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寧波富商,靠著一張嘴走紅,最後卻被悽慘砍死

寧波富商虞洽卿是昔日上海灘的大亨,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不過,虞洽卿是如何出名的,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簡單說,虞洽卿最大的本事還不是經商掙大錢,而是調解中外糾紛。因此,當時他也有另一個綽號,叫“海上老孃舅”。

早在1904年的“周生友事件”中,虞洽卿就開始扮演在滬寧波人與外人交涉的主角。

當時,俄國水兵亞其夫與黃包車伕因車資發生爭執,路過看熱鬧的旅滬寧波人周生友被亞其夫用斧頭砍中,結果不治身亡。

事後,上海掀起排俄風潮並引發外交爭端,寧波同鄉團體也被捲入其中。

他是寧波富商,靠著一張嘴走紅,最後卻被悽慘砍死

在這一事件中,虞洽卿與朱褒三等人一同出面,並在外國當局、清廷官方及本鄉人中間充當調人的角色,而其地位也得到了中外官場的認同並令事件得以平息。

次年,某粵人官眷黎黃氏自原籍四川乘長江輪船途經上海。

當時廣東人的習俗,婢女越多就越顯得主人家世顯赫,而這個黎黃氏一下帶了十多個婢女招搖過市,巡捕房偵探懷疑她是在販賣人口,於是將其扣押,並押送到會審公堂審問。

當天承審的副會審官金鞏伯瞭解粵人蓄婢風俗,審問後判令將黎黃氏暫寄女押所再作調查。陪審官、英副領事德為門卻懷疑金鞏伯包庇,非要將黎黃氏送女牢囚禁。

兩人由此發生爭執,甚至在庭上大打出手。這時,英籍捕頭也跑過來一起毆打金鞏伯,結果引起旁聽席上中國人的公憤,後者群起衛護金鞏伯並憤而追打捕頭。

事件發生後,不但全滬騷動,而且還引發了民眾圍打巡捕的風潮,秩序空前混亂。而在這時,英租界當局竟下令拘捕市民,一時被捕者達五六百人。

他是寧波富商,靠著一張嘴走紅,最後卻被悽慘砍死

後派右二虞洽卿

由於當時清廷五大臣出洋考察要途經上海,上海道臺袁樹勳急忙選定朱葆三、周金箴、施子英、虞洽卿四人為代表前往工部局調停。

然而,調停數次仍無結果,其他大佬感到灰心喪氣,最後只剩虞洽卿一人依舊極力奔走。

事後,英租界當局最終退讓,滋事的主審官和捕頭被撤職懲戒並公開致歉,黎黃氏及所有關押華人均被釋放。

條件商定後,由上海道臺袁樹勳、會審公堂正會審官關炯之及商界代表虞洽卿三人親自前往南京路勸令各商店開市,場面甚是壯觀。

事件完結後,長期被欺壓的中國人在租界內感到揚眉吐氣,虞洽卿也在上海灘聲望漸隆,幾近婦孺皆知。

“黎黃氏事件”中,由於巡捕罷崗,由各國洋行外籍職員組成的“萬國商團”代為維持租界治安。

虞洽卿等人認為,萬國商團應當有中國人的參與,於是與華比銀行買辦胡寄梅、花旗銀行買辦袁恆之等發起組織了華商體操會,後成為萬國商團中的“中華隊”。

他是寧波富商,靠著一張嘴走紅,最後卻被悽慘砍死

1906年,虞洽卿在赴日考察商務後,其先後發起成立四明銀行及寧紹商輪公司。

1907年,剛滿四十歲的虞洽卿當選為上海商會議董,其所得票數排名第五,僅次於李雲書、朱褒三等商界老宿。

1909年,虞洽卿向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端方建議舉辦“南洋勸業會”,陳列全國各省的土特產、工業、手工業製品,“以資提倡實業,聯絡觀摩”。

這一提議得到端方的贊同並親任會長,虞洽卿任副會長。次年四月,南洋勸業會在南京鼓樓開幕,會期三個月,觀眾達20多萬人次。

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虞洽卿也從普通的上海商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政商界人所皆知的紅人。而這,也為他之後走向更高的平臺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