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为什么被称之为五代第一明君?

宋安之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能与之相比的只有五胡十六国时期,这个时代国家典型的特点就是旋起旋灭。后梁持续时间16年,后唐时间13年,后晋时间11年,后汉4年不到,后周9年。

从这些国家的持续时间,可以想像当时的时局是如何的动荡。


先来看看可以作为柴荣的对手吧。


后梁太祖朱温,是五代排名前三的君主,很多人评价朱温,可能张口就是,他残忍好杀,他和儿媳通奸。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些都是他的私德。从个人政绩来看,他的得分还是OK的,他所采取的政治措施有很多都是奖励农耕,减轻税负,对豪强也多有压制,在唐末的乱世,如果不是他处于四战之地,连年用兵,身边的人才也有限,他会是又一个统一北方的曹操。更为致命的是,他有一个天纵其才的对手李存勖。

当然,他没有选择好自己的接班人,也没有教好自己的儿子,最终被自己的儿子所弑,这也是他最大的减分项。


后唐庄宗李存勖,这也是一个有希望统一北方的人,然而……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

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原本天天被朱温吊打,临死的时候,给了李存勖三支箭,说,朱温是我的仇人,刘仁恭为我所立,契丹是我的兄弟,但到最后他们都帮朱温,背叛了我,我死不瞑目,将来你一定要帮我灭了这三个仇人。

这个段子十分出名,但是很可能是后人杜撰的,因为日本的毛利元就和吐谷浑威王阿柴都有折箭教子的段子,而且李存勖也是向契丹借过兵的,但是这故事并不妨碍李存勖的赫赫武功。平桀燕、败契丹、灭后梁,这都是李存勖凭一己之力做到的,整个五代,最大的疆域就是在他手里打下来的。


然而灭后梁以后,李存勖顿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开始耽于享乐。最出名的就是他宠幸伶人,自称李天下。虽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五代之所以称之为乱世,就是带兵将领没有制约,一朝兵权在手,转身就敢造反,李存勖也是如此,当时他的主力部队在灭前蜀归来的路上,李嗣源突然造反,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是乱世的正常操作。但是从他后期的政治措施来看,宠幸皇后,让其肆意干政;对功臣宿将动辄杀戮,这都是将领叛乱的重要原因。在文治方面,他做的甚至还不如朱温,朱温至少知道下诏求贤,而李存勖的用人策略就是用门第比较高的人。

一句话来总结,可以马上定天下,不能下马平天下。


后晋和后汉都没有可称为对手的人,一个石敬瑭,儿皇帝臭名传千古,送了燕云十六州,让北宋苦不堪言。后汉的刘知远治下,是五代最狂暴的时期,后梁后唐至少都有部分与民生息的措施,后汉简直就是土匪治国,所以4年不到灭国,一点都不奇怪。


柴荣,历代评价都很高,他的所有作为都相当符合我国古代的“政治正确”。

武功来说,败后蜀取秦陇,征南唐平淮右,伐辽朝复三关;可惜征幽州的路上大病一场,无果而返,令人扼腕。如果他的健康不成问题,可能就没赵宋什么事了。

文治来说,休养生息,开科取士,修订历法,还有著名的灭佛事件(三武一宗灭佛,他就是那一宗),休养生息,种种措施,都为日后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个人私德来说,他也没有朱温的残暴好杀以及李存勖的逸欲亡身;立志“十年开拓天下,十年生息,十年致太平”;上战场敢于身先士卒,经常冲杀在一线;行政亲力亲为,有一次疏通河道,居然自己亲自给出施工方法,种种作为,都当的起“明君”二字,可惜可惜,天不假年,因病去世。

至于身后事,临死前解除张永德的点检职务,留下范质王溥等人压阵,可以说已经尽人事了,谁能想到赵匡胤这个浓眉大眼的叛变革命呢?相比朱温和李存勖的结局,可以当的起善终二字了。


萌萌

选取五代几位有代表性的帝王简单评说一下:

1、朱温

起自黄巢起义队伍,叛变革命后成为镇压农民起义的急先锋,将唐朝若干官员砍了扔进黄河,称帝,与李克用交手若干,被自己亲生儿子杀死。

2、李存勖

军事专家,击败号称“一步百计”的刘鄩后覆灭了后梁,开创了后唐王朝。幸用优伶,将士百战未得封赏,戏子一言即可升官,终于酿成祸乱,昔日同甘共苦创立基业的将士们眼睁睁看着他被乱兵杀死。

3、李嗣源

演义中十三太保的大太保,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勖死后靠着军事实力继承了帝位,在军事领域很有建树。李嗣源一心想要做一个好皇帝,但是限于自身资质,既不懂汉字,又不知用人,重用了安重诲,做皇帝实属有心无力。

4、石敬瑭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爱将。因为反对李从珂称帝遭到攻击,为了击败李从珂而引契丹入中原,更是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成为臭名昭著的儿皇帝。

5、刘知远

石敬瑭的继承人石重贵不满契丹的控制,主动挑起战事,兵败被俘,辽主又无力统御中原,于是中原势力空虚,刘知远趁势而起,建立后汉,还没来得及一展身手,就死了。

6、郭威

后汉小皇帝忌惮朝廷旧将,想要削弱藩镇势力,于是他就想要杀掉镇将们。可是郭威躲过了一劫,于是起兵干掉了后汉政权。郭威相对体恤民生,然而终究是武将出身,没什么文化,不能根本上恢复社会生产力。

7、朱友贞、李从珂、石重贵、刘承祐、柴宗训

都是亡国之君,自然没办法争夺明主称号。

8、十国的强力君主

徐知诰、钱镠、周行逢等人也曾致力于领地治理,但是毕竟统治区域有限,不得中原正统承认,因而难入明主之列。

柴荣的对手都是这样的,而他本人:

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即位之明年,废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

能文能武,自然可称明主。


山河依旧

周世宗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当之无愧。

周世宗在位之初,即定下了“十年平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雄心壮志。

在位期间,世宗体恤民力,发展生产,整顿军队,在北汉的挑衅中战胜了北汉,又打垮了援助的契丹,甚至最后夺回来了部分燕云十六州。

与此同时,周世宗积极向南开拓,战南唐,平西蜀,极大的增强了后周的实力。可惜天不假年,仅仅在位六年,世宗皇帝就被上天召唤而去了。把大好的江山被无耻的赵宋抢走了。


星城搞机娃

死了的事他当然没法预料,虽然他儿子丢了江山,但是大宋的基础是他打下的,而且如果他不英年早逝,还是有很大几率收复幽云十六州的

具体他多强我就不赘述了,五代时有两个人有一统天下的能力,他是之一,另一个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但是李存勖只有军事才能,政治才能是0,柴荣两者兼而有之,难得的找不出什么短板和劣迹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