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有《洛陽伽藍記》開封有《東京夢華錄》,西安有什麼?

天水一朝的千年榮耀

真的看不下去了,那幫西安吹都沒有基本的文字素養嗎?連題目都看不懂,就過來黑,這樣真的好嗎?

十三朝古都、千年帝都的遺老遺少們,就這點水平?難怪有這麼多人黑西安,真的是不虧啊!借用郭德綱的一句話:活該!死去!

題主問的是西安有什麼,而且很明確的指出,洛陽有洛陽珈藍記,開封有東京夢華錄。你們好歹說一下帶有西安名字的著作吧?

那些答史記的,你們腦子軸了嗎?史記是描寫你們西安的嗎?中國古代24史,你自己扣指頭算算,有幾個是在西安寫的。

還有那些把西安歷史名人拿出來捋一遍的,真的不知道該不該誇你們蠢。你們知道開封和洛陽有多少歷史名人嗎?你們知道河南有多少歷史名人嗎?

一個破陝西,除了整天顯擺西安,我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地方值得炫耀。現如今也就能拿著祖上留下來的東西,沒事炫耀炫耀了。

你們也不看看你們自己,如果沒有歷史底蘊,能吸引點遊客,我真的很難想象西安會落魄成什麼樣子!

西安的壯大,不知道把周邊吸成什麼樣子了,還這麼嘚瑟,不知道悶聲發大財嗎?

既然說歷史名人,我也不舉例河南的了,我就單說洛陽吧。算了算了,這些東西網上一搜一大堆,我貼上去也沒什麼意思。

關於西安的這些黑子們,我再誇最後一句吧:長亭外,古道邊,芳草天


紙老鼠鼠

題主既然知道寫洛陽的名篇《洛陽伽藍記》,也應該知道同時描寫長安、洛陽繁華的幾部名篇:張衡的《二京賦》,班固《兩都賦》,李庾《兩都賦》。

張衡,就是那為發明地動儀的著名古代科學家張衡。《二京賦》包括《西京賦》、《東京賦》兩篇,《西京賦》寫長安,《東京賦》寫洛陽。

班固,《後漢書》的作者,曾經跟隨竇憲參加了著名的對北匈奴的遠征。在燕然山大破匈奴,刻石記功。勒石燕然封狼居胥齊名,代表著中國古代最高的戰爭功勳。勒石燕然的文字《封燕然山銘》就出自班固之手。

班固的《兩都賦》是漢賦中的名篇,《西都賦》寫長安,《東都賦》寫洛陽。

李庾,中唐時期人,是一位李唐的宗室,也是一位唐代著名文學家。李庾的《兩都賦》同樣分為兩篇《西都賦》寫長安,《東都賦》寫洛陽。

各時代的代表文學形式,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賦這種文學形式,唐代已經比較少了,但還是出了李庾的《兩都賦》這種名作。寫城市的繁榮,賦還是有優勢的。

唐代的代表文學形式唐詩中,更是有無數描述長安繁盛的詩篇。


仁勇校尉

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文明的發揚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
從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長安”最為長久和著名。據《廣博物志》、《述異志》、《山海經》等記載,傳說中的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等故事都發生在這裡。據考古證實,早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就是藍田猿人的聚居區,新石器時代早期,這裡就已經形成了原始聚落“華胥古國”、“半坡”、“姜寨”、“灰堆坡”等。西安高陵楊官寨遺址發現,將中國城市歷史推進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同時確定了西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秦州自古帝王都”,公元前12世紀,周文王在這裡建立豐京、鎬京兩京,從此,西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200多年,是中國建都最早,建都最久(1200多年),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古都,濃縮了中國歷史的精華:從奴

隸制社會的頂峰西周王朝、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中國第一個盛世王朝西漢到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唐朝,從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盛世、開皇盛世、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代周、秦、漢、隋、唐均建都西安,書寫了中國歷史最華彩的篇章。
漢唐時期,西安是中國對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過百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唐長安城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西羅馬,東長安”是其在世界古代歷史地位中的寫照。西安向世界展現了文明中國擁有的自信、開放、大度、包容的民族精神,鑄造了炎黃子孫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著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為起點;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西安,這座中國歷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傳承的雍容儒雅,博學智慧,大氣恢弘,成為中國古達歷史的底片,中國文化的名片之一。

唐代是我國曆史上輝煌燦爛的時代,是世界上聞名的天朝大國。盛唐時期指的是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這段時間,這個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開明,在社會生活、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所呈現出來的繁盛景象,被後世稱為“盛唐氣象”。這種局面的開創,是由於始於唐太宗及其後的君王關愛百姓、選賢任能、善於納諫的結果。唐太宗身居高位而謙恭待人、大度容人,敢用反對過自己的人,勵精圖治,不僅是唐代盛世偉業的開創者,更為後世樹立了治世的典範。
唐文化的特有氣質,正是這種“兼收幷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孟子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這種精神造就了唐代的“充實而又光輝”的文化繁榮時代,使我國傳統文化進入了一個異彩紛呈、奇峰迭起的時期。
一、文學藝術
從清康熙年間編纂的《全唐詩》來看,作家二千二百多人,作品四萬八千多首,詩人之眾,詩作之繁,實為中國詩史之奇觀。唐詩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藝術精湛、水平極高,《全唐詩》開篇就是唐太宗的《帝京篇十首》,詩作氣勢宏大,使人感到他“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經破薛舉戰地》)的高尚節操和遠大抱負。隨後群臣的詩作也展現出闊大的氣勢和胸襟,如大臣楊師道的“爽氣長空淨,高吟覺思寬”(《初秋夜坐應詔》)等,剛健質樸的貞觀詩風影響著後世。

盛唐時期名家輩出,宛如星漢:“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以寫自然風景著稱的孟浩然、王維;邊塞詩人高適、岑參;“詩家夫子”王昌齡;經歷了盛唐的成熟,中晚唐時期眾多的詩人代表者白居易等。其詩作博大、雄渾、深遠、超逸,無不體現著時代的風格和精神。如李白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杜甫的“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除詩歌外,唐代散文、小說、傳奇等方面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成就。體現了一代文人:“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抱負,反映民生和揭露社會時弊的敏銳洞察力和勇氣,對國家的責任感,高瞻遠矚的大眼光、大格局。
二、書法繪畫
唐太宗非常重視書法,設置了弘文館,委任書法名家擔任書學博士,專門培養書法人才,並下詔京師五品以上的官員必須到弘文館學習書法;倡導天下學習王羲之的字體,並稱其“盡善盡美”,使書法正統化。在唐太宗的影響下,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都十分愛好和提倡書法,唐代書法水平因而達到了歷朝歷代的巔峰,也是我國書法史上書法家最多的一個朝代,如褚遂良、歐陽詢、虞世南、薛稷、李邕、顏真卿、柳公權、張旭等。而顏、柳、歐、褚等名家法帖,至今仍是很多書法研習者們臨摹的樣本。

唐代的畫壇亦顯示出蓬勃的活力,題材範圍空前地擴大了。如閻立本所畫《太宗真容》、《凌煙閣功臣二十四人圖》,圖繪了開創大唐偉業的唐太宗及眾臣,形象逼真傳神,時人譽之為“丹青神化”。吳道子曾在長安、洛陽寺觀中作佛道壁畫四百餘間,神態各不相同,展現出神佛的莊嚴和天國聖境的光輝。他落筆一揮而就,繪畫轟動長安,“立筆揮掃,勢若風旋,人皆謂之神助”。他被後世尊為“畫聖”,被民間畫塑匠人尊為“祖師”,足見其影響之大。
唐代的壁畫和雕塑也有了高度的發展,以卓絕的造型、豐富的色彩,富麗中不失典雅,鮮明中又有沉著,呈現出一派大氣雍容的風度。如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西方淨土變》,展現出天國世界的景象,神佛、菩薩、眾生,人物眾多,畫面宏偉,神采生動,令人敬畏與神往。
三、樂舞藝術
唐樂舞薈萃歷代歌舞所長,兼收西域眾多少數民族及國外之精粹,日臻極境,充份體現了盛唐時百國朝賀、民族交融的景象,是國泰民安的完美寫照。唐樂舞氣勢磅礴,場面壯觀,集詩、詞、歌、賦於吹奏彈唱;融鍾、鼓、琴、瑟於輕歌曼舞;樂曲高亢悠揚,動作舒展流暢,服飾華麗多紫,堪稱歷代歌舞之最,成為吸收異域優秀文化和傳播中華文明的載體。唐樂舞中:繼承前代的傳統樂舞並加以發展的,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商樂》;以國名、地名、族名為樂部或舞名的,如《十部樂》中的《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等;唐代新創的樂舞,是音樂、舞蹈、詩歌三者結合的大型多段體樂舞套曲,如吸收傳統武舞的《破陣樂》、《大定樂》等。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唐太宗時設立了十部樂,除了燕樂、清商為中原樂舞,其餘四部來自唐朝境內少數民族、四部來自國外,南至印度支那,北到撒馬爾罕。當時著名的歌舞大麴有《秦王破陣樂》,以唐太宗統一中國、功定天下為題材,表現了除奸佞、氣吞萬里的氣勢和拯民於水火的仁德,此曲當時在國外亦廣為流傳。西域音樂在唐也非常盛行,長安城內住有大批西域音樂家,著名的樂曲有《龜茲佛曲》等。有關民間樂舞盛況,在唐詩中也多有反映,出現了“《六么》《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的局面。


四、意識形態和信仰
唐代是儒、釋、道發展和弘揚的鼎盛時期,三家思想交相輝映,規範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滲透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使社會維持較高的道德水準,使盛唐時期達到舉世矚目的輝煌。唐太宗既尊崇儒學,又扶持道教和佛教。唐代有完善的祭祀天地、神明和宗廟的祭祀制度,人們敬天信神,尊道崇德,讀聖賢書,以經世濟民為己任。儒家的“仁者愛人”,道家的“悟道證真”,佛家的“慈悲普度”,在這些正統信仰的影響下,人們明瞭做人的理念,保持質樸、善良、純真的本性,追求真理,堅定為善。
唐太宗下詔組織學者修撰了《五經正義》,使儒家經典成為唐代科舉考試的標準教材,並一直沿用後世,儒家思想成為規範人們思想行為的基本準則。唐代道家思想亦得以廣泛弘揚,文人中求道訪道的非常多:真率夷曠如賀知章,或翩翩欲仙如李白;在繪畫上有“道釋人物”一科,畫家們的藝術也被人們稱為有若神助的藝術;音樂上“玄真道曲”、“大羅天曲” 大盛;書法上追求“真率天然”、“稟天而自強”的境界美,看重意象,崇尚自然;名醫孫思邈一生以修道和行醫濟世為務,造福世人不計其數,被後世稱為“孫真人”和“藥王”。佛家思想傳播亦規模空前,佛經翻譯、傳播數量巨大,人們信奉佛法,敬信神佛,深信因果而修心向善,社會安定,民風淳樸,八方來朝,正如佛經所述:“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無有冤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高僧玄奘法師以慈悲為懷,立志拜佛取經以濟眾生,遠赴西域印度十七年,取回六百五十七部佛經,並在長安慈恩寺將其全部譯成中文。唐太宗贊其壯舉,對其翻譯、廣傳佛經給予大力幫助和扶植,併為譯經作序《大唐三藏聖教序》。此序文氣勢開闊,文筆典雅,從天地陰陽、四時變化述及顯像與無形,宏觀與微觀,再述及佛家教化之功能,讚揚玄奘法師拜佛求經之壯舉,“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方翼茲經流施,將日明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
點擊中心按鈕播放
五、對外文化交流
唐太宗提出“柔懷萬國”的睦鄰友好政策,貞觀之治為鄰近列國所仰慕,和中國有使節往來的國家和部落已經超過了三百個,於是朝廷設立鴻臚寺、典客署和禮賓院等外事機構,專門接待外賓。亞洲、非洲許多國家紛派使節,而有“萬國遣使”的盛況。唐很多措施許多國家甚至是照搬過去直接來用。許多外國的王侯、使臣、留學生、藝人、僧侶都來到唐朝,長安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都會,國子監成為世界上最可觀的高等學府。僅日本一國先後十九次派出的遣唐使,就有五千人以上。其中隨團前來的留唐學生大多被唐朝友好地接納到唐朝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學習數年畢業後或在唐朝官府工作或返國將漢文化傳授於國。僧侶們則入住寺院,潛心鑽研佛經。有的國家還禮請中國派人去傳授文化,如高僧鑑真攜帶佛像
、佛經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弘揚佛法與盛唐文化,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綜上所述,唐代文化不僅以輝煌的成就使華夏文明璀璨奪目,而且以深刻的內涵、強大的力度遠播世界,使唐代文化成為向周邊國家和地區輻射的文化源地,在世界文化史上映照古今。它是中華民族史冊上一幅亮麗的歷史畫卷,它是華夏兒女的驕傲和自豪!人們懷念和嚮往記憶中永遠清晰的盛世天朝,無限景仰唐太宗的正義、仁愛和寬廣的胸懷。


回憶還是要忘記

西安有史記,有全唐詩,魯迅先生手書,民族脊樑,有毛澤東題寫(西安易俗社),有先賢所題文武聖地,有晨鐘暮鼓,有長安八景,有大雁塔,有兵馬俑,有豐鎬兩京,是省會,副省,中國十大城市029,有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有陝西自貿港,有大米字型鐵路網,有全國第七的飛機場,有全國前三的高等院校,有全國頂端的飛機研究製造中心,有全國唯一的飛機測控中心,有各種坦克製造工廠,是國家中心城市。洛陽有哪一點可比的?


豫賊

我的回答算不得答案,頂多是對樓主問題的補充。首先要了解,《洛陽伽藍記》是一部專門對唐時洛陽當地佛家寺院進行詳細介紹記錄的著作,看書中的地圖就能發現,那時洛陽的寺院之密佈,與現在日本京都很像。隱約記得,作者之所以要記錄這些寺院,是因為武宗滅佛,作者希望趕在更大的災難發生之前給這些瑰寶起碼做個文字記載,免得佛寺盡毀空留遺憾。至於當時繁榮的社會,只是作者在介紹寺院時捎帶介紹了一下而已。而哪部書是介紹唐時長安寺院的,我也很想知道,相信一定比洛陽伽藍要精彩炫目得多,真真希望前輩賜教。

(後記:本就是簡單的探討,居然無端引來眾多西安和洛陽之間的互懟,實在是吃飽了撐的!勸這一類人自重!西安如何惹到你了?洛陽又如何惹到你了?你能把你想爭競的東西爭到你自己腰包裡嗎?無聊至極!有這精力,趕緊想辦法發展你們那羞於見人的經濟吧,和東部比,你們已經不在一個世界了!成天就知道窩裡鬥!)


murphyhwogn

不知道整天黑西安的都是哪的人?有意思嗎?不知道在西安發財的河南人有多少,還黑西安?在西安,河南話和西安話平起平座,為什麼?因為西安的祖籍河南的人太多了。不光是西安陝西別的地方也有不少,有的已經都好幾代了,改革天放後也有不少河南人湧入陝西。試想一下,如果光是河南籍的西安人都回老家,西安會減少多少人?有沒有人能算一下,每年陝西匯回河南的錢有多少?


窗外的風景402

我大西安有《匈奴爭霸錄》,《犬戎輝煌史》,《鮮卑永恆傳》三大震族寶典


陝蛋蛋燻霸天下

又有二貨們說藍田人了?要弄明白藍田人跟我們文明沒有關係 壓根都不是我們祖先! 藍田人是猿人基本算猴的!怎麼陝西人都是沒文化到了認猴為祖的地步呢?基本歷史文化邏輯都是錯誤的!


eagles華夏


L330907035

西安有《大唐西域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