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古称是什么?

趣闻视图

想要弄清楚“太原”的古称,就

必须弄清楚“太原”的行政层级,今天的太原往往是指地级市层面的“太原市”,这是一个区县级政区以上的统县政区(二阶政区)。所以,我们在试图找寻“太原市”的古称时,就必须找寻历史上大致涵盖太原盆地北部诸区县的统县政区。

从这个行政区划层级的角度看,其实“太原”本身就是太原市自古以来的称谓,换言之,“太原”本身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称。

“太原”之名最早指代太原盆地是在公元前541年的晋国荀吴北伐(太原地区从此开始并入晋国版图),不过此时的“太原”还被写作“大原”,且仅仅是一个对太原盆地的模糊指代,并非有治所与疆界的行政区划名称。

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即位前后,秦国在刚刚攻占了的太原盆地设置了以晋阳县为治所的太原郡(秦代太原郡辖县见下图),从此开始了太原之名在行政区划史上的长期使用。注意,秦汉时期的

晋阳与太原之间的关系,就像如今太原市政府所在杏花岭区与太原市之间的关系一样,千年以后,总不能说杏花岭也是太原的古称吧?

太原郡之设置,在隋初与唐初曾经两度因为省并州郡而短暂废止,并两度被“并州总管府”所取代,所以,并州(583-607;618-690)也短暂地做过太原的古称,虽然此时的并州总管府/并州都督府,其实是一个统辖周边20多个州的大总管府、大都督府,略等于今天的省级政区。(汉代太原郡辖县见下图)

公元690年以后,唐朝设置北都太原府,后来也改称过北京太原府,太原府的建制也便一直延续了下来,除了在北宋初年,因为赵光义摧毁太原府治晋阳城,而短暂地被废置以外,太原府的建制是从未间断的,直到清末民初,方才被改制为太原市。(明代太原府辖县辖州示意图见下)

至于晋阳,始终只是秦汉隋唐五代时期的太原郡/府治所所在的县级政区名称而已,充其量只能作为太原市晋源区的古称,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太原市整体的古称。

至于明清时期的太原府城所在的老城区,原本只是阳曲县唐明镇,并非当年的晋阳城,“唐明”二字或许才是潘美新修以来“太原城”更为合适的古称。

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寒鲲

春秋霸地称谓晋国

三家分晋称谓战国

秦汉时代——称韩代国,誉“龙潜之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称谓晋阳,太原国

隋唐五代时期称谓龙兴之地,誉龙城

宋(辽)、金、元称谓锦绣太原城

明清时期称谓九边重镇、晋商故里

 


火晋薪传

太原,古称晋阳

始建于公园前497年,春秋鲁定公13年,由晋国大夫赵简子修建。由于古城位于晋水之北,故称晋阳。

西汉时,天下设24州,太原隶属并州。

太原自建成后前后出过20余位君王,胡又称“龙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