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巘行書臨顏真卿 祭侄文稿 鏡心

梁巘(1710年--1788年後),字聞山、文山,號松齋,又號斷硯齋主人;祖居亳州十九里鎮,後居住在亳州城裡夏候巷街(現夏候小學西跨院),歿後埋葬在十九里集南一里半杜莊村後。{曾祖父粱繼宗;祖父梁爾祿,字天賜,國學生;父親粱接孟,字介賢,候選經歷,敕贈文林郎(文職、正七品);兄粱峰,字屏山、號六松,性孝友,善文章、工書法。梁巘長子俊業,早卒;次子偉業,嘉慶六年(1801年)辛酉拔貢,官浙江於潛縣知縣。業師陳師古,字聖緒,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科舉人。門生有姚蓮府、蕭景雲、王魯庵、許春林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敕授文林郎壬午科舉人,由鹹安宮教習轉任湖北巴東縣知縣;壽州(今安徽省壽縣)循理書院院長(山長)。其在書法上的成就遠大於政治,他與乾隆年間五位(張照、王澍、劉墉、王文治、梁同書)重要書家齊名,為清代著名書法家之一。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辰,第十三(“從父”塗去)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楊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閒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常山作郡。餘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賊臣不(“擁”塗去)救,孤城圍逼,父(“擒”塗去)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河東近”塗去)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塗去)攜爾首櫬,及茲同還。(“亦自常山”塗去)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塗去二字不辨)卜(再塗一字亦不辨)爾(“爾之”塗去)幽宅(“相”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局部放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