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人做嫁衣,賞析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哲理的一首詩

為他人做嫁衣,賞析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哲理的一首詩


“為他人做嫁衣”。字面上的意思說給別人做嫁衣,深層次的意思則是說某某忙來忙去,什麼好處都沒有撈到不說,反而成全了別人的好事。

自己的一切努力,反而成全了別人。生活之中,這種為他人做嫁衣的事屢見不鮮。此話通俗易懂,又飽含人生的無奈,故而流傳於世。

這句話出自於唐代詩人秦韜玉的一首名為《貧女》的小詩,光從詩名而言,就不難看出一種生活世情的無奈。貧女,貧家女子,貧家之女。

詩人秦韜玉,比起唐代群星閃爍的一眾詩人來說,他是顯得很普通,出生於尚武世家,卻又生在了混亂的唐僖宗時代,也是因為這段經歷,使得他對世情有了一個深刻的認知,才能發出為他人做嫁衣的興嘆吧。

關於詩人秦韜玉的歷史,不做探討,欣賞他的這首詩詞,看一看這詩中,每一句裡飽含的生活世情世相。


為他人做嫁衣,賞析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哲理的一首詩


《貧女》秦韜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


這首詩,看似在抒寫一個因門第觀念的貧家女子未能嫁的內心獨白,傾訴她的抑鬱惆悵。實則這首詩中蘊含了濃濃的社會形態,可能連詩人都未曾想到,原本只是語意雙關說女子之事,言自己的感恨,不曾想到此詩中的世情,延伸到今日之常態。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詩人由女子內心的獨白說起。女子說自己是貧苦人家的女兒,出生在蓬門陋戶,自幼生著粗布衣衫,從未有過綾羅綢緞沾身,更別說昂貴的薰香。如今早已過了出嫁的年齡,因為家境貧窮,卻不見哪家媒人前來相問。欲放下女兒家的矜持,拜託好的媒人去給自己作媒,可每每心生此念,就不由感到心傷。

自傷。是女子對門當戶對的傷感,是對古代社會中貧家女子無相親的興嘆。也是詩人對世間門第觀念的興嘆感恨,自古寒門多難興,何況貧家人。

自傷。是女子想不明白為何貧女如此難嫁的這種事的緣由,古代門第觀念嚴重。如果放到今日來說,又是如何的呢?似乎也未曾好過多少。一句詩中,這種生活世情世相,古之有今亦有。

蓬門未識綺羅香。這一句,不知說了古往今來的多少世間情,世間相。

為他人做嫁衣,賞析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哲理的一首詩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這一句,從語意、語境、語氣來說,意味深長。誰愛之詞,有憤怒感、哀怨感、嘲諷感、興嘆感等等五味雜陳的意味。其中,憐字並非可憐之意,是指憐愛與喜歡。

此句是女子寫當時人們時事時尚潮流下流行的事物及愛好。是說如今的人們啊!競相追逐時尚時髦的奇裝異服,卻無人來欣賞她這不同流於俗世的高尚情操。

風流高格調於時世儉梳妝,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是對這世間潮流事的質詢。究竟是高尚的情操重要,還是追逐虛妄的風雅事重要?可以說,這是對於世間這種浮華的生活價值觀的疑惑與興嘆。

這麼一句,放在今天來說,也是個討論不休的事。這世間之事,世相世情世態,當真是難、難、難。

為他人做嫁衣,賞析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哲理的一首詩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由“敢將”與“不把”之語,可以看出女子那種操守自持與不附風雅之意。意思是,我所自持的是一雙巧手與精湛針線刺繡的手藝,故而言敢將之語。自己決對不去迎合那種潮流風雅,每天把雙眉畫得漂漂亮的,長長的,去與人爭豔鬥麗。

女子愛美,是常事。由此句可以知道,女子並非不愛去畫眉梳妝,只是事實不允許。也並非是女子的憤世嫉俗,只是對那些弄潮兒的輕視,她看重的是她的手藝,這是她自傲的資本。附庸風雅的人,又怎及辛勤勞動人民的美呢?最美的是高尚樸實。

這一句,展望一番,不難發現辛勤勞動樸實無華的人比比皆是,卻無人問津。而附庸風雅,賣弄潮流的人卻成了一種世態主流。如果深層次去思考此句,這裡面充滿了世情世相,濃濃的社會生活與形態。

為他人做嫁衣,賞析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哲理的一首詩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

此句,便是“為他人做嫁衣”這句話的由來了。

全詩最為經典的亦屬此句,結合全文,是女子在說這世態世情的炎涼,她有著這般的高尚操守,有著精妙無雙的手藝,縱然有良媒可託付,可是良緣佳偶亦難尋覓。不禁讓人感嘆,這個世間究竟是怎麼了?

佳偶難覓,親事茫然無望,卻還得依靠她的手藝,每天織布刺繡,不停地為別人,為那些華貴之人做出嫁用的美麗衣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織布刺繡,刺痛的卻是她傷痕累累,泣血的心。同樣的,也是以良媒不問蓬門貧賤之女,來說詩人寒門出路無門,難以出頭的苦悶、哀怨、興嘆。

此詩,之所以能傳揚千古,皆因為這裡面那濃濃的世情,那厚重的社會形態,生活哲理與世相。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從古到今,這其中那飽含的世間世情,社會形態,生活哲理,大家究竟能看到多少呢?由此詩之中,想來是能看出而今不少的世情浮華、人心冷暖吧。

此詩意韻之深,難以言表。應當為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哲理韻味的一首難得七言詩作。

為他人做嫁衣,賞析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哲理的一首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