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小編按:今天的文章由一位本科讀英文專業、研究生讀英文文學專業的同學所作。在學習自然國學的過程中,她有時會感受到隱隱的逆反和疏離感,循著這些感受去深入地解析,她發現和自己高度接受的西方文學研究視角有關,並由此引申到了後現代主義帶來的對文化傳統和社會風氣的解構危機。這對於我們,這自小浸染在西方科學教育視角下的一代,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前幾天聊天的時候,“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讓我有點放在心上。我一度狡辯為“恩”是我不太感冒的一個概念,覺得應該換個其他方式,比如“好其人”來達到相似的目的。但回過來想,這也是一種自我掩飾。因為自己對於別人談及“恩”字就會產生一種隱隱的逆反,好似是挾恩如何如何,又好似它總勾連著一種陳舊的東西,但是真實的一層在於,是不是有恩,人能不能正確認識到這點並做出你身心真實的反應。於我,好像就缺了這中間的幾環。說起來,是不是有恩像是一個非常傻的問題,他人對你怎麼樣自己難道毫無知覺嗎?再者,知恩圖報不應是為人之必然嗎?我的bug在於好似把一些優待看成是順其自然的存在,並且在別人說出這個問題時毫無反應,這恰恰就是無禮和自大的表現。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今天看到一篇講河砂荒的文章,講的是在補足基建的這幾年,人們突然發現無砂可用。河砂在不到十年間的濫採濫挖下已瀕臨枯竭,價格也在短短兩年內幾乎暴漲了四五倍,而且還有價無市。文章裡有段話說的很有意思:“在很長的時間裡,天然河砂這種建築材料易得、便宜、好用。採砂船、挖車、廉價勞動力就是從事採砂作業所需的一切;對於需要它的人來說,一車裝有十幾噸的砂,價格也就一百多元。但它對於混凝土結構穩定的重要作用,至今人工砂依然很難超越。它雖無處不在,但從不顯山露水,以致於讓人忽視了其存在與真正價值。”這些話讀起來有種寓言故事的感覺,就像我們所在的這個世間,很多存在看起來不聲不響,但的確支撐了我們的生命,組成了這個世界。大多數人勢利而愚昧,在浮華世界不斷鼓動自己的慾望,不是競逐、追捧那些看似貴重、稀缺之物,就是在大潮中混混沌沌、左右搖擺。而一旦大潮退去、泡沫消散,方覺掏空了根基,虛度了此生。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天、地、水,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環境,父母生養、師長授業、子孫傳續……敬天、法祖、躬行,我猛然發現我對這些的漠然是與我現在的問題密切勾連在一起的。

說漠然也不完全準確,因為這裡面其實有一種懷疑、一種擰巴、一種沉澱了太久以至於我自己也不太明白是什麼的東西。我大概又知道,我內心對傳統有種刻意的若即若離,有種輕視。

我的本科和研究生專業都是英語,研究生時更是因個人喜好執著地選擇了文學方向。在原來,文學是我沉迷於瞭解另一個世界的方式,在那個世界裡,有多變的世態,有綿長的歷史,有婉轉的心緒,有曲折的故事,有精妙的措辭,更有滲透浸潤在字裡行間的思想與文化。也因為專業的細化,我隨著導師去了解了更多比較文學、西方文論的東西,自此,理論又要凌駕於文本之上。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但我不喜歡搞理論,也不擅長。那時導師正逐漸從後殖民主義轉向新歷史主義的研究,我迷失在循環嵌套的表述之中。奇聞逸事可以論證歷史的另一面?歷史和文本是怎樣交叉在一起的?如何在多文本對話中找到真實?非常迷惑,時常沮喪,間歇性懷疑。話說回來,在英語語言文學這個圈子,我們研究西方的文本,沿用西方的理論,大概不自覺的思路和模式會受到影響。我們批判的東方主義,其實是西方帶著偏見模擬出來的,甚至是帶著傲慢臆斷出來的。我們自身的研究基底本就是西方的那一套,卻妄想著脫出窠臼,宛如一種諷刺。這一點在我後來讀李澤厚和金觀濤兩位先生的著作時頗受觸動,他們所寫真有種耳目一新之感。後來,我就產生了疑惑,我為什麼要鑽研這些理論,研究這些文本,寫出一些自己不滿意,更於世無益的文章呢?這是過於偏執的想法,也是自大浮躁,因為我並沒有在自己的專業上做到盡力。曾經有一次,授課老師問我想不想當老師,我回答,我喜歡上課的感覺。但是沒說出口的是自己基礎不好,鑽研不夠。我一直覺得自己不行,又為自己找到了一個不想做、沒意義的冠冕堂皇的藉口,彷彿這樣就可以心安理得,但並不是。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替自己的問題糊牆

還有一個問題是後來才發現的,文學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但又不是我之前感覺的那種文科自帶的“不事生產的書生氣”,而是其中蘊含的對於華夏文明的錯位認知。文學恰恰是對華夏文明的一種矮化,這句話我第一次聽有點刺耳,後來竟越聽越有感觸。雖然我的執拗地、頑固地不肯直接承認,但是自此之後,經典不再只是文學文本,有了更多的涵義。文以載道,所載卻不是要你去拿理論計較文字,而是求其精義,並踐行之。知道這點與能做到這點之間,並不等同。寫著寫著,我有點明白之前一些反動的來源。我對於中西方的瞭解認知,很大部分依賴於這些文本,文學的、非虛擬小說的,總而言之,我把它們看成是一種可以被知曉、被學習、被分析的單純記錄,起碼是一種體現。所以文本能體現思想文化,反過來那些思想文化也能被研究、被解構。在這個過程中,敬意完全被消磨了,序列感也蕩然無存。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耳熟能詳的話,也不自覺地附在我的身心之上。譬如什麼作者已死啊、元語言啊這些文學批評理論,恰恰隱含的就是一種人為的割裂和無節制的思辨。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文明被矮化成了文學、文本。文本完全成為一種被解讀的存在,一種依附於某種理論或者闡發某種現象、態度的工具。我,作為一個讀者,也是一個研究者,變成了高高在上的存在,好似擁有了肢解文本和隨意闡釋文本的權力和能力。而稱之為權力,恰恰就是一種去中心化或者反權威的意識,過度地去中心反而造成一種“消解”,也就是我潛意識裡不認為有一個正確的、正統的解釋。這種平常難以發現的傲慢、隨意、任性,在觸碰到華夏文明時,就會激起反動,作用於我自身。真實不是腦補,不是建立在思辨和言語中的虛構。把自己放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俯視的姿態,那麼對待那些聖賢以行動記錄並傳承下來的典籍、對待我們自己的文明,就會產生一種倨傲、一種疏離。這就是我的反動,也可以說是一種邊界的摩擦,我很多糾結來自於我從根本上認識的偏差。當本身沒有把一個東西、一件事放在一個高的、重要的位置,只是單向地去強化想法、強行對標時,就會有一種彆扭感。而且很重要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傳承與流變,我必須要找到一個主體去應對。再拿專業課做個例子吧,當時學習比較文學,也是有一個迷惑,是站在哪個角度比較呢,從哪個出發點呢,看似遊走在兩種文化中間,但我們真正做的是拿西式的理論和範式,匹配中國的文明與傳統。或許從一開始,它的立足點就有點問題。中西貫通之類的三貫通,最根本的,還是要有紮實的“體”,才能有“用”,也就是真正地開始認識、學習、尊重我們的“文”,找到並堅定我們的主體性,才能逐漸具有應物不迷的能力。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再往下講,很多讓我產生矛盾感的事,也有錯位的基底和自大的底色,沒有次序,沒有敬意,也是上面提及的不知恩。比如慎終追遠這件事,我一度認為自己親情淡薄,又或是女孩子家不怎麼參與。但是很多例子表明,這種冷漠無知絕非是華夏文明的傳統。我太小看血脈這個東西的存在了。父精母血、祖宗之氣,這些在華夏文明中提到的傳遞,我只是把它當成了一種表達,我沒有概念、少有體會,漸漸地就把血脈等同於別人對我或者父母言語中的好,無視了何為“自己”在自然上的原因。我把父精母血矮化或者簡化成現代意義下的出生、撫養,忽視了我傳承了到的更實質的東西,也不會感覺到“生”本身的寶貴、為人之責任與孝其先的必要。天之生人,父母生兒育女,為的是什麼呢?

放到更大的環境裡說,我的那些逆反亦是因為我對於自然沒有敬畏之心,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說起來,不到兩百年的西風東漸,它的同化力和破壞力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我們能看到的是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未曾察覺的是我們的文化傳統、社會風氣也遭受了或明或暗的衝擊和腐蝕。時代發展,後現代主義帶來的是一種解構,這種過度強調不確定性和多元化的思潮,會不自覺地打亂人的身心中原有或者尚未完全的有序結構。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所以一些本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卻因為自我和外界信息通道的扭曲,讓自己在接收信息時不自覺地進行了二次加工。但有些沉澱、儲存在心裡的東西自己能很快感知出來,有些卻暫時或很久都沒法感知到。要想修正自己的毛病,把自己曲折擰巴的結構捋順,需要一點點不斷地努力。這種努力,就像淬鍊鋼材一樣,把雜質一點點排出來,而能排出來,也是之前的行動不斷觸及到那些散落、藏匿在各處的髒東西。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人來說,還需要注意,自己在排出部分雜質的同時,難免會在與當下環境的互動中吸收新的雜質。所以師長、志同道合之人、環境,都非常的重要,也必不可少。修身的路在能精益求精之前,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要走。

寫到這裡,我其實有點寫不下去了,我原本想找到恩的解答,卻發現自己的問題解析下來還是與誠敬公三字相連。我需要行動、需要的更多的行動,真正地去給自己打底子。那麼隨之很多原有的不通、擰巴的地方也會一點點明晰、解開來,這才是求實、求真。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排版:顧忘真

圖源自網絡

解構危機:源自後現代主義的慢性毒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