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实行"两不管、三不惯",孩子将来准有出息,父母也会更省心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教育孩子就好像是在放风筝,什么时候放线,什么时候该收线,不能盲目,都是要把握好时间的。

其实大部分的中国家庭教育孩子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发现孩子有一些小错误的时候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引导,逐渐导致孩子养成许多的坏毛病,长大以后这些坏毛病就会被无限的放大,一发不可收拾,父母就开始后悔莫及,但是却是为时已晚。

其实家长可以对孩子实行“两不管三不管”的原则,这样孩子以后很容易成大器,父母也省心。

两不管

1、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不要管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通病,早起起床的时候嫌孩子穿衣服太慢,为了节省时间自己动手给孩子穿,本来说好了让孩子自己洗袜子,但是又害怕孩子弄湿衣服,弄湿卫生间,又自己动手去洗了。这样只会打压孩子独立自主的积极性,孩子无法单独完成自己的事情,长大以后很难照顾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啃老族”。

家长要学会放手,学会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自己盛饭,自己洗碗,自己洗衣服,叠被子等等,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也体会到了生活的来之不易和父母的辛苦。这样长大以后的孩子更独立,更懂得感恩。

2. 孩子心理能够承受的事情不管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小孩在公园里跑着跑着跌倒了,本来不哭,父母赶紧上去安慰孩子,结果孩子一下子委屈涌上心头,哭个不停。

其实小孩比你想象的要坚强,自己跌倒假如不受伤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站起来的,假如父母上前第一时间去安慰,孩子的心里承受能力就会变弱,以后遇到困难就会逃避。

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孩子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孩子将会变得更加勇敢。

三不惯

1、孩子不懂礼貌不惯

中国本就是礼仪之邦,讲礼貌乃立身之本。假如孩子自私自利,不懂礼貌,不尊敬长辈,一定不能惯着,一定要及时管教,否则,孩子走入社会必定会吃亏,肯定不招人喜欢,情商低下。

2、孩子不遵守规矩不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假如孩子心中没有规矩意识,做什么事情不管不顾,不计后果。做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衡量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样以后在社会上很难立足。家长一定不能心软,要严加管教。

3、孩子撒谎推卸责任不惯

一些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担心受责罚就会撒谎推卸责任,这样的孩子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长大以后是没有办法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家长一定不能惯着。

教育孩子也要讲究适度,孩子在父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孩子和父母成为朋友,也就愿意听父母的建议。

3-6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若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坏习惯一但定型可就很难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这些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温和而坚持”的改正过来!

孩子看绘本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绘本中的角色之中,这也正是孩子为什么看绘本学东西快的原因。

点击下方链接享受你们的亲子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