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保险年度末现金价值小于我交的保险金额?

蔡天龙


首先要清楚保险不同于理财,买保险是为了用小钱翘起大杠杆抵御未来身体健康或意外方面的风险。所以保险年度末现金价值比交保险金额低是正常的,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商品,消费品,不是理财品。

那我买的一款中国人寿的国寿福来说,25W保额保终身,我是28岁开始买得起,要交19年,年交7176.9元,19年累计136361元。而我到47岁没发生任何风险最终的现金价值是91750元,到我60岁现金价值才和我所交的保费差不多。而且几十年的通货膨胀也让现金缩水不少。

所以买保险是买的保障,不是一个现金保值的东西,不过保险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是非常有必要给自己及全家配置合适的保险的。但是如果想靠保险理财就没有必要了,毕竟术业有专攻,想理财就买做理财公司的产品,或投资一些好的项目。






投文字G


这要看险种和缴费多久了。

1. 消费型,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现金价值小于交的保费,那是因为部分保费已经被消费掉,这类产品保障功能强,储蓄功能弱。

2. 带有身故责任的定期重疾险,其实是定期重疾加上定期寿险,同上。

3. 带有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其实是终身寿加保障终身的重疾险,保障强,带有一定储蓄功能,保单的现金价值较高。但由于保费和成本摊平,缴费的前期现金价值小,如果退保,损失大。后期现金价值增加。

4. 年金险,一般用做养老金,典型的储蓄类产品,保障“人活着,钱没了”这种风险。缴费前期,现金价值肯定低于已交保费,因为时间够久才能滚出来利息,前期还在摊成本的阶段。

年金险的产品设计有些区别,有的是快返型,几年时间内现价就高了,有的要缴费10年以后现金价值与已交保费相当,到了60-80岁左右,现价高了,后面再降低。

这时候领取的养老金加上现金价值是已交保费的几倍了。

5. 建议从保单的整个保障期间看待现金价值和它的保障责任,合理规划自己投入的保费。比如年金险5-25年后领取才能享受它的功能,那短期内要用的钱不要放进去。

消费型,保障类产品,主要覆盖特定人生阶段的重疾风险,如果出险了,这笔钱翻几倍拿回来,没有出险,这笔钱就消费掉了,买的时候心里有这个预期。

6. 了解一笔钱投入保险后锁定的时间很重要,因为中途退保的损失比较大,而且保障中断,年纪大了再买健康险不划算,年纪大了再买年金险的意义也不太大。

7. 利用保单的现金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保单贷款,后续还要还回去的,否则影响保单利益。二是保单退保,或保单作为财产被分割的时候。

谢谢你读完这7条~

持续输出与保险有关的干货。



和济说保险


你问这个问题,应该购买的是理财险吧。

很简单啊,你买的保险是低现金价值的保险产品,正常大概需要个10几20年才能跟你交的保险费相等或者超过。

当然,保险公司也有很多高现金价值的保险产品,大概跟你所交保险费相对等,5年左右超过你所交保险费。

你买保险要根据实际需求购买,如果是长期闲置投资的,买低现价的也没什么关系。

如果有资金周转需求的,建议购买高现金价值的保险。


菜保保


1.保险年度末现金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您的保单在本年合同期末这天如果退保值多少钱。

2.保险不同于理财,更不是储蓄。一般消费类/重疾类的保险,其保险年度末现金价值小于我交的保险金额。这类保险如果出险了,这笔钱翻几倍拿回来,没有出险,这笔钱就消费掉了,买的时候心里有这个预期。

3.当然,保险公司也有很多高现金价值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如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甚至有些万能保险包装的与理财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