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50部電視劇破1僅6部,爆款何以歸去來?

繼臺綜不給力後,臺劇也在步步下滑,2018年前五個月的電視劇市場異常低迷,收視破1的劇寥寥無幾,近五年最慘淡,也讓很多人對電視劇未來市場充滿了更多迷茫,臺劇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整體而言,從2018開年到現在,幾乎沒有一部劇稱得上“爆款”兩個字,排名第一的《戀愛先生》平均收視率也只有1.561,比起臺綜的下滑,電視劇的低迷更加明顯。下半年,電視劇能否扭轉頹勢,重振雄風,目前業內也相當焦急,正在會同各方研究對策,下半年會祭出一系列大招拯救電視劇市場。

慘淡的收視率和業內的焦慮

被寄予厚望的《歸去來》並沒有成為拯救5月電視劇市場的英雄,作為劉江導演最近幾年付出最多的一部劇,又有羅晉、唐嫣和一眾老戲骨坐鎮,該劇開播前聲勢浩大,高舉著現實主義題材的大旗,被稱作近年少有的一部精品現實劇,但開播後平均收視率卻始終在0.7左右徘徊,放在過去五年,這樣的成績連年度前50都排不進,但已經算是今年成績相對較好的一部劇了。

2018年上半年幾乎快要過去了,電視劇行業宛如一潭死水,毫無波瀾。前五個月,上星首播電視劇共有超過50部,平均收視率破1的電視劇只有六部:《戀愛先生》1.561、《美好生活》1.218、《初心》1.183、《談判官》1.133、《老男孩》1.031、《我的青春遇見你》1.012。

6个月50部电视剧破1仅6部,爆款何以归去来?

口碑方面,根據豆瓣評分的分佈情況可以看到,前五個月上星首播電視劇的豆瓣評分評先偏,70%以上的新劇評分在6分以下,這就意味著大部分新劇口碑都在及格線以下,基本上和收視率數據吻合。

對比2015-2017同期,《孤芳不自賞》《羋月傳》《武媚娘傳奇》等劇最高收視均破2,今年上半年電視劇明顯低迷,少了一點爆發力。

此外,口碑收視倒掛的現象比較明顯。如口碑較好的《琅琊榜2》先是被《戀愛先生》完全壓制,後又位居《談判官》之後,這也導致前五個月沒有出現一部流量與口碑兼具的題材,都市情感劇雖收穫最高播放量,但口碑處於中等偏下位置,而高口碑的喜劇、諜戰等題材流量表現並不突出。

近期一大批名導演、名演員、名編劇打造的作品紛紛登場,被期待能打破現狀,結果表現也未盡如人意。和《歸去來》一樣,正在播出的《愛情的邊疆》講述上世紀60年代的純愛故事,更像是寫給父母一輩看的,殷桃、王雷等演員都拿出了上好的狀態,攝影、燈光、造型和佈景等品相不錯,但這部劇似乎少了點年輕觀眾緣,在社交網絡的話題度不高。

在觀眾群無法打破圈層限制的還有《溫暖的弦》,它的收視和點擊量侷限在明星演員的粉絲群體和部分學生中,雖然口碑不錯,但流量和收視依然不給力。整個五月,只有央視一套在播的《樓外樓》苦撐大局,考慮到央視一套的覆蓋率和影響力,這樣一部年代大劇1.094的平均收視其實表現也不算搶眼。

上半年電視劇市場遇冷讓大家不禁感嘆“好劇都去哪了”,也讓市場和業內焦慮,下半年電視臺和製作方會放出三個大招提振市場,也預示著臺劇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加大IP投入

雖然大家對IP各種喊打,但正是因為上半年IP劇大量缺席才拉低了平均收視率,事實上,前五個月都市情感劇和偽現實題材劇的口碑普遍不佳,而市場一再證明,雖然情感劇和現代劇是市場的主流,但金字塔尖往往需要幾部IP大劇和諜戰劇去帶動流量,催熱整個市場。

回顧過去這五年,幾乎每年都有一兩部IP劇充當頭部內容,拉高了電視劇市場的整體表現,當頭部內容成為吸睛利器,把更多觀眾拉回到電視機前時,相應的,其他電視劇也能分得一杯羹,成為市場亮相運轉的受益者,而當頭部內容趨勢,觀眾整體流失紛紛轉投綜藝或者短視頻領域時,分給電視劇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過去幾年,IP劇為主

此外,古裝劇的確實對市場打擊也很大,不得不承認,相對其他題材,非歷史正劇的古裝類型受眾廣泛,老少咸宜,尤其在全民休息的假期,輕鬆搞笑的劇目更加適宜闔家觀看,這類題材往往也是收割流量的利器。

因此,下半年一二線衛視都準備了頭部IP去吸引流量,像《凰權》、《扶搖》、《獨孤皇后》、《巴清傳》等IP劇都將陸續和觀眾見面,接下來臺劇要想挽回頹勢,短期內仍要依靠IP這個利器,下半年電視劇又將迎來一輪激烈的IP之爭,而這又會進一步推高IP劇的價格。

深耕小而美題材

雖然今年情感劇和現實劇表現不佳,但這不是題材的失敗而是內容的失敗,這更說明只有優質內容才能贏得市場和觀眾的認可。很多劇懸浮於生活。披著“現實題材”的外衣,本質依然是換湯不換藥的偶像劇。雖然選取當下為時代背景,劇情卻是被柔光鏡過濾後的生活,滿是華服、跑車、奢侈品、高檔酒店的消費符號和“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網文套路,不接地氣,細節失真。

打著現實主義旗號的《歸去來》開播後,觀眾很快就發現,劇情何其熟悉,女二號和男一號開始互相喜歡,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在一起,然後男一號就和女一號在一起了。女二號就成為了女強人。後來,男一號和女一號又因為父輩的糾葛產生了一系列的事情。這種劇情和套路是很多劣質國產劇的標配,簡直是看夠了,這樣的內容怎麼能成為爆款?

今年這些現實劇和情感劇都在豆瓣上被狠狠羞辱了一番,《談判官》豆瓣評分3.4分,《好久不見》豆瓣評分4.5分,《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豆瓣評分4.2分,《下一站,別離》豆瓣評分5.0分,《美好生活》豆瓣評分5.2分。編劇宋方金說,現在很多劇是從生意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創作者沒有吃透生活,沒有貼近人生,收視和口碑當然不可能好。

IP劇多數只能作為頭部內容去吸引流量,下半年各大衛視的主力軍仍然是現實劇和情感劇,必須要深耕小而美的題材,真正把內容做好才能實現市場的整體趨暖,而從幾大公司的立項內容和四大衛視的待播劇目看,下半年會有一批從真實的人、事、物和客觀的歷史邏輯出發,真正觸發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觀照的劇播出。

整合資源做主題季

在調整內容的同時,臺劇的振興還要依託電視臺,從平臺本身出發,和網絡錯位競爭,真正發揮出平臺的獨特優勢。目前,不少衛視都在考慮將現有同類型的電視劇資源,進行打包整合,用聯動的形式將幾部新劇放在同一主題下播出,藉此讓平臺持續保持熱度。

浙江衛視就曾將《歡樂頌》、《那年青春我們正好》、《好先生》三部都市情感類型大劇打包,推出“歡樂青春季”的概念,效果不錯。下半年,東方衛視、北京衛視都將推出“迷情男神季”、“回味生活季”、“都市情感季”等多個主題,把多部劇放在同一個主題下進行聯播。

浙江衛視推出“歡樂青春季”概念

衛視將幾部劇打包提出劇場季播概念,通過集群化的編排方式,讓多部同類型劇目聯動播出,一部熱劇往往能培養出觀眾的收視慣性,打通劇目,既能粘合收視群體,也能達到延長收視鏈條的效果。相比網絡,電視的收看方式具有特殊的粘性,在同一主題下用聯播方式延續幾部新劇的熱度,構建競爭共同體,實現劇目資源的充分利用的同時,也能更好的整合明星成本,宣傳成本等等,實現1+1>2的效果。

結語:2018年下半場的戰鬥馬上就要打響,相比臺綜還有“跑男”、《嚮往的生活》來穩定大局,電視劇的形勢更加嚴峻,面對網劇、臺綜、網綜、短視頻、遊戲等多種娛樂方式在步步緊逼,不斷侵佔觀眾時間,壓縮電視劇的生存空間,電視劇必須要殊死一搏了,對於電視臺來說,這是生死攸關的一刻,邁不過這個坎兒,明年的日子會更加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