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投资审查放宽了吗?

吴建义

美国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审查不仅没有放宽,反而更加严苛了。

而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CFIUS)是审查的主要执行者,在美国的外商投资审查制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去年11月,美国参众两院同时发起《美外商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从四个方面改革:一是扩大CFIUS审查范围。除继续对传统的并购投资审查外,美国欲把合资企业、涉及军事及其他国家安全设施的房地产交易、影响美国国家安全项目的“小规模投资”均纳入审查范围;二是升级“关键技术”概念。把保持美国技术优势的一些“新兴技术”,纳入CFIUS审查时所考虑的“关键技术”;三是增加国家安全审查时所考虑的因素。在当前CFIUS考虑的12项因素的基础上,新增外商投资是否对美网络安全构成新威胁、是否某些被美国“特别关注”的国家获得“关键技术”等内容;四是增强美国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能力,免遭外国政府控制。

CFIUS加快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遏制中国对美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对其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对中国的投资审查异常严格。虽然尚未立法成功,但改革和针对方向十分明显。据CFIUS最新报告显示,仅2012-2014年,CFIUS对我企业赴美并购投资的审查数量就累计高达68起,占其全部外资审查比重的19%,中国超过英国成为被CFIUS“关照”最多的国家。而且,迄今为止美国总统共否决4起外国企业在美投资并购案,全部针对中国。尤其是,特朗普执政后,这种趋势有增无减。

事实上,中国投资是美国巨大的机遇,美国荣鼎集团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6年,中企赴美并购投资从14例上升至103例,规模从6.47亿美元飙升至135.46亿美元,8年间增长20倍。为当地创造全职就业岗位超过9万个。

但由于中美缺乏战略互信,也没有双边投资协定作为保障,伴随中国经济崛起,美国心态失衡,加紧对华投资投资审查。


经韬

美国对华投资审查放宽了吗?面对这样的打问,我不知道说什么好。特朗普总统2017年提出减税答案目的就是吸引本国企业回国,吸引外国投资兴办实体公司,扩大劳动就业,解决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于2017年年底,这个答案获得通过。意味着美国生产成本降低,许多大企业也希望回归美国兴办企业。



中国实施开放的战略,目前是贸易大国,不是投资大国。主要是西方国家处于种种目的也不近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而且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设置种种障碍。一般以国家安全为由,叫停中国企业的收购行为。

中国在美国投资(收购行为)是由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来审查的。它在美国的外商投资审查制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7年11月,美国参众两院同时发起《美外商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从四个方面改革扩大范围。扩大范围并不意味着投资便利化,而是意味着投资更加困难。是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必然结果。四个方面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扩大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审查范围。

除继续对传统的并购投资审查外,美国欲把合合资企业、涉及军事及其他国家安全设施的房房地产交易

、影响美国国家安全项目的“小规模投资”均纳入审查范围。

二是升级“关键技术”概念。

把保持美国技术优势的一些“新技术”,纳入CFIUS审查时所考虑的“关键技术”。

三是增加国家安全审查时所考虑的因素。

原来审查12项基础上,新增外商投资是否对美网络安全构成新威胁、是否某些被美国“特别关注”的国家获得“关键技术”等内容。

四是增强美国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能力,免遭外国政府控制。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知道,审查无非是涉及军事的民用项目不能参与;涉及美国

政府认为是关键技术的不能参与;涉及网络安全的不允许;涉及“关键基础设施”的不能投。

那么能投的都是什么项目?当然是可有可无技术落后的项目。一句话,凡是美国政府认为不了投资的项目不可投。

所以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加快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遏制中国对美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对其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对中国的投资审查异常严格。

有统计数字表明,中国投资是美国巨大的机遇,是振兴美国经济的巨大力量,是扩大美国就业的生力军。2008年至2016年,中企赴美并购投资从14例上升至103例,规模从6.47亿美元飙升至135.46亿美元,8年间增长20倍。为当地创造全职就业岗位超过9万个。

最近美国叫停华为手机的买卖,叫停中兴公司的业务,叫停速汇金公司的收购,无不证明了中资企业是美国投资审查严格,处处充满着凶险。关键是中美之间没有签订投资协定,中美之间战略互信没有建立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