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投資審查放寬了嗎?

吳建義

美國對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審查不僅沒有放寬,反而更加嚴苛了。

而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CFIUS)是審查的主要執行者,在美國的外商投資審查制度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去年11月,美國參眾兩院同時發起《美外商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從四個方面改革:一是擴大CFIUS審查範圍。除繼續對傳統的併購投資審查外,美國欲把合資企業、涉及軍事及其他國家安全設施的房地產交易、影響美國國家安全項目的“小規模投資”均納入審查範圍;二是升級“關鍵技術”概念。把保持美國技術優勢的一些“新興技術”,納入CFIUS審查時所考慮的“關鍵技術”;三是增加國家安全審查時所考慮的因素。在當前CFIUS考慮的12項因素的基礎上,新增外商投資是否對美網絡安全構成新威脅、是否某些被美國“特別關注”的國家獲得“關鍵技術”等內容;四是增強美國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能力,免遭外國政府控制。

CFIUS加快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遏制中國對美投資的快速增長,以及對其所謂的“國家安全威脅”,對中國的投資審查異常嚴格。雖然尚未立法成功,但改革和針對方向十分明顯。據CFIUS最新報告顯示,僅2012-2014年,CFIUS對我企業赴美併購投資的審查數量就累計高達68起,佔其全部外資審查比重的19%,中國超過英國成為被CFIUS“關照”最多的國家。而且,迄今為止美國總統共否決4起外國企業在美投資併購案,全部針對中國。尤其是,特朗普執政後,這種趨勢有增無減。

事實上,中國投資是美國巨大的機遇,美國榮鼎集團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6年,中企赴美併購投資從14例上升至103例,規模從6.47億美元飆升至135.46億美元,8年間增長20倍。為當地創造全職就業崗位超過9萬個。

但由於中美缺乏戰略互信,也沒有雙邊投資協定作為保障,伴隨中國經濟崛起,美國心態失衡,加緊對華投資投資審查。


經韜

美國對華投資審查放寬了嗎?面對這樣的打問,我不知道說什麼好。特朗普總統2017年提出減稅答案目的就是吸引本國企業回國,吸引外國投資興辦實體公司,擴大勞動就業,解決產業空心化的問題。於2017年年底,這個答案獲得通過。意味著美國生產成本降低,許多大企業也希望迴歸美國興辦企業。



中國實施開放的戰略,目前是貿易大國,不是投資大國。主要是西方國家處於種種目的也不近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而且對中國企業走出去設置種種障礙。一般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中國企業的收購行為。

中國在美國投資(收購行為)是由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來審查的。它在美國的外商投資審查制度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7年11月,美國參眾兩院同時發起《美外商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從四個方面改革擴大範圍。擴大範圍並不意味著投資便利化,而是意味著投資更加困難。是美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必然結果。四個方面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是擴大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審查範圍。

除繼續對傳統的併購投資審查外,美國欲把合合資企業、涉及軍事及其他國家安全設施的房房地產交易

、影響美國國家安全項目的“小規模投資”均納入審查範圍。

二是升級“關鍵技術”概念。

把保持美國技術優勢的一些“新技術”,納入CFIUS審查時所考慮的“關鍵技術”。

三是增加國家安全審查時所考慮的因素。

原來審查12項基礎上,新增外商投資是否對美網絡安全構成新威脅、是否某些被美國“特別關注”的國家獲得“關鍵技術”等內容。

四是增強美國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能力,免遭外國政府控制。

從以上四個方面我們知道,審查無非是涉及軍事的民用項目不能參與;涉及美國

政府認為是關鍵技術的不能參與;涉及網絡安全的不允許;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的不能投。

那麼能投的都是什麼項目?當然是可有可無技術落後的項目。一句話,凡是美國政府認為不了投資的項目不可投。

所以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加快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遏制中國對美投資的快速增長,以及對其所謂的“國家安全威脅”,對中國的投資審查異常嚴格。

有統計數字表明,中國投資是美國巨大的機遇,是振興美國經濟的巨大力量,是擴大美國就業的生力軍。2008年至2016年,中企赴美併購投資從14例上升至103例,規模從6.47億美元飆升至135.46億美元,8年間增長20倍。為當地創造全職就業崗位超過9萬個。

最近美國叫停華為手機的買賣,叫停中興公司的業務,叫停速匯金公司的收購,無不證明了中資企業是美國投資審查嚴格,處處充滿著兇險。關鍵是中美之間沒有簽訂投資協定,中美之間戰略互信沒有建立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