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侄子李经羲:鲜为人知的短命总理,上任几天就下台

提起李经羲,很少有人知道,但提起李鸿章、蔡锷、朱德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又很少有人不知道。李经羲正是李鸿章的侄子,末任云贵总督,对朱德、蔡锷有知遇之恩,后来当了几天的民国总理,可以说是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理。

李鸿章侄子李经羲:鲜为人知的短命总理,上任几天就下台

对朱德、蔡锷有知遇之恩

李经羲(1859~1925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弟李鹤章的第三子。李经羲早年做过道台、布政使,后来也出任过一省巡抚,从政生涯稳中有升,但也绝非平庸之辈。

1909年2月,李经羲升任云贵总督,此时距离清朝灭亡只有三年。在任上,他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开办了云南讲武堂,并兼任讲武堂总办。他曾对学员们宣布,他云贵总督可以不做,但讲武堂不可以不办。这个讲武堂由李根源任协办,由清廷出钱举办,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也正是在这所讲武堂里,一大批推翻清朝、甚至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军官被培养出来,其中有两个着名人物,一个叫朱德,一个叫蔡锷。

据记载,朱德早年家贫,来报考讲武堂时,因无川资,就迈开双脚,从四川一直走到了昆明。到讲武堂时报考时间已过,门卫不让进,朱德便与门卫大声分辩。适逢李经羲那天正在讲武堂巡视,闻其声派人前来查看。当知道此人是从四川步行到昆明来求学时,料其将来必有大作为,于是当场决定,破例录取。朱德后来多次跟人提起过此事。

对蔡锷,李经羲不光是知遇之恩,可以说是特别对待了。当年蔡锷不得志时,是李经羲把他弄到广西,给了他良好的发展机会;他受广西革命党人排斥之际,又是李经羲把他召到了云南,并且顶住种种压力,请朝廷任命他做了协统。蔡锷在他眼皮子底下进行革命活动,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看见,有人提醒他:“讲武堂多革命党,虎大伤人。”他也置若罔闻。蔡锷身处困境时,李经羲还资助他500块银元,并收过他的门生贴子,甚至将人家揭发蔡锷反朝廷的密信拿给他看,劝其谨慎从事。

李鸿章侄子李经羲:鲜为人知的短命总理,上任几天就下台

拒当云南都督的逊清遗老

1911年10月30日,酝酿已久的云南起义爆发。11月1日,云南军政府宣布成立,公推蔡锷为云南都督,李根源为军政部长兼参议院院长。身为起义军领袖,蔡锷并没有狂热到不念旧情。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新宇在《蔡锷的情和义》一文中称,蔡锷首先想到的是动员李经羲参加起义,请他做云南都督。但是,李经羲坚拒,说:“身为朝廷命官,岂能以下犯上?”蔡锷只好把李经羲全家送出云南。据当事人回忆,李经羲是坐着轿子去车站的。蔡锷当时已是云南军政府的都督,却跟着轿子步行,一直把总督送到车站。为了防止意外,他又派了一连士兵随车护送。这在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实在是一段佳话。

李经羲离开云南后,经过越南、香港,辗转到达上海。刚下火车站,就被革命者的军队强行剪去了辫子。当时上海是革命的中心,李经羲在这里毕竟不自由,于是他和不少逊清遗老一样来到了青岛。也正是在青岛,李经羲收到了袁世凯的橄榄枝。原来当时袁世凯靠耍手腕获得了民国大总统的位置,眼见一批遗老天天要复辟清廷,骂他是“曹操”、“王莽”,实在受不了,于是从这些遗老中选出几个来装点门面。李经羲被封为政治会议议长、参政院参政。

李鸿章侄子李经羲:鲜为人知的短命总理,上任几天就下台

担任民国总理不到10天

1917年,袁世凯去世才一年。郎早正、郎章正在《李经羲:乱世中的“短命总理”》一文中介绍:黎元洪任总统后,与时任国务总理的段祺瑞在府院关系、制宪及对德宣战等问题上矛盾尖锐。1917年5月28日,黎元洪为排除段祺瑞的势力,特向国会提名李经羲为国务总理。黎任命李组阁,是安定北洋派、拉拢张勋的一种手段,因为李经羲也一向注意与北洋将领的关系,且他在云贵总督任时,张勋是其下属,并获得众参两院的通过。

5月29日,跟段祺瑞关系密切的倪嗣冲首先宣布安徽独立,随后河南、浙江、山东、山西、奉天等省纷纷宣布独立。在一片反对声中,李经羲吓得躲在天津租界不敢进京就职。在黎元洪的一再催促下,李经羲提出必得有张勋进京保驾,才能就职。迫不得已,黎元洪接受张勋进京调停的建议,并被迫于6月12日解散国会。6月14日李经羲在张勋陪同下乘专车到达北京。6月22日才通电正式就任国务总理一职,同时兼任财政总长。

然而张勋的意图在扶持清室复辟。7月1日,张勋等人在养心殿叩见清逊帝溥仪,演出了一场复辟的闹剧。身为国务总理的李经羲,在张勋复辟的闹剧中未曾表示反对,也未捞到任何好处。在7月2日化装成运煤工人,从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东头的“水门”逃出,乘上火车直奔上海,被世人称为“五日京兆”。李经羲国务总理任期在理论上从1917年5月28日国会通过到7月2日止是35天,实际在任不到10天。

曾孙李道豫曾任中国驻美国大使

历经张勋复辟的挫折之后,李经羲回到上海,淡出政坛。位于上海威海路重庆北路路口的储能中学,过去曾是一处大花园豪宅。李经羲最后的15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所幸的是,李经羲的后人却都没有辜负李氏家族的门楣。据作家宋路霞《上海望族》记载,李经羲有两个儿子,李国松与李国筠。大儿子李国松似乎是继承了老太爷的“忠君”传统,一生不做民国的官,只在家闭门读书、课子、研究古物,家产也全交由管家料理。对其父赴京任职民国亦大不以为然:你是清朝的封疆大吏,怎能随俗去食“周粟”?1948年率家小回到上海。此时老房子已卖掉,家道中落,全靠出售文物藏品以解窘境。

李经羲的二儿子李国筠,似乎继承了老太爷的“革命细胞”,曾南下广州,出任了广东巡按使和广西巡按使以及参政院参政、大总统府顾问、大总统府秘书等职,在位清廉勤政。别人都视巡按使为肥缺,而李国筠任职期满返上海时,却两袖清风,拿得出手的只有当地士绅送他的300盆兰花。最值得一提的是,李经羲的曾孙李道豫,后来成为中国驻美国大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