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壶关县有个天下都土地庙,竟然和大文豪韩愈有关

胡哥注:长治市下辖长治县有一个天下都城隍庙的传说,说的是天下最大的城隍爷的来历,故事流传甚广,可是少有人知,在长治市下辖的壶关县,竟然还有一个天下都土地的传说,而且还和唐朝大文豪韩愈有关。

壶关有个“天下都土地”的传说

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的西火镇的天紫岭上,有一座城隍庙号称“天下都城隍”,历经唐、宋、元、明各朝修葺,保存完好,香火旺盛。关于“都”城隍的来历,当地人们这样说:西汉王朝时期王莽篡位后,恐怕刘姓皇族后裔将来讨回他的王氏新朝,遂决定赶尽杀绝皇家刘姓男子。于是,一场王莽千里追刘秀的故事发生了。

一天,刘秀逃到今西火村旁的天紫岭上已是口干舌燥、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将至,刘秀无处可躲,只好藏进岭上的城隍庙里。由于城隍庙长期无人进入,挂满很多蜘蛛网,刘秀的进入倒把蜘蛛网戳了个大洞。刘秀回头一看,便后怕起来:如果王莽的人追到这里,看到这个大窟窿,一定会进庙搜查,到那时哪里还会有我的活命!

长治市壶关县有个天下都土地庙,竟然和大文豪韩愈有关

天下都城隍庙远眺。姚林摄

想到这里,刘秀便跪倒在神台前祈祷:“城隍爷显灵,若救我性命,他日登上皇位,必封你为天下都城隍,让天下所有的城隍都归你管。”话音刚落,就见蜘蛛网弥合如初。王莽的人追至,见庙外蛛网密布,料刘秀必未进入,便向别处追去。刘秀躲过一劫。几年后,刘秀果真做了皇帝,兑现承诺封西火城隍庙为天下都城隍,还拨重金扩修庙宇,重塑金身,勒令奉祀。从此每年的五月十一,“天下都城隍”庙会都要如期举行,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长治县西火村“天下都城隍”的传说由来已久,有趣的是在距西火村东去几十里的长治市壶关县东井岭乡上庄村一带民间还有一个“天下都土地”的传说。

城隍和土地同属于道教的神系。土地爷是城隍属下,人们认为土地爷的主要职责是生养万物,保护乡里安宁平静。土地爷作为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住在地下,是神仙中级别最低的。

自从有了土地崇拜以来,最初的土地神是社神。社神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解释:“社,地主也。从示,土。”即是说,社是土地之主,是土神。示,表示祭祀;土,是祭祀的对象。两者之合,是祭祀崇拜大地之意。《太平御览》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地广谷多,不可遍祭,故于国城之内,立坛祀之。”祭社神其实是对整个大地的崇拜,而后来的土地爷,则是对当地土地的礼敬。

据说最早的土地爷是汉朝的蒋子文,广陵(今扬州)人,汉朝末年,他是杭州的土地爷;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太守的土地爷是岳飞。土地祭祀最盛的时期,应该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小时候因为家贫,16岁就出家当了小和尚,随后又做了三年云游僧。此间,他经常以土地庙为自己的栖息地,因此对土地庙情有独钟。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对寺院尤其是土地庙格外关照。皇帝的爱好自然会体现在全国,当时可以说土地庙遍地,甚至连仓库、草地也有土地庙。土地爷多的不可胜数,供奉土地爷的地方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许多土地庙甚至十分简陋,一般情况下多是小小的一间,大点的也不过小三间,甚至有的村没有单独的土地庙,而是在大庙里设个土地神牌位就行了。

壶关县东南面有座轿顶山,位于太行山脉峰巅,当地老百姓称其为大尖脑岭,意思是特别高的山。上庄村就在轿顶山脚下,是个只有200多人的小山村,“天下都土地”的传说就产生在这个村里。

据上庄村里年纪大的老人回忆说,村西原来有一座土地庙,庙里供奉的土地爷是许多人想象不到的韩愈,身穿唐朝官服,手捧笏板,并且是和土地奶奶并排两尊塑像。村支部书记李国明介绍说,上庄土地庙原来大约有两间房子那么大,因为年久失修,在上世纪文革时期倒塌了。现在庙的部分根基还在,村委会在原址上树了一块大石头,上写“土地庙”三个大字。

长治市壶关县有个天下都土地庙,竟然和大文豪韩愈有关

原址上新立的刻有土地庙的巨石。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中期河阳军怀州(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人,因韩氏郡望为昌黎(今属河北),他又对人常自称“昌黎韩氏”,故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韩愈中进士,后历任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吏部侍郎等职。卒谥“文”,故后世又称其为韩文公。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是河南人,为什么偏偏被壶关的一个小村奉为土地爷呢?

长治市壶关县有个天下都土地庙,竟然和大文豪韩愈有关

韩愈画像。

上庄村的土地庙虽然没有了,但在村里对韩愈如何当上了上庄村土地爷仍然有一个完整版本的传说。据传,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是韩愈的亲侄儿,这韩湘子少年时就熟悉道术,为人落拓不羁。韩湘子成仙后想度叔父韩愈为仙,那天韩湘子带韩愈要进入仙界,并叮嘱韩愈说:“现在就要驾云腾空,你一定要紧闭双目,什么时候叫你睁开,你再睁开。”

韩愈道:“吾侄放心。”就这样,韩湘子带着韩愈升空,飘然而行。当路过壶关轿顶山上空时,韩愈觉得有什么东西触动他的衣角袖口,惊疑之下,他好奇地眯缝着双眼向下偷看了一下,才知道是被轿顶山的山峰尖划触了衣裳,当即被吓得心惊胆战,魂飞魄散。于是他飘飘悠悠从云端跌落在了轿山下,再也升不了仙界。

长治市壶关县有个天下都土地庙,竟然和大文豪韩愈有关

影视剧中的韩湘子形象。

眼看叔父成不了仙,只落得个半仙体,韩湘子只好退而求其次为韩愈谋个神职。韩湘子征求叔父的意见,韩愈坚持说必须和夫人同坐他才赴任。韩湘子查遍所有神的职务,除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可以同坐,其他神职都是单身。无奈之下,韩湘子前去请求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知道韩愈曾在生前谏迎佛骨,维护道统,被贬为潮州刺史,但他在任上勤政为民,民众德之,于是格外开恩任命韩愈为土地爷,同时任命他的夫人为土地奶奶,夫妻并列,同座受祀。

实际上,把韩愈奉为土地爷不仅仅是一个壶关上庄村,和壶关相邻的今长治市郊区故漳村的土地爷也是韩愈,另外在安徽徐州、重庆、河南南召等地也有把韩愈奉为土地爷的庙宇,由此看来韩愈之所以能为土地爷是有很深的渊源的。

虽然同为土地爷,但壶关上庄村的土地庙有它的特殊之处,那就是在这里关于韩愈为土地爷的传说还有后半部分:玉皇大帝不仅封了韩愈做这里的土地爷,而且还敕封他为“天下都土地”,也就是说,这里的土地爷比各村的土地爷地位都高。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说为什么壶关上庄村土地庙能成为“天下都土地”呢?主要是因为韩愈的岳父是唐代三朝元老苗晋卿。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唐代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县)人,出身儒学世家,进士及第后的第一个职务就是韩愈家乡的修武县尉。苗晋卿担任魏郡太守时,回乡探亲,他走到能看到壶关的地方,便下车步行。他大宴乡党,又拿出俸禄三万,作为乡学经费,以教育家乡子弟。有这样受百姓爱戴的家乡人,自然对他的女婿也高看一眼。

“天下都城隍”和“天下都土地”的传说虽然内容差不多,但仔细琢磨还是有区别的,“天下都城隍”的传说强调“天下所有的城隍都归西火城隍管”;而“天下都土地”的传说则强调“上庄的土地爷比各村的土地爷地位都高”。令人值得深思的是这两个基本同样含义的民间传说,为什么会出现在两个相距不远的地域呢?


喜欢胡哥文章的请加关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