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劇成本瘋漲、陷惡性循環,二三線衛視如何破局?

看電視

隨著購劇成本的瘋狂上漲,越來越多的衛視退出頭部劇市場,上星頻道首播劇數量減少。同時,視頻網站的崛起也進一步擠壓了二三線衛視的生存空間。陷入“惡循環”的二三線衛視,如何破局?

文 | 湖南豬血丸子

來源 | 話娛(ID:huayufunds)

今年以來,電視劇收視表現呈現前所未有的低迷。首輪劇數量和佔比,高收視劇目數量和佔比,這些代表行業景氣程度的收視數據統統出現下滑。

購劇成本瘋漲、陷惡性循環,二三線衛視如何破局?

從上週日CSM52城省級衛視黃金檔收視TOP20,以及昨天CSM52城收視TOP25的劇目來看,居然沒有電視劇收視率能破一,迎來今年以來最低谷期。

購劇成本瘋漲、陷惡性循環,二三線衛視如何破局?

此外,當下除了湖南衛視、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有新劇播出之外,其他省級綜合衛視大多在播2輪劇或多輪劇。

如吉林衛視黃金檔播出的是去年8月30日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首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該劇在吉林衛視的收視率為0.096。

購劇成本瘋狂上漲

二、三線衛視陷入“惡循環”?

越來越多的衛視退出了頭部劇市場的背後,購劇成本瘋狂上漲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

據媒體報道,2010年播出的新版《三國》,當時傳言四家衛視每家每集拿出了50萬元;

2015年進入“一劇兩星”時代,當年的收視贏家《羋月傳》單集價格為200萬,《武媚娘傳奇》為250萬一集,而《辣媽正傳》一集400萬的價格在當年就已經算是“天價”了;

可怕的是,這種“天價劇”現象已從個例衍生成集體現象。

購劇成本瘋漲、陷惡性循環,二三線衛視如何破局?

但部分二三線衛視一年的買劇價格都不超過一個億,絕不可能買得起首輪劇,就連均價幾十萬一集的二輪劇,日子越過越窮的三線衛視也逐漸買不起了。

“天價劇是不可能買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買得起天價劇的,只有靠大批購進老劇這樣才能勉強維持生活。”想必這是很多二、三線衛視購劇人的心聲,也導致一線衛視和二、三線衛視之間的電視劇質量和收視差距越來越大。

購劇成本瘋漲、陷惡性循環,二三線衛視如何破局?

以今年的第一季度電視劇收視為例,湖南、東方、浙江、北京、江蘇五大衛視就包攬了90%的上線新劇,五大衛視每日的收視總和佔到了全部衛視的70%左右。

而收視下滑,意味著營收下滑,營收下滑意味著購劇能力的下降,購劇能力的下降就意味著購買的劇集質量下滑,質量下滑又意味著收視下滑。

以此來看,二、三線衛視似乎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二三線衛視購劇與播出或有更多可能

而儘管上星頻道首播劇數量正在減少,但影視公司對電視劇的製作熱情卻絲毫未減。

無論是業內知名的A股上市公司,還是許多掛牌新三板的玩家,都表現出對投資電視劇的強烈願望。

如今,影視製作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只要有資本的進入便可搭臺唱戲,電視劇數量也越來越多。

據廣電總局電視劇備案公示統計:僅在2017年,全國電視劇備案總量就達到了1170部,46517集。

供給數量比上星頻道消化能力高出太多,也就意味著將有更多電視劇滯銷。

據悉,我國每年電視劇產量超15000集,但是有6000集播出不了,這就意味著,1/3的電視劇成為了積壓劇。按照各大公司的投資力度,未來情況只會更糟糕,“積壓”或將成為行業最大問題。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優愛騰等視頻網站背靠BAT帶資進場,似乎為積壓劇找到了一條出路。

2018年,就有《人生若如初相見》《翩翩冷少俏佳人》《繭鎮奇緣》《幸福巧克力》《雷霆戰警》等積壓劇藉助視頻網站終見天日。

但視頻網站的崛起也進一步擠壓了二三線衛視的生存空間。如何在殘酷的競爭中活下來,是二三線衛視急需要面對的問題。值得慶幸的是,近期對於恢復“一劇四星”甚至“一劇多星”的傳言開始出現。

多個衛視分攤購劇費用,無疑會降低購片成本。

購劇成本瘋漲、陷惡性循環,二三線衛視如何破局?

此外,近5年來地標聯盟和第一聯盟的成功實踐,也將引發電視臺購劇形式的進一步變化,未來二三線衛視或自發聯盟、或由一家上市公司牽頭聯合購劇、播劇形式(首、二、三輪分配)或將成為大勢所趨。

去年夏天,由姜文主演的歷史正劇《曹操》將在河北衛視獨家首播的消息傳遍網絡,7億大劇與三線衛視的搭配讓觀眾一片譁然。

如今《曹操》落戶哪家還尚不明確,但這樣的消息傳出,也從側面印證了二三線衛視的存在感。

就目前來看,衛視之間吊軌的現象依舊存在,二三線衛視雖然已經開始排兵佈陣,但仍舊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