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的老龄化真的会影响其未来在足球世界杯上的表现吗?

卢广奎

日本人口的老龄化是不会影响足球选手的培养的,足球运动员显然不属于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性职业。



日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由来已久了,去日本旅行的话,你会发现有很多老年人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行业。开出租车的大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看车前的标牌上多是70左右的老人了。店铺、超市也有很多老奶奶在上班,可以看出来日本劳动力的缺乏。

可是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是从小抓起的,日本足球已经建立起从小学、中学、大学各级别联赛,这是一个完整高效的足球运动员培养体系,也就是中国足球一直嚷嚷的“从校园抓起”。

而且日本的这个体系好在不但培养的技术庞大的青少年球员,还并未耽误小球员的文化学习。当这名小球员最终未选择足球作为职业后,也有其他途径可以从事其他行业。日本足球依靠这个体系,一定会源源不断产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并不存在老龄化导致水平下降的危险。

另外中国和西方世界目前也同样面临老龄化的问题,2015年,全球只有日本一个年满及年逾60的国民占比至少30%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整个欧洲、澳洲和北美、南美多数、中亚和北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均属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10-30%的“第二梯队”。非洲、格陵兰岛、南亚和阿拉伯半岛的老年人比例都低于10%。到2050年,中国、伊朗、加拿大、新西兰和欧洲大部地区都进入了日本所在的“第一梯队”,老年人占比至少30%。老年人占比不足10%的地区主要在非洲。

所以大家都是一样需要面对老龄化的问题的。


体育侃侃侃

不会的,因为日本足球已经相对稳定,而且足球并不是靠的大人口数据,而是靠着精英人群。如果单靠大人口数据,那么中国足球应该一直是世界杯冠军。

日本足球羽翼丰满,他们不但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而且框架搭得也牢靠。从战术体系,到留洋球员,日本足球总是能在精打细算里,稳步前行,逐步提高。

日本人口的老龄化,只是社会现象,他对体育不存在问题。因为谁也不会让年纪大的人来参加竞技体育。而且老龄化的同时,并非没有新陈代谢的产生。

日本足球体系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他们从事足球运动的青少年和球员都非常稳定,人数有足够的保证,条件也出色。所以,他们的足球水平不会因外界因素而受到影响。

当然,亚洲是足球落后之地,日本足球也有它们的瓶颈。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日本队打得不如以往顺畅,这并不是他们基础足球的问题,而是国家队短暂出现的问题。教练哈利霍季奇接手的时间不长,所以他还需要时间去了解。


不过,随着日本足球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他们进入瓶颈,给人的感觉是原地徘徊。而且等到冈崎慎司、本田圭佑、长友佑都、香川真司这波留洋的精英无法再战时,日本足球在亚洲的霸主地位都可能岌岌可危,今年的世界杯无疑将是最关键的一到分水岭。

但缓慢发展不代表他们会退步,所以关于老龄化影响世界杯表现的问题,是不存在的。


线哥

现实状况可能并没有高赞答主们说的那么乐观,因为日本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并不是人口老龄化,而是少子化危机。

换句话说,就是不仅全国人口当中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生育的意愿也正在不断下降,新生儿数量和年轻年龄层的人口就在数量上不断萎缩(而不是老龄化中的相对萎缩)

这并不是日本政府不努力,比如2013年我在日本旅游的时候,当地导游就告诉我,当时的大阪市长最著名的人设就是号召国民多生育。而这个参选宣言在当选后也被他执行到了现实生活当中,与高中同学的妻子结婚后,生下了7个孩子以示以身作则。

但形势确实很难逆转,这种国民共识准确地投射在面向公众舆论的文艺作品上。

比如《昼颜》、《我不是不能结婚,而是不结婚》等日剧、以及NEET为主角的动漫《阿松》的大火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日本中生代国民的普遍意愿——而即使在《朝五晚九》、《请与废柴的我谈恋爱》等GE结局的日剧里,也普遍将视角聚焦于大龄剩女问题上,还仅仅是截止到牵手成功的点到为止,根本不会上升到生子成家的高度。

所以你觉得对日本足球、乃至任何社会性职业来说,人口老龄化是否对带来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长期的线性过程,需要足够的积累才能从质变发展到量变。但在日本社会的现实中,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同时出现,几乎无上限地加快了老用劳动人口的年龄层压缩速度。

所以即便足球已经在日本形成了稳定的工业体系,即使日本足球已经具备了非常科学、甚至是前卫的青训培养观念,但毕竟工业化的改变也只是一个系数(x),当基数(y)开始下降,那么工业化产出结果xy也必然会同步下降。

或者你愿意去相信日本的足球工业发展速度,能够快于足球绝对人口下降的趋势?那必然会牵扯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分配、资本市场的投资,这又对日本经济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是不可能,至少很难。

最后不如联动一条新闻吧:http://www.rmzxb.com.cn/c/2014-07-20/353394.shtml

少子化困扰日本政府 议员提议向已婚人群派送被刺破避孕套


真的这么乐观,你当议员们真是故意逗的吗?


蒲凡

这种说法没什么道理,日本1970年代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了,而且,人口不等于足球人口,否则中国、印度、印尼、孟加拉国的足球怎么会如此地脆弱不堪?

高盛的报告就当骗研究费的材料好了,足球队的平均年龄和国家人口有什么关系?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上,德国阵容平均年龄超过了31岁,而到了2002年,大幅度年轻化的德国人平均年龄远小于31岁(具体数据没查了,肯定是比4年前低)。

难道德国4年过去,人口老龄化变化地如此之快?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足球人口却在不断年轻化。

稍微看看体育新闻,是不是哪位23,24岁的日本球员又登陆欧洲了?哪位25,26岁的日本球员又在哪家欧洲俱乐部有出色表现了?

如今的日本球员大面积地出现在德甲,西甲,英超,甚至是法甲,比甲之中,人口老龄化完全影响不到。

至于世界杯的表现,日本一定是越来越完蛋,这倒和人口老龄化也毫无关系。日本本土联赛的容量毕竟有限(这和韩国很像),球员只能大面积出走,遍布全欧洲的球员打完一个赛季,早已经是人困马乏,再加上分居不同联赛,统一思路对教练来说太难。

所以从2010年世界杯之后,日本国家队的总体表现,反而不如2000-2004那个时代。


足球新闻翻译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