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歐洲皇帝權力大還是中國皇帝權力大?

她是夢180873520

要想搞清楚是歐洲的皇帝權力大還是中國的皇帝權力的,首先要明白歐洲的社會制度和中國的社會制度有什麼區別。

我們過去的歷史課本上告訴我們說,歐洲的皇帝和中國的皇帝所處的時代都是封建時代,其實完全是錯誤的。

歐洲有皇帝的時代叫封建時代,中國有皇帝的時代叫皇權專制時代。

封建時代的定義是指封土建國,歐洲的國家,一直都是這樣操作的,類似於中國的夏商周時期。國王分封諸侯王,諸侯王對自己的國家進行管理,諸侯對國王的權力有很大的限制。

皇權專制時代是指,皇帝是國家唯一的主人,皇帝通過委派官吏對國家進行管理。皇帝相當於董事長,官員相當於職業經理人。當然皇帝也會分封一些王侯,但王侯們的權力都非常小,對地方往往沒有治理權,絕大多數時候也沒有軍權,必須無條件接受皇帝的領導。更重要的事是王侯們對對於皇帝的權力並沒有很大的牽制作用。

通過以上分析,你就會明白,中國的皇帝權力是非常大的。

也正因為中國的皇帝權力非常大,所以中國的社會就呈現出高度的不穩定性。基本上每隔三百年就出現一次改朝換代,整個社會都要推倒重來,對社會的破壞性極大。

在歐洲因為皇帝的權利比較小,所以整體社會,相對比較穩定,很少出現政權被推倒的情況。皇帝和王侯們的關係也相對穩定,會保持一個很強的穩定性,整個社會的發展也比較穩定。

也就是說皇帝的權力太大也不是件好事,甚至可以說他阻礙了社會發展的方向。

因為在中國皇帝的權利太大,如果皇帝的個人能力稍稍差一點,就會出現大權旁落,進而出現社會動盪。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皇帝用人首先考慮的是忠誠度,然後才是能力。甚至為了防止大臣們造反,皇帝更願意用一些能力平庸的奴才,也包括一些劣跡斑斑的貪汙犯。只要大臣們不造反皇帝也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為大臣們整體能力平庸,導致整個社會發展比較緩慢。不管是經濟還是科技的進步,都受到嚴重打壓。因此中國雖然有很長的歷史,卻只不過是起床起的比較早,卻趕了一個晚集。最後中國被西方趕超,變成了西方的殖民地。

中國的皇帝們為了能夠實現對國家的控制,他們不希望國家發展太快。國家發展太快就會有新勢力出現,從而威脅到他們的權力。皇帝只希望發展農業,不願意發展工商業和科技的原因就在於此。

歐洲則不同,因為皇帝的權利比較小,受到王侯門的制約。很多事情皇帝都要和地方王侯們商量,大家達成一致才能推行下去。因此社會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人才大量湧現。

歐洲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先進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慢慢露出頭角,大量的哲學家、科學家湧現,在商品經濟浪潮的推動下,出現了文藝復興,和第一次科技革命。最後伴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迅速成為世界的霸主。

因此我們說,中國的皇帝權力比歐洲的皇帝權力大,但並不是一件好事,它把所有的中國人都變成了奴才,喪失了創造性,因此在中國社會人群中,奴性比較嚴重。


新知傳習閣

毫無疑問是中國的皇帝。

我們來看一看中國和歐洲君主名號的差別。中國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秦王政歷經十年掃平六國,建立秦朝,他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蓋五帝,於是自稱始皇帝,並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來鞏固君主專制,其中的中央集權制度甚至一直沿用至今天。

自秦始皇以後,中央集權的君主專政制度就貫穿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始終,皇帝一直是國家元首,掌控無上權力。雖然有些時候皇帝是個無權的傀儡,但這只不過是因為皇權轉移到了別人手裡,也就是事實上的那個“皇帝”。

歐洲的皇帝應該是“emperor”,雖然被翻譯成皇帝,但這個詞與中國的皇帝其實有很多不同。歐洲的第一個皇帝是羅馬元老院“第一公民”屋大維,但當時皇帝稱呼並不普及,而且其意思可以是將軍之類的軍事首領,並不指國家元首,後來這個詞才衍生出“歐洲共主”的意義,不過這個共主的權力,其實跟中國周朝的周天子相差不多,並不能直接管控自己的國家。

屋大維以後,歐洲各國的所謂皇帝,都是繼承羅馬皇冠,否則就是不合法。公元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皇冠無人繼承,西歐經歷了數百年“沒有皇冠”的時代。公元800年,法蘭克國王查理在羅馬大教堂接受教皇的加冕,教皇宣佈他為“羅馬人皇帝”,西歐再次有了皇帝。但是查理的國家很快分裂,他的孫子中法蘭克國王“禿頭查理”繼承皇冠,接著中法蘭克王國又分裂了,皇冠落到了一群小王公手中,毫無神聖性可言。

公元11世紀,東法蘭克(今德意志)的貴族奧托繼承皇冠,宣佈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從此直到19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就成為了歐洲共主,名義上一切其他國家都必須服從神聖羅馬帝國,各國君主要服從皇帝的號令。但是對比周朝就知道,所謂名義是沒有用的,實力才是根本,神聖羅馬帝國疆界內的領主其實不怎麼鳥皇帝,皇帝根本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甚至13世紀開始,皇帝都不是世襲的,而是由“七大選侯”選舉產生。16世紀以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把持了皇帝位置,“選舉”成為走過場。

再說回東羅馬帝國,在綿延了一千餘年以後,它終於還是被土耳其滅亡了。 東羅馬帝國滅亡後,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稱沙皇(因為東羅馬帝國有個公主嫁到莫斯科),稱莫斯科為“第三羅馬”。

縱觀歐洲的皇帝史,不難發現,在中世紀以後,皇帝的背後站著一個更大的身影——教皇!,教權死死地壓住了皇權,皇帝要想合法上位,必須經由教皇加冕,莫斯科和東羅馬帝國有點關係,但敢於自稱沙皇還是因為東正教的支持,即便後來拿破崙稱帝,不也叫來了教皇?

反觀中國,中國的皇帝是世俗的皇帝,要麼世襲,要麼自己搶,總之皇位跟佛教、道教這些宗教是沒有關係的,宗教只能為皇帝服務。雖然有人以宗教名義造反,建立的也是政教合一式的政權,教皇即是皇帝。

一邊是九五至尊,統率全國,一邊是上有教皇,下有各地領主,兩邊都命令不了,誰的權力更大,一目瞭然。


平沙趣說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難回答的,或者說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因為古代歐洲並不是像中國一樣,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歐洲大部分時間都是分裂的,因此歐洲各個地方的發展是極度不平衡的,所以皇帝權力的影響力也是不一樣的。怎麼理解呢?你看看現在歐洲都知道了,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都是歐洲國家,現在他們的制度差別有多大不就明白了麼。我覺得大部分人可能對歐洲歷史不太瞭解,因為歐洲歷史的確太複雜了。所以我回答這個問題,還是以中國為主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很多影視劇裡面的皇帝風光無比,想做什麼都做什麼,但是歷史上皇權並不是所想的那樣。中國古代皇帝自秦始皇以來,其實一直在不斷髮展的,皇權也一直被各種因素所限制。秦朝的皇帝和漢朝的皇權肯定不一樣,宋朝的皇帝和明朝,清朝的皇權也不一樣,因為歷史是在不斷髮展的。各種各代都有自己的問題,所以政治制度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是,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絕對是領先與歐洲的。中國歷史上那些為所欲為的皇帝,大部分的都是荒唐之主。

歐洲皇帝能夠影響的地方是絕對小於中國皇帝的,但是不代表中國皇帝的權力大於歐洲皇帝。特別是宋朝以後,文官體制基本確立,皇權是極大受到限制的。當然,清朝除外,清朝皇帝的權力極大。歐洲的皇帝權力主要限制是教權,也就是宗教的限制,宗教一直和皇帝在世俗權力上競爭,這應該是二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所以,我個人認為古代歐洲皇帝權力和中國皇帝權力大小真的無法比較,畢竟這個問題涉及的範圍太廣,時間跨度太長。


歷史是什麼

古代中國皇帝的權力大,從商鞅變法加強君權後,歷朝歷代都在擴大皇帝權力,清朝時大臣都自稱奴才了!歐洲的分封制始終存在,大一統的局面一直沒有形成,因此歐洲老世族多,這些貴族有很大的權力。

中國有語“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表達的就是家天下理念,全國都是帝王的財產;又云“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就充分反應了中國帝王的權力之大,可以任意處死任何他看不順眼的人。



歐洲俗話說“私有財產受上帝保護”,沒有主人同意,皇帝也不能私闖民宅。歐洲強調契約精神,只要皇帝把土地冊封給了某個人,那麼這片土地就永遠屬於這個人的家族,很難再收回來。貴族在領土上有成兵權,是完全的自治。


中國皇帝權力大,主要是因為君主集權制越來越完善,大臣只是領取俸祿,並沒有土地人口軍隊等類似於國家的領地。因此封建王朝其實就是一家的王朝。歐洲國王則是類似於周天子一樣的存在,國家一部分領土屬於貴族領土,這些貴族也是諸侯國一樣的存在。


大秦鐵鷹劍士

歐洲皇帝僅限德國俄羅斯拜占庭等國了。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出征西西里時病了,被挾持從徵的韋爾夫家族的大少爺海恩裡希跑路了還傳播謠言說皇帝死了,德軍崩潰了,皇帝跑回家了不要緊,身為西西里公主的皇后康斯坦絲被俘了,皇后蹲了大半年牢房,皇帝守了大半年空房。

韋大少還是前朝後裔呢。他捅了這麼大簍子,受到的懲罰是——放逐。

後來亨利六世為了穩定內部,又把堂妹嫁給他。

我好奇一件事,皇帝皇后會不會出席堂妹的婚禮送上祝福,新郎敢不敢和皇后談笑風生。

亨利六世還算是一個比較強勢的皇帝,尚且如此。

要是中國有個貴族子弟傳播謠言導致皇帝打敗仗皇后被俘,或者皇后的孃家人敢扣押皇后,早就滅族了吧。


我不是Henry

各有千秋吧,在美色方面,妥妥的咱強,想要多少要多少,成千上萬的都不止一個兩個。

吏治方面反倒是外國厲害,因為當官都是貴族,所以任命權基本都在國王手裡,而咱們這邊包拯,海瑞,官僚們是不讓的,至於清朝……呵呵

財政稅收咱強,因為外國的分封導致地區經常強於中央,然後反推成功

其他的都差不多吧,不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