入了一支與眾不同的隊伍。此時的他並不知道,這支隊伍叫紅軍,是一支由共產黨領導的窮人的隊伍。從此,他緊跟著隊伍,一根扁擔挑著一對皮籮,經歷了一段平凡而又傳奇的歲月,走過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

1902年5月,吳明梗出生於大田縣梅山鄉雄峰村一個貧苦家庭。他10歲那年,盤踞在當地的盧興邦匪部進村,一把火將他家的房子燒得片瓦無存。吳明梗一家無家可歸,父親又被逼上吊身亡,裹腳的母親帶著吳明梗和他的弟弟風餐露宿、艱難度日。1929年秋,吳明梗到沙縣一戶姓土的東家打短工,淪為僱農。

吳明梗31歲那年,紅軍路過沙縣,他在地裡幹活,聽戰士們講紅軍是“打土豪的”,於是就去報名參加了紅軍。由於怕家裡受牽連,就改名換姓,因其母親姓陳,梅山方言“陳”音譯為“丁”,其名“梗”音譯為“剛”,於是他就以“丁剛”為名。丁剛所在連隊屬中央紅軍第一方面軍紅三軍團,由彭德懷指揮,每天日夜急行軍。連隊到江西后一直負責大部隊的後勤運輸工作,為黨中央挑文件、糧食及少量的藥品。在行軍途中,因常年在田間山林耕耘勞作,擁有健壯的身材和腳力,部隊首長便安排丁剛擔任挑夫,負責肩挑黨中央的機要文件。

1934年10月,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開始戰略大轉移。據丁剛回憶,部隊到達遵義後,丁剛所在的連隊改為中央教導隊。部隊首長告訴他,這次他肩挑的黨中央文件“比生命還要珍貴”。從遵義到雲南、西康,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丁剛用“鐵肩膀”挑著機要文件,始終跟隨在毛主席身邊,在隊伍中間行走。丁剛雖然沒有文化,但他卻深深地明白,肩頭挑的東西非比尋常,容不得半點閃失。

部隊行至西康後,教導隊又改為中央幹部團。一路上,隨時都要面臨敵人的圍堵,與敵人交鋒激戰無數次,貴州省的習水城、廣西省的桂林市、四川省的二郎山、西康的毛蓋兒……無不留下戰士浴血奮戰的身影,而丁剛肩挑著黨中央的機要文件,既要在槍林彈雨之中負重前行,又要保證機要文件的絕對安全,最終把文件完好無損地交到黨組織手中。

丁剛曾對後人說,在長征途中,紅軍隊伍人數越走越少,沿途到處是戰死、餓死、凍死的紅軍戰士。到達延安後,方才得知,自己跟隨著的紅軍隊伍爬雪山、過草地,就是後來被載入人類史冊的兩萬五千里長徵。

據丁剛之子丁維民回憶:“父親從小教育子女要將飯碗裡的每一粒飯吃完,不能掉一粒。上頓沒吃完的剩飯剩菜,下頓熱一熱再吃。炒菜鍋上的殘油,空菜碗中的殘汁,用開水衝一下當湯一口喝乾。”丁剛對子女嚴苛要求,是因為他在長征途中,吃過草根,啃過樹皮,還熬過牛皮帶充飢,他親眼目睹了許多戰友因飢餓失去寶貴的生命。在丁剛看來,哪怕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對餓死在長征途中戰友的褻瀆和不敬。

1936年到達陝北後,部隊開始進行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丁剛所在團負責的生產地是馬南縣。在長征路上勇挑重擔的丁剛,在大生產地裡很好發揮了自己的特長,主動請纓,個人承包了二十畝地,不分白晝黑夜,辛勤勞作,獲得了好收成,為部隊貢獻了三四千斤的糧食,為此他還受到了中央嘉獎。

1945年6月,丁剛被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西南服務團,隨軍南下進軍西南,來到四川宜賓。直到1949年10月,四川宜賓解放,丁剛被組織統一分配到宜賓專區地委工作,先後擔任過宜賓縣橫江區區長等職,參與地方政權建設。

1954年,不圖名利的丁剛主動要求到宜賓地區農場工作,後轉到宜賓地區農科所任招待所長,當時城內尚未安裝自來水設施,全城飲用水靠人力手提肩挑,招待所又需要大量生活用水,丁剛身體力行,常常到岷江邊挑水。許多年來,當地居民一直誤以為,這名滿臉風霜、身材清瘦、每天往返於江邊挑水的老人,是招待所僱傭的挑水工。一次,前來宜賓視察工作的省長看見挑水的丁剛老人,嚴厲批評了陪同視察的地委書記說:“怎麼能讓一名紅軍老戰士挑水呢。”實際上,對丁剛來說,長征時肩挑黨中央機要文件,是革命工作;解放後,為招待所挑水,同樣也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

丁剛於1976年10月退休,1981年5月改辦離休,1982年3月回到出生地福建大田探親。1995年10月,94歲高齡的丁老因病在四川宜賓去世。

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永不停歇,一個勁兒往前走,丁剛就是這樣一名老黃牛式的“挑夫”。革命的勝利需要叱詫風雲的將軍,也離不開默默無聞的“挑夫”。新時代更要大力弘揚“挑夫”精神,堅守初心勇挑擔,甩開膀子闖難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往無前奮進。

(三明市委辦公室、三明市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供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