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廣東窮小子,隻身闖蕩澳洲賣水果,後來成為最大百貨公司老闆

很多上海背景的民國影視劇中,都會出現老上海街景,其中通常都會出現民國上海的一些知名商場建築,永安百貨公司是出鏡率比較高的一個。

永安百貨公司曾經是中國最大的百貨商場,絕對的行業執牛耳者。說起永安百貨,還需要從廣東中山說起,也就是當時的香山縣。香山縣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但並不適合農桑。不宜稼穡之地一般商業都會早熟,徽州徽商也是如此。明清以來傳教士入華、澳門的開埠,使香山人擁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接觸洋人早,積累了很多商業經驗。

香山人的經貿活動進一步向外發展,由廣州、澳門、香港,北上上海、南下南洋和世界各地,有句話就說“香山是一流人去上海,二流人去南洋,三流人去香港,末流人留本地。”孫中山的長兄孫眉就是早年赴美國夏威夷謀生創業的香山商人。

一個廣東窮小子,隻身闖蕩澳洲賣水果,後來成為最大百貨公司老闆

香山縣

清末民初,香山縣良都竹秀園村有一戶姓郭的人家。郭氏是當地的大家族,從宋代開始定居香山,應該是中原南遷過來的。郭氏家族有經商的傳統,據其家譜資料記載,自十九世芸溪公始,郭家經商致富的人逐漸增多。“芸溪公少長,鄉曲壯遊省外,家境貧悽,能以勇邁直前之氣,助以艱苦卓絕之操,其經商湖北漢口歷有年,所以勤儉自勵”。

郭氏家族歷史上不乏經商致富之人,但是偌大的家族並非每一支都是有錢人。郭氏家族有個叫郭炳輝的窮後生,因為家裡窮,生活艱難,早在1882年便去澳洲闖蕩。1890年的時候,香山遭遇大水災,“不幸大雨成災,致坑基崩潰,餘家賴以為活之耕田二十八畝盡成澤國,加以積沙三尺,欲耕無從,生活益形困苦”。如此困境之中,郭炳輝的二弟郭樂也出洋謀生,向親友借得船費,借道香港前往澳洲墨爾本。

一個廣東窮小子,隻身闖蕩澳洲賣水果,後來成為最大百貨公司老闆

郭樂

郭樂到澳洲墨爾本後,先是投奔大哥郭炳輝,但此時郭炳輝也只是為人幫工,收入僅能餬口,根本無法資助弟弟。於是郭樂只得轉到悉尼,碰巧有同鄉剛買進50餘畝菜園,需要幫工,郭樂憑著自己的務農經驗得到同鄉的賞識。郭樂在菜園當了兩年僱工,每天負責施肥澆水,十分辛苦,且長此以往原來的遠大理想終將破滅。郭樂苦惱不已,於1892年辭去了菜園工作,自己當起了賣菜的小販,又連續幹了幾年。

一個廣東窮小子,隻身闖蕩澳洲賣水果,後來成為最大百貨公司老闆

郭泉和郭樂

永安果欄成為郭樂商業帝國的起點,除經營水果業務外,永安果欄還兼營中國的土特產和當地某些雜貨的轉賣。為了減少批發水果的費用,郭樂決定直接到生產香蕉的斐濟訂購水果。後來,他又聯合當時的永生、泰生兩家果欄,在斐濟開設“生安泰”果欄,並開始直接買地自闢香蕉園,直至在昆士蘭開闢香蕉園近千畝。自此,永安果欄的經營蒸蒸日上,郭樂開始朝著他的創業目標大步邁進。

“上陣親兄弟,打虎父子兵”,郭樂的事業規劃怎麼少的了兄弟呢?1901年,郭樂將六弟郭順召往澳洲,先是在華僑商行當學徒歷練三年,然後進入家族企業永安果欄幫忙。

郭樂的三弟郭泉早在1894年就去了檀香山謀生,孫中山的興中會也是在這一年在檀香山成立的。郭樂在檀香山自己做了一點小生意,但發展不是很好。後來,郭樂曾返回香山老家生兒育女。兩年後,郭樂由於永安果欄的業務大力發展,力邀郭泉去澳洲主持業務。在此之前,另外幾兄弟郭葵、郭浩己先入澳洲,除了早逝的大哥郭炳輝外,郭家兄弟開始齊聚一堂,共同創業。

一個廣東窮小子,隻身闖蕩澳洲賣水果,後來成為最大百貨公司老闆

永安公司

郭氏企業發跡的起點在澳洲,但澳洲的形勢卻不允許他們進一步發展。當時,澳洲的土生白人對華人相當排斥,因為他們認為華人的拼命勤勞搶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在當地白人的影響下,澳洲政府也通過了《語言測試法》這一類的排華法案。

另外,郭家的果欄生意也漸漸面臨飽和危機,利潤空間下滑。郭樂是個有戰略眼光的人,他開始考察百貨零售業,暗中考察當地的幾家英商百貨商店,學習大型百貨商店的一套經營管理方法。在澳洲難以發展的郭氏家族決定回國投資百貨業。

一個廣東窮小子,隻身闖蕩澳洲賣水果,後來成為最大百貨公司老闆

永安的摩星塔

1907年,郭氏兄弟籌款16萬港元,公推郭泉回香港創辦香港永安有限公司。最初公司設在皇后大道,鋪面只一間,職工十餘人。兩年間,公司營業大幅擴展,1912年遷至德輔道中,鋪面擴大到原來的兩倍,郭樂也回國擔任公司總監督,策劃總體業務,悉尼的永安果欄轉由郭葵、郭順經營。

隨後公司又增設永安貨倉、永安金山莊、大東酒店、維新制造廠,1918年在上海創辦永安百貨公司、1921年創辦永安紡織印染公司等,這一切就組成了龐大的永安集團。

一個廣東窮小子,隻身闖蕩澳洲賣水果,後來成為最大百貨公司老闆

後來的永安

我們比較熟悉的永安百貨,就是1918年在上海成立的永安百貨公司。這家在近代中國出盡風頭的大商場是1918年9月5日正式開業的,開業當天人山人海,前來參觀、購物的人把永安公司擠得水洩不通。上海永安公司以“統辦環球貨品發售,輸出中華諸省土產”為營業方針,所營商品質量上乘,品種繁多,店員服務周到,原來籌備供一個季度銷售的商品,竟然在不足20天的時間裡就售出了大半。

永安百貨公司發展很好,後來成為全國最大的百貨公司,傲立於民國商界。1949年以後,上海私營工商業面臨大變局。1956年,永安百貨公司實現公私合營,其後幾十年,永安名稱幾經變更,曾經叫過國營東方紅百貨商店,之後更名為上海十百,1988年改為華聯商廈。2005年,又改回老招牌“永安百貨”,其實這已經與當年的永安公司沒有關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