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正在表演的老人叫张喜民,是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卫峪乡双泉村人,已经70多岁了,他正在表演的是被评为国家级非遗民间艺术:华阴老腔。1962年,17岁的张喜民跟随父亲学艺,掌握了老腔独特的演技后和父辈们走巷串户表演。


照片中正在表演的老人叫张喜民,是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卫峪乡双泉村人,已经70多岁了,他正在表演的是被评为国家级非遗民间艺术:华阴老腔。1962年,17岁的张喜民跟随父亲学艺,掌握了老腔独特的演技后和父辈们走巷串户表演。

张喜民兄弟4人,加上村子里的几个人组建了一个戏班子,取名叫“喜民班”,十里八乡遇到红白喜事都会请“喜民班”助兴表演,那时的张家兄弟们风华正茂,弘扬老腔这门民间艺术。风风雨雨几十年,张家兄弟们年事已高,张喜民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老腔舞台的时间不多了,担心华阴老腔这门独具风格的戏曲唱腔会失传。

张喜民老人是地道的农民,家中姊妹5人,他排老二。张喜民是老腔的世家,祖辈们都是老腔唱将,兄弟4人如今也成为老腔传承人。继承了祖辈留在民间的老腔戏种。在这个艺术舞台上,张喜民唱了一辈子老腔,现仍坚守这块阵地,他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希望孩子在城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向往都市生活甚至超越了传统的老腔,这让他一时陷入了困境。


张喜民为了将华阴老腔这门民间艺术传承下去,2014年,华阴市文化局开办了老腔培训班,邀请民间老艺人张喜民做授课教师。许多当地民众只是听父辈们哼过几句老腔,但不专业,听说老艺人张喜民开班授课,热爱老腔的民众越来越多,学员自掏腰包买乐器,跟随老艺人学习华阴老腔。

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附近万亩荷塘的华阴老腔艺人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喜民在给观众讲解老腔。随着国家对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视,华阴老腔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重新认识这项民间传统艺术,华阴老腔也开始走向更大的舞台。

图为2016年2月,央视元宵晚会分会场西安大唐芙蓉园,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喜民老师和春晚老腔原班人马,为游客献上了精彩的演出,游客冒雪观看,现场人气爆棚。

图为2016年9月,张喜民带领他的表演团队在第八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的表演,正在演唱《白鹿原》插曲,看过电影版的观众应该对此记忆深刻。

2017年1月,在河北邯郸举行的“2016寻找中国最美乡村”颁奖典礼上,陆海涛、张喜民、陕西渭南华阴老腔保护中心表演歌曲《华阴老腔一起喊》。

老艺人张喜民是老腔戏班子核心人物,每天都会接到各地演出活动的邀请,自从老腔被观众接受后,戏班子这些庄稼汉在多部影视剧中演绎了老腔经典唱腔,包括在北京首都剧场、德国、法国等艺术殿堂都留下了老腔戏班子的足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