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民間故事)

在我的記憶當中,小時候住的房子還有印象。我兄弟三個,還有一個姐姐。聽父親說,我們是從東營遷回老家的。

遷回老家的那一年,我也就五歲,弟弟四歲,姐姐十四歲,這一切都是後來懂事了,聽家人和近鄰說的。

姐姐許瑞雲,是父親從東營一戶鄉下人家收養的。姐姐兄弟姐妹多,而我母親遲遲不能生育,就備了些禮物,委託三妗子找到這戶人家,把姐姐抱了過來。當時生活困難,孩子多,吃飯都是問題,姐姐的生父對我父親說:“弟,我這也是沒辦法,叫孩子去找條活路吧。”父親拉著他的手說:“哥,你就放心吧,我會好好待她的,不會叫她受一點委屈,我向你保證。”

自從收養姐姐後,母親忠華的心情開始好起來,對待姐姐瑞雲很好。

過了幾年,母親還是不能生育,就商量父親:“看看有合適的再收養個男孩子吧。”

當時父親、母親和姐姐住在東營我母親的孃家,母親和自己的哥哥弟弟說起想收養男孩的事,哥哥弟弟四處為母親打聽,看看哪裡有向外寄養孩子的。

有一天,三妗子找到母親,對她說:“在黃河以北,離我們這五里的地方,有一戶人家,剛生了一個男孩,聽他們說,這孩子生下來就得病了,家裡孩子多,也沒錢給孩子治,有向外寄養的想法,你準備一下,我和你去看看。”

母親就和三妗子找到了那戶人家,進了屋裡,發現孩子的父親坐在炕邊,一直不說話,呆在那裡抽旱菸,幾個孩子在屋裡站著,屋裡幾乎什麼也沒有。

在一個土炕上,躺著一位婦女,旁邊有一個包著的孩子,一直在哭。

三妗子說明了來意,當時屋裡就哭成了一片,有個大一點的女孩子對父親說:“爸爸,別把弟弟送人了,我少吃點,我們都少吃點,你就把弟弟留下吧。”

孩子的父親含著淚說:“留下?留下都得餓死,吃的都沒有,我那有錢給他治病,叫他去找條活路吧。”

母親忠華看到這裡,就把三妗子叫到外面,對三妗子說:“人家不捨得寄養,我們還是回去吧,行嗎?”

這時,那位父親抱著孩子走了出來,對母親和三妗子說:“你們快抱著孩子走,這有我哪。”

說完,把孩子塞給了三妗子,回頭掛上了鎖,這時屋裡哭聲大作。

三妗子抱著孩子順著來的路往回跑,母親在後面跟著,當時天還下著小雪。

母親和三妗子到了家裡,母親就問三妗子:“這一路怎麼沒聽見這孩子哭啊?不會有別的事吧?”

母親打開抱孩子的衣服,一看大吃一驚,跑的太急,三妗子是把孩子頭朝下,一路抱過來的。

母親看看這個孩子,臉色發青,也沒了哭聲,嚇壞了,自己也哭起來。

三妗子上前,摸了摸孩子的鼻孔,對母親說:“孩子還有呼吸,你先別哭了,我出去給孩子要點羊奶,會沒事的。”

父親出去買來了白糖,不一會三妗子就要回了羊奶,在鍋裡做好,端給了母親,母親用嘴含著羊奶,一口又一口地喂進這個孩子的嘴裡。

到了晚上,正當一家人要吃飯時,進來兩個孩子,是這個孩子的兩個哥哥。

母親見到他們來了,很害怕,莫非人家想把孩子要回去,就問:“你倆來幹什麼?有事就說吧。”

兩個哥哥哭著說:“我們想再看弟弟一眼。”

那個大一點的孩子,看著母親懷裡的孩子說:“弟弟,別怪母親心狠,倆老的也真是沒辦法,只要你能吃上飯,我們也就放心了。”

孩子的養父給這倆孩子抱來幾個窩頭,對他倆說:“你倆快回家吧,回去叫你爹孃放心吧,在這裡孩子難為不著。”

兩個孩子抱著窩頭,一步三回頭地走出家門。

孩子從收養過來,一直不健康,母親就心想:“難到不是自己的孩子,命裡擔不起來?這可怎麼才好?”

後來找到一位鄉下大夫,那個大夫對母親說:“孩子抱來的時候才十二天,缺營養,多給他喝羊奶吧,實在買不著羊奶,有白糖也行,加上餅乾,我再給他兌幾付藥,你按時給他吃。”

那個年代,這些東西都是奢侈品,多虧了孩子的四舅和五舅,別看不是親舅舅,卻按時給孩子送來白糖和餅乾。直到今天,這個孩子都沒忘了這兩個舅舅,沒有他們,早餓死了。

這個孩子就是我。從我進這個家的第二年,母親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二弟二喜。而那時,我的小名叫大喜。舅舅、妗子以及表哥表姐們稱呼我倆大喜、二喜,一直到今天,去看他們,也是叫這個名字。我很喜歡這個名字,聽著他們叫我這個名字,我感到很親切,一下子就回到了我小的時候,真難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