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才,评点文章无数,却被《西厢记》里的一句话勾走了魂

一代奇才金圣叹,因其超世的才华和不羁的幽默为大家所熟知,很多人都称他是古代的段子手。他行刑前的遗言“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广为流传。

然而,大家不要忘了,他的专长的文学评论,而非写段子。如果我们提起一个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文学评论家,只记住了几个段子,就算是金圣叹,也要哭笑不得了。

最近在读《金圣叹评传》,会陆续把他的故事分享出来,以求尽可能地还原一个真实的金圣叹。

千古奇才,评点文章无数,却被《西厢记》里的一句话勾走了魂

金圣叹画像

《西厢记》是大家熟知的一段爱情故事。张生对崔莺莺暗生情愫,为了搭讪,厚着脸皮住进了普救寺。

夜里在花园隔墙偷看莺莺烧香祈福,就想效仿司马相如,用自己的文采征服莺莺。于是,高声吟唱: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是不是比“小姐姐,小姐姐,我送你个东西要不要”,更拉风一些?

莺莺也是明白人,于是回诗一首:

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你寂寞,我也寂寞。这位公子出口成章,一定是读书人吧!

(“长叹人”一说,出自张可久的《卖花声》,“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千古奇才,评点文章无数,却被《西厢记》里的一句话勾走了魂

金圣叹书法

张生见有了回应,心下自然高兴万分。想进一步行动,莺莺和红娘却回了屋里。于是王实甫写了一段内心独白:

恰寻归路,伫立空庭,竹梢风摆,斗柄云横。

呀!今夜凄凉有四星,他不瞅人待怎生!

虽然是眼角儿传情,咱两个口不言心自省。

大意是说,张生觉得自己和莺莺有戏,虽然嘴上都不说,但是心里都明白。

千古奇才,评点文章无数,却被《西厢记》里的一句话勾走了魂

西厢记

对于这段花园初会,金圣叹评点到:

见“他不瞅人待怎生”之七字,悄然废书而卧者三四日。此真活人于此可死,死人于此可活,悟人于此又迷,迷人于此又悟者也。

不知此日圣叹是死,是活,是迷,是悟。总之,悄然一卧,至三四日,不茶不饭,不言不语,如石沉海,如火灭尽者。皆此七字勾魂摄魄之气力也。

这是他幼年初读《西厢》时的感受。那时的金圣叹,十二三岁,没有任何的情感经历,却被这七个字勾魂摄魄,就如禅宗顿悟一般,三天茶饭不思,不知是生是死。

“他不瞅人待怎生”这句话的意思,也不复杂,就是他不看人想要怎么样。就这么一句寻常语,金圣叹却读出了更深高的意味。

也许,这就是曹雪芹所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金圣叹恰恰是王实甫的知音。

千古奇才,评点文章无数,却被《西厢记》里的一句话勾走了魂

伯牙、子期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这是金圣叹的一生。他敢于打破前人的观点,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中,提出“六才子书”,足见魄力。这一点,从他点评下面这首名为《打枣杆》的民歌中,可窥一斑:

送情人,自送到丹阳路,你也哭,我也哭,赶脚的也来哭。赶脚的你哭是何故?

去的不肯去,哭的只管哭,你两下里调情也,我的驴儿受了苦。

金圣叹称它是“天地间至文也”。

千古奇才,评点文章无数,却被《西厢记》里的一句话勾走了魂

可惜此处非驴

不知道,你能否欣赏金圣叹的“迷”和“赞”。这七个字和这首民歌,你能读懂金圣叹的深意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