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第三个太上皇,功过参半,晚年凄惨孤独

1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派遣了许多宣慰使去各地安抚百姓,宣扬自己的主张。只是各地百姓早已习惯了盛唐和平安静的生活,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不愿意战乱四起。

更何况杨国忠已经死在了马嵬驿,按说安禄山已经没有了出兵的理由,而他迟迟没有退兵,反而四处攻城略地,安禄山谋取天下的心思,已经算得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明白了这一层,本来对安禄山掀起叛乱就心怀怨愤的百姓就更加不满了,一旦宣慰使前来,百姓无不抵制。

2

在此之前,安禄山本来有机会抓住帝国的最高领导人唐玄宗,万万没有料到,唐玄宗会不顾一切的逃离长安。

十天之后,安禄山派帐下大将孙孝哲率兵入长安,派安守忠领兵屯于西京苑中,镇守关中。同时还任命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崔光远为京兆尹。

他是唐朝第三个太上皇,功过参半,晚年凄惨孤独

在长安的那些唐朝重臣们中,前任宰相陈希烈,素来就对唐玄宗有怨言,于是直接投靠了安禄山,被杨国忠排挤遭到贬官的张均、张垍也投靠了安禄山,并且得到了安禄山的重用。

3

叛军因为接受了大量的唐朝重臣而声威远播,士气大振之下,河东道全部为叛军所占领,同时叛军还向南部的江汉地区与西部的汧、陇地区进犯。

而另一边,太子正秘密北上,谋求号令天下,诛杀逆贼。这是安禄山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他只知晓唐玄宗进入蜀中,一时半会难以发动反攻。如此一来,安禄山便被太子所麻痹,因而产生松懈之情。

当太子到达灵武之时,只剩下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支度判官卢简金、盐池判官李涵、节度判官崔漪等尚在。朔方军队最高统帅郭子仪则在外征战。听说太子驾到,这些留任的官员纷纷前来迎接。

4

七月九日,太子一行终于到达灵武,一见魏少游建造的宫室,竟然和长安的宫室别无二致。太子以为这样太过奢侈了,遂将那些陈设全部撤除。

群臣一见太子如此作为,无不交口称赞,认为太子勤俭,更能勇于涉险,为社稷黎民不辞辛劳,实在是为君者的典范。

他是唐朝第三个太上皇,功过参半,晚年凄惨孤独

于是,裴冕、杜鸿渐等人便向太子上奏,请他遵从唐玄宗在马嵬坡的嘱咐,即位为皇帝。如此,便可以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

5

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即位,是为肃宗。在灵武郡内,群臣百姓无不争相舞蹈以示庆贺,太子更是喜极而泣。

为了彰显自己大孝的美德,太子即位为皇帝之时,立即宣布尊奉唐玄宗为上皇天帝,并且大赦天下,改天宝十五载为至德元载。

既然登基称帝,唐肃宗对那些扶持自己上位的人,也就少不了要论功行赏,这也是他们支持自己上位最为重要的原因。肃宗遂任命杜鸿渐、崔漪为中书舍人,裴冕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6

就在太子即位称帝后十余天内,唐玄宗一行终于到达了益州,随行人员走的走、散的散,只剩下一千三百多人。刚刚安顿下来的唐玄宗便让人着手准备建立流亡政府。

不过唐玄宗似乎已经预料到,不管最终能否战胜安禄山的叛军,这个流亡政府都不过是个形式了。

他是唐朝第三个太上皇,功过参半,晚年凄惨孤独

八月十二日,从遥远的朔方传来消息,肃宗僭越自立为皇帝。唐玄宗很释然,似乎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7

六天过后,唐玄宗让大臣们带着自己皇帝身份的象征物玉玺,前去朔方灵武,觐见这位新即位的皇帝。

唐玄宗所开创的开元之治和他一手所造成的天宝危局,随着他的退位而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玄宗朝到此正式结束了,从此唐玄宗真正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