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跟蹤,偷窺,這病態的母愛「細思極恐」

鍋鍋影視

去年年底,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新聞——

重慶一男子在鬧市跳樓自殺,砸死兩名過路女學生。

兩名女學生均是家中獨女,

其中一名女孩還是家中失獨後再生的孩子


還沒從第一個孩子離開的陰影中走出,

第二個孩子又沒了……

很難想象女孩的父母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如果地獄有酷刑,那應該也疼不過喪子之痛。

這種痛,痛徹心扉,足以逼人發瘋。

而我們今天要聊的這部驚悚電影,講的就是這種鑽心之痛——

《我的天使》 金·法倫特


女主利茲,是個幸福的人。

她樂觀開朗,家庭美滿——

丈夫很體貼,兒子很懂事,剛出生的女兒很乖巧。


然而,這一切美好都因一場大火而支離破碎。

利茲的小女兒死在那場大火。

自那之後,利茲就陷入了無限的自責中。


她不再樂觀開朗,就連行為處事都變得怪異。

每年到女兒生日,她都拉著兒子一起給女兒過冥壽


丈夫忍受不了她的怪異,跟她離了婚

兒子因為她的陰晴不定,時常躲在房間裡大哭。


家裡人都勸她去看心理醫生,但她不以為然。

還是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反覆崩潰,持續恍惚,活得像個行屍走肉。


直到有一天,她在兒子的同學派對上,看見了一個女孩蘿拉

蘿拉甜美可愛,笑起來的樣子就像天使一樣。

冥冥中有個聲音告訴利茲:蘿拉就是死去的女兒。


任誰聽到這想法,都會覺得利茲又在發瘋,

畢竟,死去的人怎麼會復生呢?

可利茲就像魔怔一樣,偏要證明蘿拉就是自己的女兒。

自那之後,利茲就開始跟蹤蘿拉,偷拍她的照片。


有時還會潛入蘿拉家,觀察蘿拉的一舉一動。


然而,這些都不能滿足她慾望,她想要離蘿拉更近。

剛巧,蘿拉的父母這兩天準備出售自家的房子。

利茲假扮成買家,帶著兒子登門拜訪。


蘿拉的母親克萊爾很熱情,很快和利茲成為了好朋友。


但克萊爾很快察覺到,利茲對女兒有點過分熱情——

她時常看到利茲走進女兒的房間,為女兒梳頭。

嘴裡還唸叨著,“你不覺得我們長得很像嗎?”


還有一次,克萊爾帶著蘿拉去滑冰,

就只接個電話的功夫,利茲就摟上了蘿拉。


然而,這些還不是讓克萊爾感到發毛的地方,

真正讓克萊格感到發慌的是,女兒的不對勁——

最近兩天,克萊爾總是能發現女兒對著空氣傻笑。


同樣的不對勁,在蘿拉的舞蹈表演上也發生了。

明明是排練了很久的舞蹈,可蘿拉在舞臺上卻有點心不在焉。


克萊爾注意到女兒眼神,似乎有意無意盯著臺後。

順著蘿拉的目光一看,她發現了藏著不遠處的利茲。


母愛的佔有慾,讓克萊爾再也坐不住了,

她當面質問利茲想幹什麼,

利茲一口咬定,蘿拉是她的女兒。


克萊爾認定利茲是瘋了,並警告利茲離女兒遠一點。


她還將利茲的所作所為,告訴了利茲的家人。

利茲的家人找上門來,決定把利茲送到精神病院。

前夫也準備把兒子帶走。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本就恍惚的利茲,徹底崩潰了。

她再次偷偷進入蘿拉的房間,準備偷取蘿拉的頭髮,去做親子鑑定。


然而,利茲的計劃還是被克萊爾發現了,

兩個母親扭打在一起。

在利茲聲淚俱下的咆哮中,電影也迎來了最後的劇情逆轉——


克萊爾告訴了利茲當年的真相——

原來,利茲的直覺沒有錯,蘿拉真的是她女兒。

7年前,利茲和克萊爾在同一家醫院各自產下一名女嬰。


那場火災燒燬的不止利茲一家,克萊爾家也遭了難。

克萊爾不能接受女兒被燒死剛好又發現利茲的女兒還有一口氣。

她當即決定偷樑換柱,偷走了利茲的女兒。


真相大白後,電影也接近尾聲。

有人吐槽,結局的轉折過於倉促且生硬。


但換個角度想,這或許正是說明母愛的直覺有多精準

冥冥中自有註定,血緣裡自帶牽引,

即便分隔再久,只需看一眼,依舊能認出那是自己的天使。


但很顯然,導演並不滿足於講一個母愛偉大的故事,

導演在電影的前半段,採用了驚悚懸疑敘事

大段的主觀視角平移鏡頭,讓人有種看恐怖片的即視感。


片中還有大量利茲的表情特寫

詭異中帶著些許可怖。


這些鏡頭,在描畫利茲精神狀態的同時,

也暗喻一個失常的母親對一個家庭的影響——


恍惚、可怖,就如同鬼魅一般。



不可否認,利茲是個非常愛孩子的母親,

但她太過於偏執,以至於忽視了兒子的感受。


失去親人之痛,沒人比利茲更懂。

可她卻親手將這份痛苦傳遞給了自己的兒子。

失去之人,固然不捨。

但重要,永遠都應該是眼前之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