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赠曾经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公安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访谈节目里,就提到了一个类似的观点:“有些家长他在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开始管。”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正如我们那句老话“你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偏偏管。”

李玫瑾教授举过这样两个例子,很贴近我们今天的观点:

男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他跟你闹,能怎么闹呢?无非是在地上打几个滚,哭几声

但是等到他十四岁、十五岁的时候,这个孩子还会是打几个滚那么简单吗?

不是!第一,他会离家出走;第二,他跳楼自杀或者服毒自杀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今日说法》说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个男孩子12岁,就因为母亲骂了他一顿,服毒自杀了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这么小的孩子他怎么会知道自杀呢?”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李玫瑾教授的回答引人深思:“那是因为你的爱,在他的眼里没有限制的,他用你的爱来威胁你,只是他不知道死的含义。”

对于很多家庭来讲,孩子只有一个,因此对于孩子也是百般疼爱,让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样子。等到孩子长大,从小养成的坏习惯也逐渐显现出来,这时候家长就开始着急了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但是当家长再以爱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因为他们对我们的爱没了敬畏感,我们说再多也只是徒劳的。这也正反映了我们很多家庭教育的现状,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宠爱,养的一点规矩也没有,给纠正的错误权当没看见,等到家长想要纠正的时候,孩子已经脱离你的管教,后悔也晚了

其实,家长可以对孩子实行“两不管、三不惯”原则,这样孩子将来会更有出息,家长也会省心

两不管

1、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不要管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有的家长过于勤劳还真不是件好事,对孩子的事情几乎亲力亲为,从孩子起床穿衣,洗脸刷牙,还有吃饭,家长都是照顾到很到位,出门的时候给孩子穿衣服穿鞋,孩子一点自己展示的机会也没有

我们现在觉得没什么,能多照顾孩子一点是一点,但是等到孩子上幼儿园,这些我们太勤劳的事情都会成为你头疼的问题。不仅如此孩子还会形成依赖心理,因为他知道有我们的帮忙,就会一直拖拉,养成懒惰的习惯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因此要想孩子以后能够勤劳一些,就不要事事亲力亲为了,平常的时候,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锻炼孩子不说,也能够从这些小事上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心,除此之外还能够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让孩子更聪明

2、孩子遇到自己可以解决的困难不要管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很多家长舍不得让孩子掉一滴眼泪,孩子一有困难,家长就会立马帮忙。孩子刚摔倒在地,也会赶紧抱起孩子,生怕受到一点伤害。其实家长爱孩子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保护的太好未免就有些过了,很容易将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而且让孩子小时候多经受一些挫折,容易磨炼孩子强大的内心,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我们以后不可能帮助孩子一辈子,所以早一些放手对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在孩子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更具信心和动力

三不惯

01、没礼貌的习惯不要惯着

有礼貌讲文明是一个人的基本教养,这样的人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也会受到别人的喜欢。相反没礼貌的孩子,不仅交不到朋友,而且还会养成傲慢无礼的性格,在以后进入社会是很容易吃亏的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所以说家长在这一点上一定不要惯着孩子,特别是在家里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对长辈有敬畏感,在家里就要养成尊重长辈的教养,这样孩子再出去之后才能够尊重别人

02、撒谎不诚实的习惯不要惯着

其实撒谎这一点在孩子小的时候,倒不是有意的,他是想通过撒谎的方式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得到父母的原谅,免受责罚,但是我们如果惯着孩子养成这种习惯,孩子就会知道撒谎能够得到我们的原谅,以后就会经常说谎,等到孩子年龄再大一些,自我意识强烈的时候,更是会有自己的注意,一旦犯了错,我们发现不及时,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平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点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可能因为我们过于严厉,所以孩子在犯错之后不敢承认,就会选用说谎的方式,所以我们在遇到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急于批评,让孩子意识到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和担当,对于惩罚孩子这件事一定要有一个度,不要因小失大

03、懒惰的习惯不要惯着

大家可以看看现在大学生在家的现状,早上不起晚上不睡,黑白颠倒,不做家务,这就是平常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到位造成的,我们总是埋怨孩子自己懒惰,但事实上是我们太勤劳了,一边唠叨一边收拾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孩子就想自己收拾你也不给他这个机会,所以说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养成勤劳的习惯,学会自己收拾屋子,自己洗衣服等等,从小就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可以让孩子有独立意识。与此同时,小时候孩子还很喜欢帮助我们干活,我们也不要打压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参与进来,多一些锻炼的机会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一个度,一个平衡点。孩子在一个宽松温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更具幸福感,更能够养成好的品格,孩子也愿意和家长做朋友,同时也乐意听取家长的建议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李玫瑾教授建议家长在孩子三岁左右就对孩子立规矩,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强烈,对于家长的意见也容易采纳,因此管理孩子就要从小抓起。与此同时还建议给孩子看绘本,孩子在看绘本的时候就会有很强大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绘本的角色中来,就好像身临其境那般产生共鸣,学到更多的东西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有见识的父母,而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绘本,花不了多少钱就能够帮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3~6岁正好是孩子的阅读黄金期,也是孩子养成习惯的黄金期,正好可以凑此机会,帮助孩子一举两得!

熊爸爸家的二宝也看了很多绘本,这套《小脚鸭培养好习惯绘本》就很不错,孩子看完之后很喜欢,而且它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十大生活主题,选取的都是贴近孩子在生活中常见问题,对于孩子的学习可以说是更有针对性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绘本里面的每篇故事都是很简短的,字数科学,语言通俗易懂但又不失童趣,语言幽默,孩子易于理解,我们家长在给孩子教学的时候也轻松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另外一点就是质量不错,绘本的印刷很清晰,图案色彩亮丽,装订结实,孩子多次翻阅也不会坏,重要的是没有什么难闻的味道,家长可以放心孩子阅读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会更容易有出息,家长更省心

价格上也很划算,一整套书有十本才39元,平均一本才3.9元相当于宝宝的一包酸奶钱,就能够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培养好性格

教育要趁早,家长一定要抓住机会,教育好孩子,培养好孩子

点击下方图片上的“去看看”就可以购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