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古城镇的商业有久远的历史。据《古城镇志》记载,康熙年间《重修泰岳帝庙记》中有:“……辚辚而络绎者,羁旅过也;阗阗而声闻者,市人语也……”清代,随着晋商崛起,位于山西西南部的平阳、绛州、太平等地,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性质的商业资本集团,号称“平阳帮”、“绛太帮”,出现了平阳府亢家、太平四大家族等商业巨头。在这种环境下,古城的商业在清末民初也达到了鼎盛时期。民国时期,古城的商业更趋繁华,担负了大约全县一半的税收。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古城北大街街景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北大街两侧留存的店面房,见证了一段商业发展史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从此下一个大坡,叫做界儿里,亦属于古城,过了这里就是襄陵县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界儿里坡下的铺面,已经破烂不堪

古城旧时商号很多。从一些碑记记载和账簿中看到,清代商号有55家之多,还记载了外地在古城的商号有北京29家,山东东昌府20家。与外地商号的密切往来,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商品流通。民国三年,天泰成账目中列举商号23家;二十年,古城一块叫做“商战鸿图”的碑刻上记载了商号38家;廿二年,文茂源账目中列举商号27家;廿八年日军侵占古城前夕有商号71家。在古城投资的除了南县(当地人对运城地区人的称呼)的一些资本家外,最为著名的当属平阳府的亢家和太平南高的刘家等大财主。

刘家于道光16年投资建设的古城“川心店”,店面百八十间,前后两个大门,前门进后门出,货物川流不息,类似于现在的商品批发市场,位于最为繁华的南北大街东侧,西山的乡宁、吉县、蒲县、大宁及隰县,本县及襄陵等多从这里进货,一直维持到抗战前夕,达100余年,解放后又作为古城镇政府的所在地。遗憾的是,这么一个少见的清代商业实体,在前十几年前拆毁无余。刘家还在古城设立了世昌当当铺,资金亦相当雄厚。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南高刘家在古城开设的“川心店”(已拆毁)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川心店门额

古城商业会馆,则是商人在光绪年间建造的办公场地,既是商界开会的办公场所,也是外商住宿及交易中心,还是祈求财源茂盛的祭祀场所。会馆占地2400平米,祭祀武财神关羽、文财神赵公明及火神爷。从照片上来看,当时已经被一家叫做“梁段骨科”的所占据,去的时候,发现已经拆毁,时间是2008年,遗址上建造了一座崭新的卫生所,依然挂着“梁段骨科”的牌子,对面的大门影壁还镶嵌在一家钱铺的墙壁上,只是它的主人已经轰然倒下。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古城会馆(已拆毁)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会馆内大殿(已拆毁)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会馆戏台(已拆毁)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这座民居,曾做过钱铺,建造会馆时候,借用其墙壁建造影壁一面。如今幸存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钱铺的花墙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会馆遗址上建造的新房,上写:古城会馆梁段骨科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从新建的卫生所大门看对面的照壁,想象着没有拆除前的场景

建设于唐贞观年间的泰岳帝庙,俗称花庙,是古城棉花、布行、估衣行逢会祭祀的场所,场面巨大,神仙众多,庙宇拆除的比较早,目前只遗留下了一对清嘉庆年间的铁旗杆,还有一座关夫子牌楼。铁旗杆和牌楼被转移到了东街,竖立在了一个比较大的商场前,恰似当年的川心店。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商场内的关夫子牌楼,以前是泰岳帝庙内的东西,原庙亦不在此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正面书写:汉夫子,背面写:智仁勇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原花庙的铁旗杆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对联和关财神有关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嘉庆年间铸造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铁狮子已经埋入土中

古城的恒记药房,是由“敬信诚杂货铺”转行后专门经营中药材的,民25年改现名,东家为荣县闫景村的李大善人。如今字号还在,仿佛穿越回民国。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恒记药房

这些商业实物,原本是一个个古城商业繁荣的代表符号;如今,却黯然消失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东街商品楼边逼仄的角落,还有一家老宅子,门楼上写着“陶朱事业”四个大字,当是和商业有极大的关系,只是不知道具体的用途罢了,这成为为数不多的一件实物。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镇子角落里的民居,显得弱小不堪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陶朱事业,很有商业味道。建筑风格应该是民国

晋南襄汾县古城镇(下),远去的商业符号

院内的房屋则属清代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