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这两篇课文,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

今天想分享我一直以来的一个阅读体会。

我初中语文课本用的是人教版,那时候看一篇文章都觉得很长,语文书在初中学生的心中又大又厚。

老师上课讲的非常机械,作家背景介绍、字词、文章分段、主题思想,基本上一篇文章就过去了。

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被两篇文章给打动了,一篇是《爸爸的花儿落了》。

初中的这两篇课文,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

01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林海音的小说,选自《城南旧事》,小说的背景是1923年到1929年间的北平。《城南旧事》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京味气氛,它所描述的北京城乡习俗、杂粮面食制作、民间谚语传说、土语方言以及胡同街坊里的趣闻轶事,都活现了一个老北京的面貌。《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城南旧事》的最后一章。

新建的大礼堂里,坐满了人;我们毕业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 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 的被选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

“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

“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我知道,爸爸。”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很使我不舒服,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

当当当,钟声响了,毕业典礼就要开始。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 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夹竹桃今年爸爸都没有给上麻渣,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急得吐血了,到了五月节,石榴花没有开得那么红, 那么大。如果秋天来了,爸还要买那样多的菊花,摆满在我们的院子里、廊檐下、客厅的花架上吗?

爸是多么喜欢花。

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 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陈家的伯伯对爸爸说:“老林,你这样喜欢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 堆女儿!”我有四个妹妹,只有两个弟弟。我才12岁……

我为什么总想到这些呢?韩主任已经上台了。他很正经地说:“各位同学都毕业了,就要离开上了六年的小学到中学去读书,做了中学生就不是小孩子了,当你们回到小学来看老师的时候,我一定高兴看你们都长高了,长大了……”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上了大学,再读一遍《城南旧事》,读到结尾,才体会出这篇文章的味道,再看一遍还是会被感动。

小孩子对成长的想像却是喜忧参半的:“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长大是一种勇气和承担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是一种责任能力的验证。同时,长大也意味着再也不能以孩子的眼光单纯地感知和描述周围的世界,是一种权利的丧夫和被剥夺。

在经过不无忧伤的思考后,小英子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蜕变,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以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面对父亲病危的消息。从此以后,小英子将要应对生活中出现的任何变故。(在现实世界里,13岁丧父的林海音跟着年轻的寡母,照顾着年幼的弟、妹,在远离故乡的北京度着艰辛的岁月。)

与“花儿”有关的字句在这篇文章里反复出现,井不是偶然的,它不仅仅指爸爸有种花的爱好。文章中一再提及的夹竹桃、玉簪花、石榴、茉莉、蒲公英等,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的春天,这一方面代表了生命的可能,另一方面又象征着人生的初始阶段,这样一来,“花儿”便成了一种时间的标志,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像花开自有花落一样,“落花”是一个音别,是生命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时刻,因此它契合了本文的两大主题──爸爸的生命和英子的童年的终结。在整体上它也回应了《城南旧事》前四个故事的结局:故事的主人公都以不同的方式离“我”而去。

对生命来说,死亡是不可重复的;但对重年来说,告别却是另一个不同的开始,虽然它并不必然指向一个光明快乐的未来,却总是值得每个人去尝试的;就此而言,“落花”的意象稍稍冲淡了父亲的死亡可能有的悲痛意味,没有将作品仅仅处理成“痛夫”的主题,这样,课文结尾的两句话才显得感伤。怅悯但绝不绝望: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己不再是小孩子。

童年的结束也许并不像《爸爸的花儿落了》这样总以某个重大事件为标志,很多时候它可能是在你不曾注意到春天的花开。秋天的叶落时悄悄远去,令人在成年后的回味中低回不己。

初中的这两篇课文,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

02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另一篇很打动我的文章是:《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女作家宗璞的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此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家庭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那不堪的十年动乱,把眼前的美好与过去的黑暗联系到一起,你就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正如作者所言,那是一种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对往昔被毁坏的幸福生活的追忆。可以说,当作者细致地观察这素朴的紫藤萝时,当作者一笔一笔勾画着这紫藤萝的神态时,在她心中一定翻涌回荡着一曲深沉的歌。因为,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会在璀璨的生活面前目眩神摇,只有遭受过苦痛的人,才会如此珍视这生活的浪花。因此,尽管在这幅精致的图画之中,作者没有大力张扬、肆意宣泄感情的心曲,但是,当人们观察着《紫藤萝瀑布》的每一个细部时,必然会体味到作者倾注其间的一种深沉而欢乐的旋律自天而降,弥漫于《紫藤萝瀑布》的整个框架之中。

文章最后点明了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原来那使紫藤萝花如此美丽与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啊!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再次盛开,你也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不是吗?

初中的这两篇课文,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

03

很多年后我们再回头看,

那这样一股美好而动人的生命力量,

会在我们心中再次浮现。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这两篇文章好,以及为什么它们能影响我们一生。

她们的共同点都在于:林海音和宗璞都尝试去触碰人世间的真、善、美,去发掘生命的无限和个体的完善,这是人生在世上最重要的东西,无论在哪个时代也不会改变。

也许你会发现她们的经历都有相似处,遭受最爱的人离去的痛苦,生活中的欺骗与打压……但,换一个人来,真的就能如她们一样写出这么美好、蕴藉丰富的文章吗?

肯定不是的。能写出这种文章的人,需要有一颗对亲近生命、留心生活中每一点滴幸福瞬间的童心,需要有对爱与美的追求,需要能把悲痛消化化为更巨大的能量,在文字中才能展现出来。能读懂这种文章的人,需要对生活有丰富的经历,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对他人苦痛感同身受,需要不被世俗的尘嚣污染。

我很庆幸,在初中课本上有这样两篇文章,他们不关注所有的大道理:团结、公平、正义,他们也不教导你好好读书、孝顺父母,他们是人性最美好的流露,是作家一辈子只能写一次的文章,他们会从你读到的那一刻起就给你种下一颗种子,当时不懂,没关系。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很多年后我们再回头看,那时可能遇到了与作者同样的苦楚,或者人生中也有一些事无法跨过,那这样一股美好而动人的生命力量,会在我们心中再次浮现,他是一个作家留给我们精神的宝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