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在清華北大,而我連大學都考不上-電影《最初的夢想》影評


父母都在清華北大,而我連大學都考不上-電影《最初的夢想》影評

大學時期的男主與沉迷情色的胖朋友

當你的父母曾是清華北大高材生如今已是年入百萬的精英階層,而你,高考卻慘遭滑鐵盧,連大學的門檻都失之交臂,現在你會怎麼做呢?

本片一開頭,小主人公就面臨了這樣的困境,他的父親甚至根本連他考不上大學的選項都未曾考慮,早早已經將入學慶功酒擺在了桌子上。男孩無法面對這樣滑稽的窘境,轉身從陽臺一躍而下。

電影一開始始於帕塔克和瑪雅的十幾歲兒拉加夫子入院,自殺未遂後身受重傷。他父母出色的工程學學位的負擔使他深陷其中。


父母都在清華北大,而我連大學都考不上-電影《最初的夢想》影評

他不希望成為失敗者,而且還太年輕,以至於無法理解倖存的失敗與品嚐成功一樣重要。

盡帕塔克管決定分享自己的失望情緒將使兒子的意志恢復原狀,但瑪雅對此持懷疑態度。這對夫妻一直在隱瞞一個裂痕,卻沒有揭示其背後的原因。

關於他從沒說過對不起,她從沒說過沒關係。

但是,一旦故事回溯到大學時期的美好時光,他們的婚姻糾紛就不再重要了,在那兒,一段啼笑皆非的青春往事揭開帷幕。

與國內青春片類似的是,這裡也有性格迥異的各式基友。熱衷各類黃色雜誌每晚與自己右手親密切除的胖子,脾氣暴躁日日口吐芬芳的大哥,沉迷酒精彷佛常年泡在酒裡的學長,半句離不開“我媽說”電話粥一開就一個小時的媽寶男,當然少不了一個意氣風發卻不太得志馬上要畢業的師兄。這些人在一起加上一個小聰明無數的男主,讓一個從來沒在運動會揚眉吐氣的學院也在摸到冠軍盃的邊緣徘徊。


父母都在清華北大,而我連大學都考不上-電影《最初的夢想》影評

男主與眾基友組成“失敗者”組合

為了贏得學院冠軍盃,男主心儀的校花瑪雅也不得不被擱置一邊,一段啼笑皆非的競賽由此展開。

這六個活寶在影片中樂觀的互動,熱鬧的鬧劇和古怪的惡作劇讓我們彷佛也回到了那個青蔥校園,再不是這個揹負生活重擔的社畜,而我們需要擔心的僅僅是食堂大媽今天有沒有多加一勺菜,隔壁的妹子有沒有偷偷看我一眼和夜裡通宵的網吧該選哪個。


父母都在清華北大,而我連大學都考不上-電影《最初的夢想》影評

當然,並非所有事情都如此美好。

每當敘事在輝煌的過去和憂鬱的現在之間轉換時,事情就會變得非常令人感傷。這種音調變化可能會令人難以適從,就像我們的回憶與現在的對比總是讓人哀傷。


父母都在清華北大,而我連大學都考不上-電影《最初的夢想》影評

男主在過去那個為之日夜拼搏的比賽結果也許從來都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他和基友們為之努力的日日夜夜。即使競爭對手早已搶佔先機,即使他們從來沒有優秀的選手,靠著男主的一個個詭計(喊口號汙衊對手,給強勁對手在比賽前一天晚上安排個深夜妹子激情聊天,足球比賽假摔),他們總算是也能在冠軍夜佔個一席之地。

故事講到這個關鍵時刻,兒子要被推進手術室,迫切想要知道“失敗者聯盟”到底贏了比賽沒,有沒有撕掉所謂的標籤,揚眉吐氣。

令人意外的是,比賽輸了,正像是男主的兒子拼盡全部參加那場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卻與大學無緣一樣,即使男主與基友們想盡辦法贏得比賽,幸運女神卻不曾光顧這些努力的人們。

到此時,男主的兒子心灰意冷,他不停著問著父親和他的朋友們,你們那時候是不是難受的要死?

“並不”,父親和他的朋友們異口同聲的說道。

“為什麼?”

“因為我們努力過了,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那麼我們就不再是失敗者了”

是啊,影片到此時我們才幡然醒悟,失敗了又能怎樣呢?只要你不把“失敗者”的烙印打在自己身上,那麼誰又能阻擋你的下一次成功?即使失敗了小小的比賽,我們贏得的卻是友情,愛情,與不曾後悔付出的青春。


父母都在清華北大,而我連大學都考不上-電影《最初的夢想》影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