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梨如何種植?皇冠梨種植技術?

聆聽久久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

皇冠梨有果形好,果肉豐厚,核小,早熟高產等優點廣受歡迎。皇冠是一種較普遍的種類,種植方式並不複雜,只要選好種苗、地塊,管理好就可以了。要想種好皇冠梨,主要從以下幾點做起就可以了。

選苗整地

應從正規有質量保證處,選擇優質嫁接苗木。苗木健壯,無病蟲害,損傷等現象。梨園應健在向陽,排灌方便,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地帶。於春季2-3月份適時定植。

定植前建議對苗木根部消毒處理,株行距在3X4米左右,可根據地塊空間掌握,密度不宜過大。並每隔5-6棵左右種植一棵授粉樹,可選酥梨、香梨穿插栽培,起到異花授粉提高座果率,和質量的效果。

綜合管理

梨樹要2-3年才可結果生產,所以從定植下梨樹起至掛果前,主要培養果樹健壯,修剪枝條,培育適合生產管理的樹勢為主。建議樹形以通透性好,互不遮擋、廕庇為佳。如:小樹冠多層次形的。

果樹在1米左右定幹,讓其促生側枝。並在春季和秋季追肥,推薦果樹專用肥或有機肥+速效肥,用量可視當年生長情況和土壤肥力。

前兩年梨樹苗弱,不建議結果,所以要及時把花果疏除,第三年可進行盛產。掛果前,可在田間間種其它糧食作物或蔬菜,一定要以低杆作物為主;禁止種植有共同病蟲害的高杆,蔓生,攀援的作物或蔬菜等。

春季開始要積極防治病蟲害,雜草。如:黑星病,鏽病,炭疽病,蚜蟲等。可用阿維菌素,苦參鹼,苯醚甲環唑,百菌清,甲基託布津等,提前或發病初期噴施防治。

雜草可用高效選擇性農藥噴施,或人工除草均可。

好以上簡單總結,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更多的內行朋友來討論,補充。謝謝


鄉土生活園藝

黃冠梨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



  黃冠梨是河北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所培育的優新品種,該品種果實大,果型端正,外觀漂亮,酸甜可口,香味濃郁,品質上乘,是優良的中熟品種。

1建園定植生產無公害梨果,園地要選擇生態環境好、空氣清新、水源清潔、土壤未受汙染、周圍無汙染源及土壤肥沃的地塊。選擇苗高在80釐米以上的大苗、壯苗、根系完整、無病蟲害的優質苗木。

栽植前的處理定植前對苗木根系必須進行修剪,斷根後要將傷口修剪光滑、垂直,以利傷口癒合,促長新根。

栽植時間苗木落葉後,10月下旬定植最佳,冬初(11月上中旬)次之,最遲定植時間為3月20日前。

栽植方法先按行距挖定植溝,在定植溝上挖長、寬、深各80釐米的定植坑,將挖出的新土混合腐熟的秸稈、圈肥等有機肥,回填坑內30~40釐米,然後放苗,填土灌水沉實,扶正定植苗。然後覆膜以保溫、保溼。如果在冬天栽植,定幹後樹體要裹上塑料布,一是為了防凍,二是為了防止第二年春季害蟲(如金龜子等)危害嫩芽。定植1周後,如發現枯死苗要及時補栽。

2整形修剪黃冠梨宜採用小冠疏層形。該樹形共有2層主枝,基層保留3~4個主枝,第二層留2~3個主枝或大型結果枝組,層間距1米左右,層間選留1~2個結果枝組(輔養枝),並將其角度拉平。上層主枝枝展為下層主枝枝展的1/3,樹高不超過3.5米。幼樹修剪以輕剪緩放為主,注意分清從屬關係,避免外圍枝頭過多、過大,保持均衡的樹勢和枝勢。同時要注意拉枝,主枝的角度60~70°為宜,其它枝條角度可大一些。拉枝最好分2次完成,第一次在8月份,拉開基角;第二次在第一次拉枝一年後進行,拉開主枝的腰角和梢角(由於黃冠梨宜抱頭生長,拉開基角後,腰角和梢角仍易變小)。同時,注意處理拉枝後萌生的旺長枝,通過拉、扭、拿、剪等方法,使枝條合理分佈。

3疏花疏果黃冠梨在授粉樹配置良好的條件下,自然坐果率高,因此,必須嚴格控制負載量。疏花在花蕾期進行,謝花後及時疏果。疏果可分2次進行,第一次10釐米留1果,第二次20釐米留1個果,葉果比不低於20∶1左右。

4果實套袋套袋在盛花後40~50天進行,河北辛集一般在5月10日左右較合適。袋通常選用內為黑木漿的雙層紙袋和內為無仿布+黑紙的三層袋。落花後至套袋前要細緻噴灑3遍高效、內吸、低殘留的殺蟲、殺菌劑。不要用乳油製劑。套袋距離最後一次噴藥時間不超過3天、梨果實萼窪處的藥液完全變幹後即可進行。

5肥水管理每年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千克以上,結合深翻土壤,秋季落葉前施入。施肥深度以50釐米為宜。在花前、花後及果實膨大期,根據土壤養分情況各追1次肥,同時追施適量的鐵、鋅、硼等微肥。另外,全年可在花後、果實膨大期和採果前進行葉面噴肥,噴肥種類可選用氨基酸肥、沼液、尿素、磷酸二氫鉀等。

果園內根據墒情適時澆水,重點在花前、花後、果實膨大期進行。如雨季雨後要注意及時排澇。

6病蟲害防治黃冠梨較抗黑星病,主要病害為褐斑病和輪紋病,主要蟲害有梨木蝨、黃粉蟲、康氏粉蚧、蝽象等,要做到“以防為主,綜合防治”,所用藥劑要符合無公害生產要求。

休眠期防治剪除病蟲枝,刮除樹幹上的粗皮、病斑、老翹皮等,清除園內的枯枝、落葉、僵果,深埋地下或集中燒燬。在主幹的病疤處塗抹5倍的果腐康藥液。冬剪後和萌芽前各噴1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

生長期防治落花70%時噴第一次藥,主要針對梨木蝨,以後,每間隔10天左右噴1次殺蟲殺菌劑。套袋前共噴3次藥,不讓病蟲入袋,套袋後主要針對危害葉片的病蟲防治,對梨木蝨、黃粉蟲等害蟲在防治關鍵期有針對性地集中防治。

黃冠梨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一、冬前挖坑,施足底肥

冬前開好定植溝或挖好定植穴,使心土風化。每667m2(畝)施有機肥(如腐熟雞糞)5000kg,或相當數量的廄肥。根據我區土壤磷鉀含量少的狀況,增加含磷鉀有機肥的數量。回填土時將有機肥與表土摻勻。3月下旬定植,栽後灌兩次透水封埯,並用薄膜覆蓋在幹周圍以保墒。定植時用3號生根粉噴根。冬季除澆凍水外,還在樹幹下覆膜,防止因生理乾旱而抽條。具體方法是:在梨樹幹下挖半徑為0.6m的圓形坑,坑上鋪塑料薄膜,四周壓土防風。

二、重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

當年秋季灌凍水前再施有機肥7500kg/667m2,第3年增加至10000kg。當年苗木成活後,於5月中旬結合澆水施尿素20kg/667m2。7-8月每667m2施磷酸二銨10kg,硫酸鉀5kg。第2年萌芽前在新梢生長期各追肥1次,每次施尿素或果樹專用肥25kg。7-8月再施磷酸二銨15kg、硫酸鉀10kg。第3年施肥時改在花芽分化和幼果膨大期,前期施氮肥、後期施磷、鉀肥。每年打足凍水防抽條。

三、採用豐產樹形,冬夏剪結合

梨樹的樹形採用紡錘形,改變過去主幹疏層形模式,使每株樹著生6-8個主枝。下層主枝修剪時以短剪為主, 多生分枝擴大樹冠,增加營養生長器官。上層各主枝長放,促生短果枝。幹上多餘枝和競爭枝要及時疏剪。

夏季採用刻傷、抹芽、主枝摘心、撐枝、拉吊枝等方法開張角度,減緩生長勢,使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實現早期結果。

四、應用生長調節劑,促花芽早形成

採用生長調節劑這一有效措施,促進花芽分化。可噴施多效唑400倍液,使枝條節間縮短,激活花芽。生長期噴施促控劑植物素PBO。可在生長期噴施150倍液,有較好作用,本地應用濃度為150倍液,初步試驗可促進花芽分化,同時能增加單果重量,比未噴施的結果數量多1.5-1.8倍。

五、搞好花果管理,以樹定果

花前及時疏掉多餘花蕾。坐果後要嚴格疏果,按20-25cm間距留1果,合理確定負載量。在花期可噴300倍硼砂液,同時搞好人工授粉。5月下旬套雙層袋以保證梨果不受侵染。

六、施用保護性藥劑,做到預防為主

萌芽前噴施5Be°石硫合劑。4月噴布氧化樂果防治蚜蟲。5-6月噴菊酯類農藥和甲基託布津防治梨小食心蟲、紅蜘蛛、黑星病。7-8月噴波爾多液,保護葉片增加營養。為來年形成較多花芽打基礎。6-9月在樹上掛糖醋液碗誘殺梨小食心蟲成蟲,用黑光燈誘殺金龜子和多種飛蛾,用性誘劑殺桃小、梨小食心蟲成蟲。

黃冠梨綜合管理技術

  黃冠梨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利用雪花梨和新世紀雜交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種,具有成熟早、果個大、外觀美、品質優、抗病性強等特點,在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地發展很快。現將其早果豐產優質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改良土壤,精細栽植。為了提高梨樹的栽培成活率,促進苗壯早發,栽前首先對栽植穴進行換土施肥。栽植穴1米見方,挖穴時將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先在穴底部回填20-30釐米厚的表土(結合施入有機肥,將肥土混勻),然後將苗木栽入穴中,栽後填土踏實,澆足水分。在80釐米左右處選飽滿芽定幹,定幹後在枝幹上部套上50釐米長的自制塑料袋(頂部留有5釐米左右的生長空間),以保水促芽早發,同時防金龜子等食芽為害。芽體長到3-5釐米時將袋除去。以後每年採取樹冠外圍挖溝換土施肥的方法,經過3-4年將園土全部換翻一遍,以改良土壤。

  二、科學施肥

  ⑴增施有機肥料:每年9月施基肥,以經過工廠化處理過的優質雞糞為主,輔以鍘碎的作物秸稈和適量的化肥,施肥量每畝(1畝=1/15ha)為2.5-3噸(小樹酌減)雞糞、作物秸稈500-800公斤、尿素和磷酸二銨各30-50公斤,可結合翻園換土進行。

⑵巧施化肥:在重施底肥的基礎上,將化肥施入20-30釐米土層中,然後澆小水,或灌水後將化肥施入土中。化肥淺施的好處是既有利於淺層根系的吸收,又可防止肥分流失。6月份以前以氮肥為主,分別於萌芽前(3月上中旬)和新梢速長期(5月上中旬)各施1次,每次株施尿素250-500克(根據樹齡和樹體大小而定)。在每年的7-8月份,每隔15天左右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4次,以促進新梢成熟和花芽分化。

  三、合理間作,提高前期效益。為充分利用果園中的空間和地力,在幼樹定植後的3-4年樹冠較小時進行間作,間作物以紅薯和大豆為主,這些作物生長高度低,不和果樹爭奪空間,且對肥水條件要求不嚴,共生病蟲害也少。

  四、緩勢促果。黃冠梨幼樹生長勢強,萌芽率和成枝力也較高,而且幼樹有抱頭生長的習性,必須適當控制樹勢。主要措施有:

⑴控水緩勢:栽後1-3年,根據土壤墒情和降水情況,及時灌透水,促進幼樹生長。從第4年開始,控制澆水。一般上年澆足凍水後,至第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澆水,其他時期根據情況澆水3-4次。這樣通過適當的乾旱控制樹體旺長(此期樹體已基本成形),促花豐產。

  ⑵拉枝緩勢:對幼樹上的枝條,根據情況拉枝,對主側枝,於2-3年生時進行拉枝,角度以70°左右為宜;對輔養枝,則在1-2年生時全部拉平,促其萌發中短結果枝。因幼樹具有抱頭生長的習性,必要時進行兩次拉枝,第1次拉枝開基角,1-2年後再拉開腰角。

  ⑶環剝倒貼皮:此法在3-4年生樹上進行。生長勢過旺的樹,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離皮時,用快刀沿第1主枝下方的光滑主幹部位整齊地剝下5cm左右寬的樹皮,然後將皮倒向貼回原處,用塑料布包扎,癒合後解下包紮物即可。

  五、培養合理樹形。黃冠梨可採用改良小冠疏層形,又稱單層一心形樹形,共分2層,基層留3-4個主枝,第2層留2-3個主枝或大型結果枝組,層間距1-1.2米。層間可留1-2個大中型結果枝組(輔養枝),並將其拉平。上層主枝枝展為下層主枝的1/3-1/2,樹高控制在3米左右。幼樹以輕剪緩放為主,對主側枝頭進行輕剪,尤其注意避免外圍枝頭過多,從而導致結果部位外移和影響通風透光;夏季則主要通過拉、刻、扭、拿等方式緩勢促花和防止枝條中後部光禿。

  六、嚴格疏花疏果。黃冠梨在授粉品種充足的條件下,自然坐果率較高(每個花序可坐3--4個果)。為增大果個和提高含糖量,必須疏花疏果。黃冠梨屬大果型品種,疏花疏果時每20釐米左右留1個花序,每花序留1-2個果(以1果為主),這樣單果重可達到250克以上,含糖量達12%以上,一級果率明顯提高。

  七、果實套袋。以雙層紙袋為好,套袋時間以花後45-60天為宜。套袋前噴一遍殺蟲劑和殺菌劑,噴藥要細緻,重點噴布果實。

八、病蟲防治。黃冠梨病害較少,較抗黑星病,要重點防治斑點落葉病。可於花前花後用80%大生“M-45”800-1000倍液,生長中後期用6%樂比耕1000-1500倍液或40%福星8000-15000倍液等防治。蟲害主要有梨木蝨、黃粉蟲等,可用1.8%齊蟎素5000-6000倍液、20%吡蟲啉2000-25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等防治,注意交替用藥。另外,注意冬季清園修剪後、發芽前各噴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

  九、適期採收。黃冠梨屬早熟品種,在河北石家莊地區8月中旬成熟。注意採收不要過晚,否則易發生果肉變軟、果心褐變等現象,不利於果實貯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