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企业的巨头温室与牧原,他们的经营模式区别是什么?哪种模式较好?

养猪环保

温氏是「公司+农户」代养模式

温氏「公司+农户」模式,自公司上市后名声大噪,备受推崇。这种代养模式特点:

育肥环节外包给农户

农户与温氏合作后,须缴纳保证金,并按照温氏要求建造(改建)猪场,之后负责育肥猪的生长管理。温氏提供饲料、仔猪、兽药、防疫等服务。育肥猪出栏后,温氏按照标准予以验收、称重、回购。

农户代养收益:生猪出栏结算价*重量-养殖成本(饲、种、药)

根据温氏股份2017年报,头均代养费用约为256.5元。代养户养殖500头生猪,毛收入约为12.8万元。

牧原股份是自繁自养模式

这种模式,与温氏代养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生猪育肥环节由牧原下属的分、子公司来完成。

对牧原来说,如何在扩大产能规模的同时,有效地保证养殖效率,降低养殖完全成本,便至关重要。


两种模式优劣之分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难说哪种方式最好。

1、效益:牧原高

温氏头均盈利=(14.98-12.14)*118.5=336.5元

17年温氏平均出栏价14.98元/公斤,商品猪完全成本12.14元/公斤,出栏均重118.5公斤。

牧原头均盈利=(14.5-11.5)*113=339元。

17年温氏平均出栏价14.98元/公斤,商品猪完全成本12.14元/公斤,出栏均重118.5公斤。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温氏出栏价高于牧原,但完全成本高于牧原,单位盈利(元/公斤)比牧原低0.16。温氏胜在出栏重量多了5.5公斤,才使得头均盈利水平比牧原只差了2.5元。

2、品质:牧原更可控

牧原自繁自养模式,能做到品质全程可控(理论上)。由于育肥环节由公司自行完成,所以牧原相比温氏,更要在PSY、育肥猪成活率、料肉比、饲料均价等方面做优化(温氏可以把成本转嫁给农户)。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品质更具有统一性、可控性。

3、扩张速度:温氏胜出

对规模猪企来说,除了头均效益,产能布局也非常重要。牧原需要自己建猪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占比较高(44.07%,温氏为29.44%),周转率较低(1.17,温氏为4.31)。温氏的轻资产模式,利于扩大产能、扩张规模。


「新农人内参」,果断来点关。


新农人内参

牧原股份是“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的代表,这种模式下,公司可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等生产环节置于可控状态,在食品安全、疫病防控、成本控制及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等方面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种模式属于重资产模式,制约企业规模扩张的主要是资金,在猪价上涨或者说是盈利周期中,凭借丰厚的利润,企业扩张明显,去年以来,牧原生猪出栏增速在国内各大企业中一直遥遥领先。

而温氏股份则是“公司+农户”模式的代表,“公司+农户”模式通过将养殖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高效衔接,减少中间交易,降低中间成本,提高公司和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的养殖效率,有效避免了种苗、饲料、兽药等市场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使得整个生产流程可控,增强了公司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公司+农户”属于轻资产的扩张模式,即使在猪价低迷期,企业也能保持较快的扩张速度。

无论是“公司自繁自养”模式还是“公司+农户”模式,两者各有优劣,并不能说哪个更好。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共出栏生猪295万头,同比增长189%,净利润达到12亿元,头均盈利达到400元左右。而今年上半年温氏共出栏生猪900万头,同比增长11.8%,生猪业务净利润也超过30亿元,头均盈利也接近400元。


畜牧大集网

温氏股份是以肉猪、肉鸡养殖为主,奶牛、肉鸭养殖为辅,然后配套了一些食品加工、农牧设备制造的产业链。

牧原股份集中投入在生猪养殖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链上。

温氏股份的经营模式,一块核心一块辅助:

核心是“分散养殖、集中管理”的委托代养模式,这个模式里面生产者主要是农户,公司和农户签约结合的家庭农场。

以农户为核心有很大的优势。轻资产模式,经营起来压力较小,资金占用得也少,管理上难度也小很多。

建厂、育肥、管理等一系列成本都可以省下来,农户负责建厂养殖,积极性也很高,类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比自营雇佣要有优势。温氏股份和农户们签订相关合同,给农户提供种苗、饲料、防疫、技术、销售等关键环节,农户来保证一定存活率等等。这样既能轻资产地快速扩张,又能保证产量质量。

辅助的是适量的规模化养殖,这个就是自营建厂养殖了,管理上会把控得更好,规模化的利润率也会更高,只是需要投入,风险会大一点。

牧原股份的经营模式

牧原股份拥有十来家全资子公司或者参股公司,建立了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封闭式生猪产业链。以河南为大本营,在山东湖北等几个省都建立了生猪养殖基地,自营利润率更高,扩张迅速。

两个公司的模式都各有优势的,资产的轻重无非是风险大利润高,风险小的让了一部分利给合作农户,并没有绝对的孰好孰坏之分,要看价格周期轮动,也不能排除天灾人祸的可能性。


大猫财经

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都是中国具有影响力的生猪养殖企业。他们的经营模式历来受到业内人士和广大消费者的重视。他们统一育种,统一繁育母猪,统一饲养仔猪,依据他们发布的数据看,2016年温氏股份生猪出栏900万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295万头。但是他们的经营模式是有区别的:

温氏股份——公司繁育+农户育肥模式

牧原股份——公司自繁自养模式

关键是育肥阶段,温氏股份把育肥任务交给农户饲养;而牧原股份把育肥任务由自己公司承担。

从肉食安全角度看:牧原模式集约化经营管理杜绝了饲养监督的漏洞,让生猪饲养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公司的严格监督之下,能够赢得消费者更多认同。由于公司自主养殖,与农户无关,所有风险都由企业公司承担,公司的责任意识更强大。

从企业成本角度看:温氏摸索,由于公司只提供种猪和猪仔,育肥阶段都分散在农户家庭饲养厂饲养,所以公司对产品质量监控比较困难,但是公司与农户共同承担企业风险,企业风险相对较小,有利于企业回笼资金,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