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半島東部過去叫登州,這個“登”字有何含義?

對於登州這個稱呼,膠東人應該很熟悉。在明清兩代的大部分時間裡,膠東半島主要就是登州府和萊州府的地界,其中登州居東,萊州居西。時人通常也以“登萊”作為膠東的代稱,比如明代曾設“登萊巡撫”,負責膠東與遼東海防,從南線遏制後金政權的擴張。

言歸正傳,本文主旨不在討論軍事,而是探索地名含義。登萊兩州當中,萊州的“萊”字比較好理解,指的就是古代的萊夷之地;但對於登州的“登”字,不少朋友卻感到摸不著頭腦,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日常生活中,提到“登”這個字,大家聯想到的都是“登山”、“攀登”一類的詞彙,難道登州的“登”也是這個意思?

膠東半島東部過去叫登州,這個“登”字有何含義?

想弄清登州的地名含義,就要從登州的建置說起。“登州”這一稱謂,始於唐代。據清光緒版《登州府志》記載,“唐武德四年,以牟平、黃置牟州;以文登、觀陽置登州。”此後數十年間,登州時設時廢,直到唐朝中期才成為定製,延續到後世。在此期間,登州的州治也多次遷移,其中《舊唐書•地理志》就記載有兩個地方,“如意元年,以牟平為治所;神龍三年,移州治於蓬萊。”

膠東半島東部過去叫登州,這個“登”字有何含義?

唐代的州取名,除了承襲前代之外,再就是以州治所在地作為參考,多數為取治所之縣名中的一字為州名。比如,唐代的沂州,治所在臨沂縣;淄州,治所在淄川。而牟平和蓬萊這兩個地方的名字,與登字毫不沾邊,顯然不是登州得名的原因。

繼續往上追溯,又回到武德四年登州設立之初。當時登州的州治在哪裡?《登州府志》中沒有記載,《舊唐書》也忽略未提。而根據學者(於敬民曾撰有《登州之設與治所變遷》一文,論述頗詳)研究,治所當在“文登”,所謂登州,即取文登的登字而得名。實際上,唐代登州僅轄四縣,分別為蓬萊、黃縣、牟平和文登,就算不知道那段歷史,從字面來看,也僅有文登的名字看起來跟登州比較相似。

膠東半島東部過去叫登州,這個“登”字有何含義?

那麼,文登的“登”字又有什麼含義呢?據清代《文登縣誌》記載,高齊(北齊)天保四年……置文登縣……寰宇記取縣界文登山為名。同書又記載,文山在城東北一里,一名文登山(即現在威海文登區的文山公園),召文臺在其上,相傳秦始皇東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論功誦德因名。按此,文登的“登”字是登山的意思;那登州的含義,應該就是(文人)曾登過山的州,聽上去似乎有些幽默,但確實如此。

不過,由於後來登州州治遷到蓬萊,並延續到清末,歷經千餘年時間。“登州就是蓬萊”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而鮮有人知曉文登的舊事。因此,登州的“登”字如今才會頗令人費解。

膠東半島東部過去叫登州,這個“登”字有何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