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閒愁最苦”與“何時忘卻營營”

李澤厚在《人類學歷史本體論》裡說過“閒愁最苦”,閒愁就是無聊,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於是你就面對虛無,也會想到生死問題。這當然也可解釋成沒事情可做,閒著,但你吃喝玩樂總可以吧,所以有的後現代青年講究穿著、奢侈度日……結果還是無聊。所以真正的問題,還在於“意義”。只有“有意味的情感”才能消滅虛無。

李澤厚:“閒愁最苦”與“何時忘卻營營”

李澤厚

人活著為了什麼?這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李澤厚曾說,人本身處在一個矛盾中,一方面是“何時忘卻營營”,這是蘇軾一句很有名的詞,這可能相當於海德格爾講的非本真的世界,都不是真正的你自己,你始終牽扯在各種事件中間,“長恨此生非我有”,於是要擺脫生活,回到本真本己,因為你那些目的沒什麼意義,人總是要死的;另一方面就是上面的“閒愁最苦”,這是辛棄疾詞的名句,真正擺脫了生活和世間人際,人生沒有目的,你更苦。“閒愁最苦”是“畏”,莫名地無聊走向“畏”,啟示“無”;“何時忘卻營營”是“煩”、“操心”,真是“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人就處在這個矛盾中間,沒法解決。

當然,李澤厚把它們中國化了。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李澤厚開玩笑說:“我思故我不在。”身體是個體自己的,一切“思”(心理、意識)不管形式或內容卻總滲透了社會性,一切關於穿衣吃飯、求神拜佛、靈魂超脫的“思”無不如此。這就是矛盾,你能不“思”嗎?總之,身體是個人的,生活卻是社會的;腦袋是個人的,意識卻是社會的。人有動物本能,真正因為活著無聊而自殺的人畢竟很少。所以,活成了李澤厚哲學的第一問題。這也就是:如何活、為什麼活、活著怎樣(指心境)?這才是真正的哲學問題。所以,可以說“閒愁最苦”和“何時忘卻營營”成了人的存在狀態,它是“本真”的,又是“非本真”的。

李澤厚:“閒愁最苦”與“何時忘卻營營”

笛卡爾

“我活著”這是個體的;“我意識我活著”卻不可能不與他人、集體有關,這就牽涉到“情本體”之“情”了。“情”的基礎是“欲”卻不同於欲。這點梁漱溟說過,慾望是以個人主體為重,情感則是我與對方的關係,情是建立在關係上的,不同的關係有不同的情。“情本體”中的“情”又是人所獨有的“情理結構”中的“情”。由欲到情,也就是由個人動物性、生理性的“欲”上升到了人際關係社會性的“情”。但也只有到了這裡,人才能實現自我。也只有此“情”將個體不但從動物性的“欲”中,而且從理性的“先驗自我”、“此在”的孤獨中解放出來,所以,非本真就是本真,本真本己就在非本真之中。

朱熹:“布帛之文,菽粟之味,知德者稀,孰識其貴。”這個所謂“文”、“味”,不純是“欲”,也不純是“理”,而正是“情本體”之“情”,更是對日常生活的珍惜之“情”。這是中國重世間現實生活的傳統,它追求非本真裡的自己獨特的“本真”,面對虛無而異常充實。

李澤厚:“閒愁最苦”與“何時忘卻營營”

朱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