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间工业增加值增长了近400倍,解码合肥“现象级”崛起……

跳动的数据中可见一斑:1991、2006、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00亿、1000亿和万亿元。40年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了近400倍。

焦距拉近到过去10年,合肥经济总量先后赶超太原、南昌、昆明等省会城市,从中下游跃入“十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近年来,合肥以“工业立市”战略为引领,跑出了合肥工业的“加速度”,搅动了省会城市工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大时代跳动的脉搏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大时代跳动的脉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吹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号角。彼时,合肥的工业总产值尚只有“10亿元”量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合肥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扩权让利和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84年,合肥被确定为全省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2家企业试行股份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通过改革,一批中小企业如合肥冰箱厂、洗衣机厂、安徽轮胎厂等开始脱颖而出。

此时,决策者们发现,合肥的发展距离兄弟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于是,轰轰烈烈的“学上海、学沿海、学先进”活动开始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重点产品纷纷引进上海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1985年,合肥提出了“东延西扩、南靠北联”的方针,靠拢有实力的地区和企业,依靠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这一方针为合肥工业奋进打下基石。

而后,合肥又将目光投向更远——寻找“外援”来提高技术水平。这期间,合肥洗衣机厂引进日本三洋生产线,电冰箱厂引进意大利技术生产美菱—阿里斯顿双门冰箱,日用化工厂形成了1亿支牙膏的生产能力,卷烟厂形成了40万箱生产能力。

到了90年代,合肥工业开始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推进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也正是在此期间,合肥先后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站综合试验区,成为工业的主战场。合肥工业从老城区向新区转移,形成了向东、向西和向西南的扇叶状拓展,为新兴业态和产城融合开启了大门。合肥对外开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外商投资的企业仍然以工业为主,并向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扩展。一批耳熟能详的国际大公司、大集团落户合肥,瑞士ABB、日本日立建机和三洋电机、英国联合利华、美国太古可乐等。

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

2005年注定要在合肥工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2005年7月,市委作出了实施“工业立市”的重大决策,审议通过了《合肥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自此合肥工业发展,掀开波澜壮阔的新篇章。2006年为了贯彻落实行动纲要,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并设立“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2006年,合肥工业实现产值1098.5亿元,用15年的时间实现了产值从百亿元向千亿元的跨越。

笃定“工业立市”战略,合肥工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合肥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扩大内需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战略,工业跨越赶超步伐加快。特别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工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1年起,合肥每年上一个千亿台阶,并于2016年进入“万亿俱乐部”。

一批重量级企业破茧而出,成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最强大的支持。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合肥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由312个增至1073个,超10亿元的企业由35个增至131个,超50亿元的企业由5个增至30个,超百亿元的企业由1个增至11个。特别是2014年联宝(合肥)电子产值突破400亿元,成为合肥市首家年产值突破400亿元的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目前,全市存量企业中有70%是通过招商引资引来的,提供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固定资产投资的60%、地方税收增量的50%。合肥已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平板显示之都”、“中国家电产业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中国光伏第一城”、“中国声谷”、“中国IC之都”。

写出转型发展大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合肥市工业总产值一年上一个千亿台阶,年均增长11.4%。

2016年,全市工业总量位列全国省会第9,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迈上“万亿”台阶,全部工业占GDP比重达40.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2%。2017年更成为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就是对合肥多年来实施制造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检验和肯定。这一年,合肥全部工业占GDP比重达40.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3%。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增速居中部省会城市第2位。

京东方6代线、8.5代线和10.5代线、联宝电子、晶合12吋晶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落户投产。实施加快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以智能化改造等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全市技改投资1372.1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量的58.2%。

装备制造、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4个产业产值相继突破千亿,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在全国确立先发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3%。2017年,总量占全市64%,比2012年提高6.5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1%;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三成,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9%。

企业发展彰显新活力,2017年,全市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56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137户;骨干企业对全市工业发展支撑作用突出,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16.1%。科大讯飞获批建设首批智能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打造“BAT+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国家队,加速推进“中国声谷”建设。全年共有12类、90个企业(项目、产品)入选国家各类先进制造试点示范。

如今的合肥,已成为一座新兴的综合性加工制造业城市,产业门类齐全,产业特色明显,拥有机械、电子、化工、轻纺、食品、建材、医药等37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宗工业产品,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特别是去年4月17日,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合肥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是对合肥多年来实施制造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检验和肯定。

制造业扶持政策全国领先

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合肥市围绕新型工业化、民营经济、小微双创、产业升级、光伏语音、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等方面,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完整的工业发展政策体系,成为合肥市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2006年,合肥市制定实施了《优先加快工业发展的行动纲要》,推出了支持工业发展的“1号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2014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合肥市对原有的产业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出台了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向全省乃至全国释放了引领示范的“灯塔效应”。市政府每年设立9亿元左右工业专项资金,采取产业基金、“借转补”、财政金融产品、事后奖补等多种投入方式,突出对大项目、技术改造、小微企业融资、技术创新、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电子软件、基地平台建设等重点领域扶持。

据初步统计,2006年以来,市财政累计兑现工业企业“真金白银”(不含转移支付)超100亿元,为工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合肥市还在全国率先立法,颁布民营经济发展条例。特别是2015年,市政府出台“帮扶十条”,在融资、用地、用工、减负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加快发展。设立4亿元中小企业“转贷基金”,发行小微企业“大湖名城”、“初创贷”、“初创担”等金融产品,提高风险容忍度,营造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推动国家“双创示范城市”建设,3年示范期内,中央财政每年给予3亿元的奖励资金,合肥市各级财政配套11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500多亿元,全方位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打造创业福地、创新高地。

对一些新兴产业,单独出台专项政策。如光伏产业,设立4000万元专项资金;智能语音产业,市区两级财政首期出资8亿元设立语音产业基金,采取直投方式重点支持基础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核心项目,设立不少于6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国声谷”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集成电路产业,参与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二期组建,加大对设计、模组等环节的投资。对新落户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建设,给予研发投入20%补助、固定资产投资12%补助。

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分别用于支持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目前,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已参股衍生出28支子基金,规模达480多亿元。天使投资基金风险容忍度提高到30%,并鼓励引导基金管理团队或项目团队按比例跟投。特别是设立制造2025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节能与新能源、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