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人是怎麼稱呼“父親”的?

慶磊愛寵物

中國古代對父親的稱呼非常多,

在春秋時代,有的稱呼父親為“舅舅”,見於《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叔向的話。有的稱呼父親為“夫子”,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八年》盧蒲姜的話,以及《禮記·檀弓》中曾子的兒子曾元的話。當然,“父”的稱呼應該是最普遍的,它在當時的發音,就相當於今天的“爸”。

到了秦漢時代,當面一般不稱“父”,而稱“大人”。比如劉邦即使當了皇帝,也對他父親說:“開始大人認為我不能置辦產業,瞧我不起,現在看我怎麼樣?”霍去病當了大將軍,去找他失散的父親霍仲孺,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大人您的遺體。”這是面稱,對別人,則稱“家君”或者“家父”。

到了唐代,大概沾染了少數民族習氣(唐皇室本來就有胡人血統),開始稱父親為“爺”。眾所周知,北朝民歌《木蘭辭》裡就這麼稱呼父親:“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杜甫的詩歌《兵車行》:“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到咸陽橋。”有時候也寫成“耶”。據有的學者考證,這個“耶”“爺”是“爹”的音變。也就是說,北方人本來稱呼父親為“爹”。《廣雅·釋親》:“爹,父也。”《廣雅》本來是三國時代魏國張揖編的一部字典,可見這種稱呼從三國時候就開始了。《廣韻》裡說,“爹”是北方人對“父親”的稱呼。《南史》裡說:“始興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就是把父親稱為“爹”的例子。韓愈的文章《祭女拏文》裡,也提到把父親稱為“爹”,可見在唐代,“爹”“爺”兩種稱呼都是存在的。到了現在,北方很多地方依舊稱父親為“爹”。


梁惠王

唐代人可以稱呼父親為“阿耶”、“耶耶”

杜甫《兵車行》有:

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同樣是杜甫的《北征詩》有:

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背面啼,垢膩腳不襪。

李世民有一封寫給兒子李治(即後來的唐高宗)的信,信內自稱和信末署名也均為“耶耶”

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恆死。……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這封信熱情奔放到肉麻的地步,此處按下不表)

可以稱呼為“阿爹”;

韓愈《祭女挐女文》有:

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時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孥子之靈。

(韓愈被貶路上,十二歲的第四個女兒一病夭折,作為父親的韓愈痛惜不已)

可以稱呼為“哥哥”

《舊唐書·王琚傳》記載:

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氣惟有太平。”

這裡的“四哥”,指的是玄宗的父親睿宗,對就是那個非常佛系的皇帝李旦,因為他在同母兄弟中排行老四。

《舊唐書·棣王琰傳》記載:

臣實不知有符,恐此三人所為也。惟三哥辯其罪人。

這裡的“三哥”指的也是棣王李琰的父親玄宗,因為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

《淳化閣帖》卷一《唐太宗書甘泉帖》有:

省書潸然,益增感念。善自將愛。遣此不多。哥哥敕。

這封李世民寫給李治的短信中,他又自稱“哥哥”

了。

可以稱呼為“家君”

王勃《滕王閣序》有:

家君做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對父親的稱呼分為當面直接稱呼自己的父親和和別人說話時稱呼自己的父親等不同的情況,父親對兒子稱呼自己往往和前者有比較大的關聯度(如阿耶、耶耶、阿爹、哥哥等),而後者有自謙的意味(如家君等)。

第二,上述以外,之前沿用到唐的阿父、阿公、阿翁、家父、家公、家翁等應該還是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第三,唐朝稱呼父親在現在看來唯一比較特殊的是用哥哥這個詞彙。

哥在漢語中本身沒有兄長的含義,用來指兄長極有可能來自於鮮卑、突厥等北方草原民族語言,而哥同時可以用來指父親和兄長,也非常有可能與草原民族的傳統有關——比如在鮮卑語可以用“阿幹”稱呼父兄,有學者認為正是“阿幹”被漢語諧音借用,逐漸演變為“阿哥“、”哥哥”。


談古論金

手機前的讀者你們好哦,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唐代稱呼父親可以為:父,翁,尊,君,公

  1. 自己的父親則可稱呼為:家父,家翁,家尊。
  2. 朋友的父親則可稱呼為:令尊,令公

  3. 別人家前面用其:其父,其君

另外朋友們唐朝父子之間還可稱兄弟,通語哥哥。


謝謝讀者朋友,希望對您有幫助。


上下上下五千年

嫡父。

這個稱呼令我懷疑。難道還有庶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