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為什麼為多爾袞、多鐸平反,而不為阿濟格平反呢?

艾登堡1

向敬之

擅權獨專不為過,但謀逆篡位是大事。這是清高宗於乾隆四十三年為多爾袞多鐸兄弟平反,而對他們的胞兄阿濟格維持原判的基本原則。

多爾袞攝政期間,不但功高震主,而且勢重逼主。然其始終沒有對少不更事的順治帝欲取而代之。乾隆帝后來為他蒙冤抱不平,給予了一個較為公正的評價:“睿親王多爾袞攝政有年,威福自專”,“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疆陲。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奉世祖車駕入都,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清史稿·多爾袞傳》)

對於早逝而受多爾袞被順治清算牽連,降為郡王的多鐸,乾隆帝稱其“開國諸王,戰功之最”,詔令配享太廟。

而對於阿濟格,清高宗在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十四日說:“英親王阿濟格秉心不純,往追流賊,謊報已死。又擅至沿邊索馬,且向巡撫囑託公事,過跡昭著。雖前此亦有微功,究不足以低其罪,黜爵實由自取。”(《清高宗實錄》卷一〇四八)

乾隆所說阿濟格謊報李自成死亡、脅迫地方官攫馬等事,並非清廷皇帝一以貫之嚴懲阿濟格世系的真實原因。

阿濟格的問題,主要出在多爾袞死後,欲行陰謀篡位之事。

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病逝,阿濟格立即派出三百騎兵,奔赴京城,很有搶班奪權之嫌,最起碼有再造一個攝政王的可能。卻被多爾袞心腹、大學士剛林窺知其意,提前趕至京城,關閉九門,做了佈防,將後來的阿濟格三百騎兵盡數誅殺。阿濟格隨多爾袞柩車至京途中,便已被濟爾哈朗派出的人員監控以來。順治帝出迎柩車,而阿濟格不解佩刀,便被擒獲。最後給他議罪多款,削爵,幽禁,抄家,全家開除宗籍,不久將阿濟格處死。

倘阿濟格篡位成功,那麼也就沒有乾隆的繼承皇位了。雖然乾隆在四十三年恢復了阿濟格後裔宗籍身份,並命其後以奉恩將軍世襲,但對阿濟格並沒有給予實質性的平反。


以禮觀書

愛新覺羅·阿濟格(1605—1651),為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與多爾袞,多鐸同為大妃阿巴亥所生。

1626年,努爾哈赤死,皇太極為了爭奪汗位,逼迫阿巴亥殉葬,這使得皇太極與掌握兩白旗的三兄弟結下了一定的仇恨,但是更重要的是,三兄弟認為皇位應該屬於他們三人其中之一,皇太極只是靠詐力取得,這為以後的很多事都埋下了伏筆。


1643年,皇太極病逝,死前並沒有留下遺囑,在八旗互相制衡的情況下,擁有很大實力的兩白旗多爾袞和兩黃旗豪格都未能奪得帝位,而是最終由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獲得,這種事實再次刺激了阿濟格。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滅亡。多爾袞抓住機會,聯合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擊破李自成,從而問鼎中原。在掃蕩群雄的過程中,多爾袞居功至偉,阿濟格和多鐸也出了很大力。

1650年冬,多爾袞因狩獵墜馬病重,死前曾招阿濟格面授機宜,兩個人談了什麼很難知道了,但是多爾袞死後,阿濟格就開始調兵遣將,並且自己親自扶棺進京,準備武力奪位。

然而勇氣可嘉,但缺乏頭腦的阿濟格很快被早有準備的清廷拿下,幽禁在監牢。到了監獄的阿濟格並不反省,還一味叫囂,最終惹怒了福臨皇帝和眾王公,大家一致意見將其處死。

面對這段過往,乾隆帝是看的最明白的,多爾袞這個人雖然也很跋扈 ,但接受八旗制約,而且清朝能入主中原,主要是多爾袞的功勞,所以力主為多爾袞平反,多鐸跟隨清軍入關,參加了很多戰役,也有功勞,而且沒有謀逆之心,多爾袞死前,多鐸已經故去,故而也給多鐸平反。



但是阿濟格這個人做人就太糟糕了,應該說他是那種特別任性,想怎麼幹就怎麼幹的人,為人一點也不成熟,早年在皇太極時期,就沒少被皇太極抓住小辮子狠整,這次多爾袞去世,他不知道收斂鋒芒,還明擺著要謀逆,不僅語言叫囂,而且還武力篡奪,雖說他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大家也由不得他這麼胡鬧,所以他的下場應該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只是乾隆看在他還算有些戰功的面上,也沒算完全不給他平反,只是力度不如他那兩個弟弟,僅僅設立了一個將軍位,讓他的後代世襲罔替的繼承下去,算是一個交待了。從以上事情看,乾隆做的算是公允了。


史書上冬眠的蛇

首先明確一點,乾隆皇帝因何要給多爾袞三兄弟平反?原因無非兩個,其一三兄弟在清朝的建立立下不世功勳,其二乾隆皇帝這一系的皇位之位是多爾袞爭取來的!


努爾哈赤十幾個兒子,其中多爾袞,多鐸,阿濟格是親親的一奶同胞,親兄弟!代善失勢,為了預防多爾袞母親阿巴亥暗地掌權,四大貝勒將多爾袞的皇位攪黃,立皇太極位皇帝。

到皇太極去世的時候,多爾袞三兄弟勢力最大。當時朝廷分兩派,一派支持多爾袞,一派支持皇太極兒子豪格。豪格勢力雖大,但顯然不是多爾袞對手,可以說多爾袞的皇帝職之位是手到擒來。當時正好明朝滅亡,李自成,張獻忠,南明和滿清四方爭雄,為了不內鬥,消耗滿清國力,多爾袞妥協退出皇位爭奪轉而擁立皇太極另一個兒子福臨繼位,這就是順治皇帝!

多爾袞三兄弟南征北戰剿滅李自成張獻忠南明,清朝最終一統天夏。也就是說清朝的統一天下是多爾袞以自己失去皇位為代價換來的。若不是多爾袞立福臨為皇帝,皇帝的世系只會出外多爾袞一脈或者豪格一脈,和乾隆不會有一毛錢關係,這就是乾隆為多爾袞平反的原因。

至於為何乾隆皇帝不給阿濟格平反,史書記載是阿濟格謊報軍情,實則這是一個藉口,真正的原因和阿濟格造反有關係。福臨當了皇帝,多爾袞雖然為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權傾朝野,但是一直沒有篡位的舉動,雖是權臣,但也是忠臣。阿濟格則相反,在多爾袞死後,要皇帝封他為攝政王,順治不同意,直接發兵圍城,造反兵變,這種行為在性質上就是叛逆,是奸臣,而且是要奪皇權。乾隆時期,天下太平,忠君思想最重要,乾隆皇帝為此還編撰了《貳臣傳》,為了告誡臣工忠君,所以乾隆皇帝肯定不會為阿濟格其平反。


睜眼看西安

從乾隆對這三人的處置結果就可以看出,乾隆心中的準則是:擅權獨專沒啥事兒,但你若想篡奪皇位那就只能永不翻身。

多爾袞,我們都瞭解,雖說多爾袞這人獨斷專權,不怎麼將福臨放在眼裡,但這就是他的性格,而且雖說他這樣,可他從始至終都沒有想要推翻福臨,自己當家做主。以至於《清史稿多爾袞傳》裡如此描述:睿親王多爾袞攝政有年,威福自專,但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疆錘,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奉世祖車駕入都,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由此可見,多爾袞對大清入住中原,付出了不可抹滅的作用。



多鐸亦是如此,乾隆稱其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如此高的評價,可見多鐸在乾隆心目中佔有很高的位置。

而對於阿濟格,《清高宗實錄》裡則是這麼說的:英親王阿濟格秉心不純,往追流賊,謊報已死,又擅至沿邊索馬,且向巡撫囑託公事,過跡昭著,雖前此亦有微功,究不足以低其罪,黜爵實由自取。官方說的是阿濟格謊報李自成已死,可實際這是官話,私底下真正的原因則是因為阿濟格對皇位產生窺竊。

順治七年時,多爾袞病逝,但當時阿濟格卻率領三百騎兵奔赴京城,如此大動作有很大的篡奪之嫌疑,還好這一切都被當時的大學士剛林給發現了,於是提前關閉九門,做了防禦措施,將阿濟格的三百騎兵一網打盡。再加上阿濟格再護送多爾袞靈柩進京時,面對順治帝迎接時,沒有解兵相見,惹怒了順治帝,於是便下旨對阿濟格進行削爵,幽禁,抄家,全家開除宗籍,沒多久,阿濟格也就被處死了。




由此可見,相比較於多爾袞的獨自專權,阿濟格做的就非常出格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突破了乾隆平反的底線,這也是乾隆為啥不給阿濟格平反的原因。畢竟,阿濟格犯的乃是歷代皇帝心中的大忌。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寒舍閱獨

這就是帝王心術。

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三人實為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所生。而多爾袞是排行老二,阿濟格是老大。多鐸是最小的。



當年大妃阿巴亥被逼殉葬努爾哈赤的時候,阿濟格已然成年,時年22歲。多爾袞是15歲,多鐸才13歲。

對於阿濟格來講,母親的被逼殉葬與多爾袞大汗位置的失去是連在一起的。畢竟當年努爾哈赤是準備把大汗位置傳給多爾袞的。繼而在皇太極死後,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競爭汗位,也是差一點點就勝利的。

這一切都給阿濟格帶來了深深的刺激——原來最高權力離自己這麼近。

因此,在多爾袞以攝政王身份死去之後。阿濟格試圖再次擾動已經初步穩定的滿清,讓自己更進一步,成為新汗,或者是皇帝。他在順治七年的年末,自己兄弟多爾袞死去後,決定派親信入京靠武力爭奪皇位。然而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他失敗了。最終落得一個圈禁處死的下場。



而帶兵爭奪皇權,這也是乾隆皇帝不給他平反的原因。要知道多爾袞雖然也曾爭權奪利,但是總體上是以勢壓人,在大家坐在一起的情況下,尊重議政會議的決定。因此,即使多爾袞都被平反了,阿濟格也沒有被平反。因為他超出了鬥爭的底線。


王斌兔斯基

多爾袞三胞兄弟是清初特別是入主中原時開拓奠基之人,沒有他們三兄弟清初入主中原是個問號,這話是一點都不為過的。在這裡我就不再羅列他們的豐功偉績了,只談乾隆皇帝為什麼為多爾袞兄弟平反的一點理由。清朝到了乾隆時期,已經是天下太平了。乾隆皇帝為鞏固自已的統治,標榜自己是一個聖賢明君的政治目的而為多爾袞,多鐸平反的。任何一個想長治久安的帝王,在他執政時期都要為臣工百姓樹立一些忠君愛國的人物要臣民們學習。象三國時期的關羽從明朝時的帝王就加封起,到清朝的許多帝王還在繼續加褒。多爾袞和多鐸是當朝開國元勳,多爾袞更是功高蓋世,大權在握,逢幼主而不篡位。這是一個現存的好典型,乾隆皇帝肯定要給他們平反昭雪,這樣做既為臣民樹立了忠臣愛國的榜樣,還為乾隆皇帝自已留下幹古聖賢明君的好口碑。連明朝建文帝乾隆皇帝都給扶正翻案了,建文帝在朱棣後至乾隆前,歷史一直沒有年號,是掛在洪武年號上。乾隆皇帝不僅樹立好典型,壞典型.也要拉出來亮相,這就是乾隆年間編寫的《貳臣傳》,這部書把清初明朝的文武降臣如洪承疇,吳三桂等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要說這些人還清朝的開國功臣。乾隆皇帝為自己的統治需要不惜把他們拋棄,做為反面典型。至於那個阿濟格在多爾袞在世時就不聽話,要封叔王,多爾袞死後要做攝政王,這樣的人要給他平反乾隆不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已的頭嗎?


史事顯微鏡

很簡單,乾隆為多爾袞平凡是為了什麼?為了維護滿洲統治階級內部的團結。


說實話,多爾袞不管怎樣,人家是真有功勞的。可以說,沒有多爾袞,就沒有後來的清軍入關,也就沒有他們這些後世子孫的花花江山。而多澤同樣如此,不管怎麼說,人家是打下了南京城,消滅南明小朝廷的萬軍統帥。


但是,這種維護團結是有限度的,底線就是不能損害了自身的利益。如果把當年他的曾祖父欽定的案子完全推翻了,反而會引發反噬:


完全推翻的話,會不會被說成背棄祖宗?


完全推翻的話,既然當年你祖宗錯了,那現在你是否還有資格坐在那張椅子上?


所以,出於維護團結的目的,一定要翻案,但是出於維護自己統治的目的,不能全翻案。


於是,多爾袞和多則是幸運的,而阿濟格是不幸的。


星城搞機娃

中國的政治家做任何事,不要以為真為了啥!是因為當時的環境,他借事打事!乾隆編貳臣傳一樣。時代不同了。清初是啥,希望你投降。乾隆時代,還希望你投降給別人?所以!平反,是因為當時的政治環境。多爾袞是打下天下的最大功臣!當時治他,因為順治借治他收權!為他平反,因為乾隆告訴你們,為大清奮鬥,是有好果子的。如同,冤案劉少奇。之後為他平反一樣。借個由頭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