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出现并不是为了经济交流?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今天我们来谈谈,陆上丝绸之路的出现。张骞通西域这是我们从初中就开始学习到的知识,但是你知道吗?丝绸之路最开始出现的原因并不是为了经济交流。不是经济交流,那是什么呢?


汉武帝初年,汉武帝从匈奴人口中知道了关于西域的一些情况,有一个名为月氏国的国家被匈奴打败后,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他们想要复仇匈奴,但是没有人帮他们。汉武帝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想到月氏国在匈奴西边,可以和月氏国联合起来,切断心腹大患匈奴与西域其他国家的联系,从而削弱匈奴的实力。

于是汉武帝想征求人去与月氏国联系,但是当时没有人知道月氏国在哪,也不知道有多远,这使很多人望而却步。这时张骞出现了,在他的带动下,有一百多人愿意同他一起去。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他们前往寻找月氏国。去月氏国,就得通过匈奴人的地盘,尽管他们再小心,还是被匈奴人抓住,做了俘虏,但是并没有杀他们。十多年过去了,有一次张骞与另外一人趁匈奴人不防备,骑马逃了。他们一直向西跑,没找到月氏国,但是找到了大宛国,在与大宛国交流之后,由大宛国派人护送他们,使他们到了月氏国。但此时的月氏国王已经不愿与匈奴作战了,但是由于张骞是汉朝使者,很有礼貌的招待了他们。他们在月氏国待了一年后,去了大夏,看见了许多从未见过的东西,随后返回了长安。这一趟,张骞在外过了十三年才回到长安。


在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后,汉武帝再次派他出访,目的是为了找到天竺,这一次没有找到天竺,却结交了滇越。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主力后,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带去了许多牛羊、黄金、绸缎等礼物去结交西域。这一次先后联系了乌孙、大宛、月氏国、于阗等国。过了一年,张骞因病去世,但他派到西域各国的副手都回来了,经过统计,他们总共到过了三十六个国家。从这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人去访问西域各国,同他们建立了友好交往。通过这样的方法,使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到了西亚,再到欧洲,后来这条路便称为了“丝绸之路”。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丝绸之路”的出现最开始是为了解决匈奴而开始的,但最终“丝绸之路”称为了一条中国与西亚,欧洲等其他国家的一条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通道。

在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