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川菜不能入選米其林星級?

女情人

首先先來回答一下川菜為什麼不能入選米其林星級,因為米其林評選的是餐廳而不是菜系!

小妹身邊的四川朋友說他們更喜歡去蒼蠅小館,不講排場,只論味道!在上述回答中有人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川菜其實是有米其林星級餐廳的,但是基本都是華人創始人,子孫在傳承,在口味上和菜品上都做了相應的改變。這點無可厚非,任何一個餐廳和菜系在其他其他都要有所調整。

川菜不光有辣,但不可否認的是絕!大!多!數!菜品是辣的。

再說回米其林,剛小妹說到的,米其林不光是對菜品還對餐廳等有所要求。

2016年米其林美食手冊第一次推出非星級的街頭小吃評選,香港有41家1星級餐廳,有幾家環境也很普通,可是依舊能入選,難道不足以證明口味才是政府味蕾的唯一標準嗎?

之前小妹回答過一篇類似的問題,被評論中的口水淹沒,就好像不是四川人不能評價川菜似的!還有說我們不稀罕米其林,看到米其林的瞬間就關上了,這能代表什麼?每個國家都覺得自己的飲食是最棒的,文化和美食都要互相交流,切莫做井底之蛙。每個菜系之間都有聯繫,互相溝通很正常。

最後說下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口味繁多,米其林不是唯一評價標準。


更多美食請關注【圓滾滾貪吃妹】哦~


濟南圓滾滾貪吃妹

米其林大概在去年這個時候,發佈了內地第一個米其林指南—《米其林上海指南》,大概有三十家的餐廳上榜成為星級餐廳,其中粵菜佔據了一半以上。今年9月20日新的《米其林上海指南》發佈,基本上沒有太大改變,粵菜依舊是主流。以至於讓很多人覺得米其林的上海指南有點水土不服,畢竟最後的結果讓上海的本幫菜有點面子掛不住。這幾年川菜火遍大江南北,沒有一個城市你找不到川菜館,但是很尷尬的是如此火爆的川菜並沒有入選。原因其實有很多,下面為大家一一解釋。

一、本身所具有的地域性

指南所具有的地域性,大家也看到了在上海發佈的米其林指南,是叫做《米其林上海指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川菜算是客場作戰,並不具有優勢,如果米其林發佈成都或者重慶指南,個人覺得應該會有不少川菜館入選。

二、理念與指南的標準不符

迴歸米其林的評判標準。五條標準分別為:食材水平,料理技藝水平和口味的融合、創新水平、是否物有所值、烹飪水準的一致性。米其林更看重的是烹調技巧和食物品質。這樣乍看似乎川菜也是可以的啊,但是對於食物品質的認知觀,西方與我們恰恰不同,他們更追求食物本身的味道,即食物原味,而中餐很多都是複合味,我們更像是魔術師,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可以用雞蛋做出螃蟹的味道,並取了一個賽螃蟹的雅稱,但是同樣一個雞蛋,

西方人更能就是簡單煎一下,蛋黃還是處於液體狀就可以吃了,我們的鄰居日本可能就是蛋拌飯了。其次評判中還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烹飪水準的一致性,其實這個是很恐怖的,這意味著不能犯錯,我今天來吃的這道蛋炒飯要和我三年後來吃的一樣,不允許有任何技藝上的失誤,這是很難做到的,這對於廚師的要求太高了。

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所以用西方人的飲食觀來判斷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多少是不合宜的。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光是菜系可能就有十幾種之多,真的用西方的標準來評斷,不免有點一刀切的嫌疑了。借用蔡瀾先生的一句話,中國不需要米其林,我們的飲食文化豈是法國佬可以懂得。但是我們需要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標準。這才是我們目前最需要做的,而不是對於米其林指南瘋狂追捧。


大食代

米其林餐廳、廚師指南在歐洲的確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去年在上海也首發了米其林的餐廳指南。據說成都也開始了米其林前期的工作,屆時一定會有川菜餐廳。

米其林是一個綜合的評價體系,包括餐廳的菜品、環境、服務等綜合的因素,對於餐廳的評價也大多采用明訪和暗訪相結合的方式,法國曾經有一部電影叫《美食家》大概描述的就是米其林餐廳評定的狀態。

過去大家對川菜大多有一個誤區就是川菜油重、味厚、檔次低,沒有辦法登上大雅之堂,但其實川菜中最精妙之處就是化腐朽為神奇,運用最普通的食材,配以變化莫測的味道,達到飲食之美的最佳境界。現在很多川菜餐廳都已經少油、少鹽,並借鑑西式的烹調方法、裝盤藝術,把平淡無奇的菜餚上升的藝術的境界。

川菜企業過去重後堂、輕前堂,比較重視菜品的出品,忽視餐廳的環境和服務,此現象目前也已得到一些改變。過去老成都人喜歡的蒼蠅館子都已蓋頭換面注重起裝修和服務了,但的確在四川味道才是經營餐廳時最重要的考量指標。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來了餐飲業也高速發展。大家不斷研發新菜,不斷提升服務,不斷改善環境,但很多餐廳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文化。你會發現全國餐廳的文化都是“快餐”文化,缺少文化的根和魂,一時間滿大街都是綠茶風格的餐廳,都是烤匠、小豬豬式的環境。中國餐飲缺少百年老店,顧客也缺少對餐飲的認同,缺少一些耐心和容忍感。


美食理想

看了這麼多答案,好像不太有人知道。

其實在很多「 摘星族 」心中有一家川菜雖不是米其林卻勝似米其林,地址在上海。

它叫上海鄧記食園私房菜 (食美林二星餐廳)

一家能恢復百年前四川“南堂包席宴”的店

不過在今年的9月份,由於租金漲了2倍的問題,被迫關門停業,正在選新的店址。

注:食美林餐廳是指華人旅行美食推薦指南(可以說是華人版米其林),由攜程發起蔡瀾、黃磊、高曉松等16人領銜組成的美食評選機構。

好了,我們說回這家店。

“鄧記”的四川菜叫“南堂”,是傳統川菜,講求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以前是達官貴人的佳餚,現已臨近失傳,有錢都未必找得到廚師。

嘗過“鄧記”的人,對川菜固有大麻大辣的印象都會改變。其實川菜的麻辣只是四川的飲食文化中的一部分,不知道是不是火鍋的影響,導致大家對川菜的認定就是麻辣了。

在優酷上有一部紀錄片《鄧師傅和他的傳統川菜》介紹了主廚鄧華東,當代川菜大師,秉承“南堂宴席”的精髓,歷時多年,成為了全國最好的川菜餐廳之一。

這部片子,記錄了他對於“傳統川菜”的堅守,一些頻臨失傳的傳統菜色,在他的堅持下,重新綻放出川菜的靈魂。

3道必點推薦,看著你很難想象這是川菜。

(上)雪花雞淖

看著像豆腐,入口輕盈如浮雲,雞香豐盈,但又吃不出雞肉,是名副其實的吃雞不見雞。

(上)開水白菜

到底為什麼叫開水?原來是因為清澈如水。先用雞、鴨、豬骨及火腿熬湯,接著把大量的豬肉蓉放下去掃湯三次,最後撈上來用紗布包著再去煲。

(上)蒜泥白腰

口感鬆軟,柔滑如果凍,調味辣而不嗆,有大量蒜蓉提香,跟腰片融為一體,必點的菜式。

現在你想吃到傳統菜,只能靠緣分與運氣。由於步驟複雜、原材料難找、成本高等等,傳統美食正在被現在一蹴而成的冒牌貨淘汰,古法正在慢慢失傳。要留住古法之味,傳承的不只是菜式,而是歷史、文化及生活的味道。

個人觀點:「 摘星族 」的圈子很小,如果一家店的味道能得到這群人的認可其實等同於行業的認可。米其林的認定標準不止於味道,更多還有餐廳的服務等評分加入。所以不能太主觀看待一家餐廳是否有米其林星級,比如能堅守傳統川菜菜色的鄧師傅與他的鄧記食園。


大大大吃貨愛美食

講道理,先問有沒有再問為什麼!!!

川菜是有米其林星級餐廳的!!!

澳門風味居 川湘料理 米其林一星



新加坡四川餐廳(Shisen Hanten)世界上唯一一個二星川菜 米其林二星



傾城(Cafe China)是老上海式的裝潢佈置,做的卻是川菜。老闆是個黑龍江人,連裡面的酒名字都是王家衛的電影 米其林一星



米其林評級還沒有進入成都重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川菜米其林餐廳出現。

川菜也不再是別人口中“用麻辣掩蓋不新鮮”本味的菜餚。既有傳統也有創新,川菜的味型有二十五種之多,而麻辣只佔三分之一。

“百菜百味,一菜一格”才是川菜極具包容的特點。

希望中國人不要對我們自己的料理妄自菲薄!!!

現在中國被評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城市有三座:四川成都、廣東順德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這說明川菜的口味也是能被外國人所接受的。


陳不謅

董先生個人觀點:

一,川菜可能要統一世界人民的味蕾。

二,入不入米其林星級對川菜來講沒有意義。

三,川菜讓你的味蕾變得需要強烈刺激,一旦吃過川菜太久,粵菜和其他菜就不能滿足刺激要求。

四,人們的味蕾就像白紙,一旦被染成黑色,白就缺少了生存的空間。

五,就像麻辣火鍋,已經讓很多人無辣不歡。

六,川菜的營養價值和味蕾破壞目前還不能準確估量,但是用不了多久,一旦麻辣征服了世界一半人口,川菜的地位可想而知。

七,川菜很可怕。


大聲叫我董先生

說句老實話真的不明白川菜為什麼要入選米其林星級,為什麼要用別人的標準來限制我們自己。川菜最大的特點就是“百菜百味,一菜一格”。讓顧客有更多的選擇才是川菜能夠風靡大江南北甚至世界的根本。就拿“回鍋肉”來說,可以用蒜苗、青椒也可以用蓮白,還可以麵餅、鍋盔、豆腐等等,同樣都是回鍋肉不同的配菜體現出來的口味、風格完全不同,所以說川菜的根本在於能夠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大,甚至可以說不需要標準,個人認為入選米其林星級對於川菜來講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胡良7

標準差異,米其林星級是按照西方餐飲標準來評定,中餐自然難以評級。

口味差異,西餐大都以清淡口味為主,追求食物的本味,而川菜,不用多說,麻辣為主的重口味。

文化差異,川菜,中餐大都以現炒現煮熱菜為主,不需要太注意衛生。西餐則不同,衛生情況也是一個重要的拉分項。

我們不需要,真心問你一句,我們需要所謂的米其林星級評定哪?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還真不是米其林可以根據幾項指標評定的。


關注下唄,各位帥哥美女


大森全娛樂

我所知道的有一間餐館叫四川飯店還有一間叫岷江川菜館,都是米其林餐廳,雖然說餐館裡除了川菜還有其它菜系。可以說不是沒有,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所以說這個命題就是個偽命題。

四川飯店

餐廳位於較高樓層,主餐室高聳的天花和水晶吊燈別具氣派,兩邊窗戶可飽覽城市景色。菜式以川菜為主,如水煮菜式和剁椒蒸鱸魚等,招牌菜陳麻婆豆腐絕不能錯過,此外也提供受歡迎的中國菜如北京烤鴨和廣式焼味。設四間私人廂房,建議預訂主餐室兩邊靠窗位置




岷江川菜館

這裡能嚐到各式受歡迎的川菜、粵菜和滬菜,招牌菜包括金牌吊燒雞、宮保蝦球、酸辣湯及一系列健康素菜和大閘蟹,午膳時間隨點心車出現的廣式點心亦不容錯過。餐廳以木地板襯托色調柔和的典雅傢俱,洋溢著現代東方韻味。愛於戶外用餐之士可選擇池畔旁的用餐區。設有私人廂房,適合商務午餐




馬大爺要吃飯了

米其林瞭解川菜嗎?這是重要的問題。川菜的基本味是24味,涼菜12味,熱菜12味。試問,宮保雞丁是什麼味型?火爆雙脆是什麼味型?鍋巴肉片是什麼味型?熊掌豆腐是什麼味型?傳統川菜調料:姜、蔥、蒜、幹辣椒、花椒、豆豉、豆瓣、紅糖、白糖、醪糟、冰糖、醬油(老四川無生抽老抽之分,就是單一的大豆醬油)、芥茉、芝麻醬、香油、辣椒麵、生菜油、泡椒、泡姜、老泡菜、豬油、黑醋。就這些,可調出24種口味。傳統川菜沒有老油的,也無蠔油,味精,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人發明,中國七十年代就引進大批量使用。無味精的年代,川菜提鮮主要靠吊的高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