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要學習《易經》?不外乎這些原因。你又為何學《易》

《易經》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重要最古老的典籍,中華文化的源頭、總綱。千百年來,推崇者眾。

孔子讀《易經》,韋編三絕

在《史記》記載中,知名的“韋編三絕”故事,就是講述孔子學習《易》的過程。

孔子,非常喜歡讀《易》,以至於編連竹簡的牛皮都斷了三次。可見,《易經》在孔夫子心中的地位。而且孔子還自認為,沒有完全掌握《易經》的精髓。而現在我們看到的彖辭、象辭、文言等對於《易》的解釋,大多出自孔子之手。用現在的話說,這些作品是孔子對《易》的讀書筆記、書評、心得體會、論著。

我們現在一般情況下所說的讀《易經》,一般指的就是《周易》,而且是帶孔子書評的《周易》。因為,連山、歸藏已經失傳了。

因孔子讀《易經》、編纂《易經》,因此《易經》必然是儒家學派的經典書籍之一。也因此,儒家一定是學習《易經》的。

學道者通《易》,出神入化

雖然,孔子對《易經》的重新整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對於道家來說,《易經》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道家經典。

傳說,黃帝時代的道家是《歸藏易》,到秦漢時期,如十二闢卦,仍然以歸藏為主,東漢時期道教經典,魏伯陽的知名著作《參同契》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易經。到了宋代的邵康節,應該也算是道家一脈。傳說中,邵雍先生的易學水平已經進入出神入化的程度,最為知名的著作當屬《皇極經世書》。

因此,學道的人,是一定會學習《易經》。

在古代,《易經》作為四書五經之一,是文人的必修課

四書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9部書籍,自明朝開始,一直到科舉制度廢除,都是古代考試的必修課。

也就是說,《周易》在古代是國家規定必須學習的內容,廣大學子不學不行。至於國家為什麼要規定學習《易經》,自然是出於國家選拔人才的目的。

今天社會文化繁榮,人們學習《易經》的原因精彩紛呈

出於文化傳承的目的

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光輝燦爛。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上古文化一直流傳至今,不得不說,流傳至今這件事已經是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蹟。我們一直就有“上下五千年”之說,近代雖然曾經落後貧窮,但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史上,200年不過是轉瞬即逝的短暫歷史。也就是說,雖然現代西方文化流行於世,但在未來有多大的發展,仍需要幾千年的歷史檢驗,才可能有定論。

《易經》自上古流傳至今,已經歷經幾千年歷史長河,必然有其卓越的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我們的民族精神蘊藏其中,我國千百年來的傳統文化傳承,讓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幾乎都離不開《易經》。

比如,我們中國人一直說自己是“龍的傳人”。那麼什麼是龍?易經的《乾卦》,就是在講龍,龍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具有龍的品質和精神的人,稱之“君子”。細細讀來,很多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在《易經》中,都會有答案。

當代知名的《易經》研究者有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他曾做過著名的《易經與中華文化》的演講;比如在央視百家講壇解讀《易經》的知名文化學者曾仕強先生;再比如知名國學大師南懷瑾;還有民間派的著名代表人邵偉華等等。

古為今用說

《易經》可以佔,可以卜,而且是頗具科學性的預測。在我看來,《易經》的占卜,更類似於現代數學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它講述的是一些大概率事件。說到《易經》的數理,不得不提到現代計算機技術與《易經》的關係,包括萊布尼茨在內的很多西方科學家都自稱獲得了來自《易經》的靈感。

當然,《易經》的作用,顯然更加廣泛。

我們都知道,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一個運動的世界,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變化,

而《易經》,就是基於這時刻變化的世界,給出的解決之道。

現代科學,一般都是基於靜止的條件假設,得出結論。而傳承於上古文明的《易經》顯然不是,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易經》更具實踐意義。無論在治國、軍事、商界、醫學中,靈活運用《易經》可以達成運籌帷幄的目的。

出於哲學的目的

哲學,可以說是現代最為高大上的學科了,是專門研究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人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世界的本質是什麼?方法論又是什麼?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易經》顯然回答了幾乎所有的哲學問題,是一本“智慧之書”。對於追求人類最高智慧的哲學研究者來說,應該說沒有哪本書比《易經》更具吸引力。

綜上所述,《周易》作為我國人文文化的基礎,無論在生活、學習、實踐中都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因此學習者眾多 。您是出於什麼目的學《易》呢?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