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早的大學,影響中國兩千多年,是確保中華文化統一的根基

提起古代學校,特別是大學教育,可能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那些在中世紀就已經建立的歐洲名校。其實在中國古代也有著非常了不起的學術交流的類似於大學教育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稷下學宮。

古代最早的大學,影響中國兩千多年,是確保中華文化統一的根基

“稷”是齊國都城臨淄的一個城門。顧名思義這所學校就建在這裡。它最初就是那位在扁鵲面前諱疾棄醫的蔡桓公也叫齊桓公,名曰田午建立的。要按這個時間算,它可是和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些屬於同一時期的人呢。為什麼說它是大學呢?我們看看經常出這裡的名人和他們每天所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古代最早的大學,影響中國兩千多年,是確保中華文化統一的根基

齊國最初的老祖宗是姜子牙。但是他的子孫們傳了十幾代之後就變得蔫了,愣是被自己的家臣姓田的給奪了政權。好在姓田的還不算臉皮太厚,幹了壞事之後有點心虛,就老想在天下人面前給自己弄一個名正言順的名頭。

古代最早的大學,影響中國兩千多年,是確保中華文化統一的根基

怎麼辦?就建了所學校招攬一些有名望的人養著,讓他們為自己說話吧!當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齊國在當時各諸侯國中力量算是比較弱的。建一所大學,招一些讀書人,給他們提供個人思想發揮的平臺,做自己的智囊總沒有壞處的。沒想到這種自私的想法,卻給當時處於混沌狀態的中國人的思想找到了光明的出口。

古代最早的大學,影響中國兩千多年,是確保中華文化統一的根基

由於地理位置好,待遇好,果真來了許多當時最有名的學者。比如盛讚齊威王一飛沖天的馬屁高手淳于髡,亂世中的修身聖人也是位理想主義大師孟子,認為所有人都是壞蛋的荀子,就連商鞅在去秦國之前也來這兒和人辯論過。另外還有當時許多的學術流派。法家、道家、兵家、墨家、陰陽家等等,他們的代表人物都來了。整天沒事兒吃完飯就在這兒辯論辯論打打嘴仗,然後教教學生寫寫書。生活過得也算是有聲有色。

古代最早的大學,影響中國兩千多年,是確保中華文化統一的根基

值得羨慕的是,在以後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中,那些思想家學者們可從來沒有也不敢這樣快活了。這就形成了這一時期有名的百家爭鳴的局面。在這個過程中,各種思想相互碰撞,相互補充融合,使後來中國乃至整個東方人的最重要的思想從這裡發散開來。所以說這所大學並不遜色於世界任何一所高等學府。

古代最早的大學,影響中國兩千多年,是確保中華文化統一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