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乳房: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对子女发展越有利吗?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越长,是否真的越有利于子女的能力及行为表现的发展,仍然存疑。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发现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越长,对于子女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而对早期行为表现呈现负向影响。

进一步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了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与子女早期行为表现的因果效应,发现两者之间是比较稳定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最佳母乳喂养时间(6~10个月)使子女早期行为表现达到最优,超过这一最佳时间将会延迟子女行为表现的发展。

同时,还发现母乳喂养的最佳时间对那些处于弱势背景的孩子发挥了更大的积极作用。

本文的结论对于制定科学的婴儿喂养战略具有显而易见的实践价值:一方面,考虑到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母乳喂养应在合理的时间内“当断则断”;另一方面,针对那些劣势儿童的喂养干预政策将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母乳喂养对于婴儿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保持纯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死亡率,并且为健康带来的益处能够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

具体而言,母乳喂养能够降低哮喘、中耳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促进肌肉更好地发育,并且能够减少青春期罹患白血病的风险,还能降低成年后的肥胖率。

当然,一系列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同样为母亲带来了福利,例如延长下一次怀孕的间隔,降低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总而言之,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家庭都对母乳喂养持高度重视的态度。

虽然以往诸多学者认为母乳喂养对儿童和母亲的健康有许多好处,但对儿童其他发展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母乳喂养对于认知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例如Angelsen et al.(2001)对20项研究的元分析发现,与没有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能够令低出生体重婴儿的智商平均提高5分,令正常体重婴儿的智商提高3分。

其他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母乳喂养确实能提高认知能力,尤其是对出生体重较低的儿童而言。

Borra et al.(2012)采用一项来自英国的纵向出生队列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与儿童的认知能力显著相关,但是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不再显著。相比之下,对于亲社会行为、情绪化特征、好动等幼儿行为而言,母乳喂养的前几个月与改善的结果并没有很强的关联,直到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后,这种关系才能出现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母亲的孩子身上。


当然,还有学者认为儿童的发展与母乳喂养没有直接联系,而是与影响母乳喂养的诸多因素有关,例如母亲受教育年限、社会经济地位等,或者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例如,Der et al.(2006)的一项元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能够显著提升子女认知能力,但是在控制诸多因素之后,母乳喂养对子女的认知能力并无显著影响。

Girard et al.(2017)运用爱尔兰纵向婴儿队列数据发现,在13项与儿童发展有关的结果变量中(包括注意力集中、多动症、词汇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母乳喂养仅能降低儿童3岁时的多动症发生率,而对于其它结果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当儿童到5岁后,母乳喂养对于任何行为发展均无显著效应,该项研究表明,早期观察到的母乳喂养的好处并不会持续到孩子入学后。

Jiang et al.(2011)认为,母乳喂养时间较长的孩子并没有比从未接受母乳喂养的孩子有更高的智商得分。在持续时间的分析中,该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达到6个月与从未进行母乳喂养相比,对行为表现有积极影响。但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后,没有任何有益的效果。

而且从未接受母乳喂养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要优于母乳喂养超过12个月的孩子(如短文理解和阅读测试)。这些结果表明,在婴儿早期发育中可能存在一些关键的窗口时期(例如,生命的前六个月),在此期间,母乳喂养可以影响认知结果;在这个窗口关闭后,母乳喂养与更好的认知得分不相关。

探讨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至关重要,不仅能为婴幼儿喂养战略提供干预措施,还能为中国母亲提供科学的喂养建议。然而,受限于没有大型出生队列数据,我国迄今鲜有学者利用大样本数据检验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对于子女发展的影响。

杨婷等(2017)的研究虽然运用了大型追踪调查数据,但是并没有考察连续的母乳喂养时间对于儿童发展的因果关系。王敬彩等(2007)虽然发现母乳喂养时间对儿童认知和行为发育有积极影响,但其考虑的只是婴儿产后4个月内的母乳喂养情况,没有办法验证4个月之后的喂养是否对子女发展仍有裨益。


为了填补此片空白,本文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对子女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以及早期行为发展的因果效应,给出了来自中国的大样本证据,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对于子女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没有显著效应,且喂养时间越长,会对子女的早期行为表现产生阻碍作用。

此外,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与子女早期行为表现之间存在“U”型关系,子女的早期行为表现随着母乳喂养时间的增加先提前、后延迟。换言之,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儿童发展,但存在拐点。

6~10个月的母乳喂养对儿童的下列行为起到促进作用:学会自己走路、独立小便、说出完整句子、数1-10等行为,这个拐点可以称为“最优母乳喂养时间”;而当母乳喂养时间大于拐点值时(超过10个月之后),将推迟孩子诸多行为表现发生的年龄。这一重要的结论与已有国外研究相似。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京师学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