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三界,哪五行?佛家解讀!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三界,哪五行?佛家解讀!​說實話,解釋三界五行的概念,非常費力,因其深奧繁瑣,而且很多知識與道理超越了目前科學的維度,超越了我們大腦所承受的極限,我就儘量長話短說,深奧的簡單說,力求概括、通俗、易懂、易吸收。

從凡俗的角度來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通常指不受世俗汙染,不受常識束縛,指一種超然物外的處世態度。或指認知事物真相時,要置身事外,旁觀者清,以求客觀認識事物,指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三界,哪五行?佛家解讀!​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 :(共六天)。欲界天是人畜所居的四大洲,包括無間地獄,此界有飲食之慾、男女之慾、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之樂,我們就在這個世界裡,包括地獄,畜生、餓鬼等,如想解脫出來,必須斷掉這些慾念,才能脫離欲界天。

色界:(十八天)。色界十八天共分四禪,即: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色界天無飲食之慾、無男女之慾、無男女之別,處於禪定狀態,此界生命皆由化生,即借業力而現,此界天尚有宮殿,亦有現象界,禪悅為食,四禪九天的最後五天就是聖者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五不還天。“不還天”就是不回六道輪迴了,即達到三果阿羅漢的涅槃境界。此界眾生必須觀色相皆空性,了知諸法本空,不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離色界天。

無色界:共四天。無色界天沒有任何色相,無物質、無身體、宮殿、國土,唯有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此界眾生必須要了知心意識當體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離,見達自性,則當下即可出離無色界天。

上述三界,在境界上有很大的差別,但仍是迷妄有情,是未得到真正解脫者所處的空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三界迷苦,猶如大海,故又稱苦海。所以佛陀教化我們要跳出三界方得真正解脫。這裡的跳出三界外,即超出生死輪迴,進入另一個宇宙時空,獲得永恆的生命,與時空融為一體。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三界,哪五行?佛家解讀!​上述的三界二十八天,各有殊勝特點,非三言兩語可錄。三界諸天,只不過是一個小世界而已,這個小世界,即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一千個這樣的小世界才構成一個小千世界,即銀河系。一千個小千世界才構成一箇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才構成一個大千世界。無

數個大千世界即構成了三千大千世界,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構成了無邊的時間與空間,即宇宙。大乘佛教認為宇宙之中有無數這樣的世界,這也就是物理科學所說的:平行宇宙。

超出三界外,即為三界之外,又稱外三界,那是精神的世界,沒有物質屬性,不受任何束縛,這或即是高級靈魂的世界。五行指金、水、木、火、土,是中國本土道家文化中的概念,在佛法上,把五行歸納為四大,即地、水、火、風,道理是一樣的。這些元素的運動與變化構成了宇宙萬物。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三界,哪五行?佛家解讀!​佛說:世界微塵,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在這裡,我們或許可以更簡單高度地概括:

三界唯心造,三界只是泡影幻相,並不存在,三界只存在於心,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即指跳出束縛你的心,你則不受三界諸天所困,不受五行所拘,不受宇宙時空和物質世界的束縛,你就得到大解脫大自由。

三界如一個輪盤,所有受無明及善惡支配的眾生,無始無終地輪迴於中,不得解脫。即使你貴為天帝,也終有墮落地獄之日,物極必反,陰陽互替,輪迴不息。想要了生脫死,出離輪迴,需以佛的特殊智慧方得解脫。一旦跳出生死輪迴,就能自由自在於萬法,不受任何束縛,得到永恆極樂,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終極境界與歸依。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三界,哪五行?佛家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