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已经看透"空城计",为何还要假装上当受骗呢?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空城计。很多人都觉得诸葛亮在西城使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表现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其实,空城计连司马昭都看出来了诸葛亮的端倪,并对司马懿说: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既然如此,向来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智谋精深的司马懿真的看不出来,为何却又要假装上当呢?事实上,里面含有精深的算计,一般人很难想象。

司马懿就说诸葛亮使用马谡这样的庸才,岂不误事。这就说明他已经料到诸葛亮很难成事。待到曹军夺取街亭,攻占列柳城,直奔阳平关,则蜀军必然没有退路而全军覆没。同时,诸葛亮的"司令部"以及军需库等都设在西城县,城小不能坚守。

马谡失街亭之后,诸葛亮退守西城,司马懿引军10万来攻,当时诸葛亮只有不到5千兵力,一半壮兵还去运粮草了剩下的都是老兵弱兵,并且身边没有一员大将,姜维的援兵也需要数日后才能达到。这时候司马懿打过来必死无疑,为了拖延撤退时间于是诸葛亮心生一计,火速送走了城内老人妇孺,大开城门,只留下了一些人在城门口打扫,而诸葛亮自己登上城楼,焚香抚琴,神色自若。司马懿大军杀到西城时看见这番情景,不禁心生疑惑,司马懿认为诸葛亮生平素来谨慎行事,从不冒险,这时大开城门肯定有埋伏,于是司马懿便调转马头带军撤退。司马懿一走,早已满头大汗的诸葛亮立马带领军队撤出了西城逃跑了,而当半路突然想明白的司马懿重新回到西城的时候,已然是一座真的空城了。

可以说,街亭一战,放走诸葛亮,司马懿也是心中有数,日后自然就有机会掌握西北大军的军权,他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原本属于曹魏亲贵将领的部将或嫡系人马,陆陆续续收服或换成自己的亲信,树立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比如说,曹睿一旦重用司马懿,他立马推荐张郃为前部先锋,后来又提拔钟会、邓艾等将领。

由此可以看出,曹魏君臣始终对于司马懿不放心。故而,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个明白人,为曹魏君臣合处此奇策。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吓退司马懿,哪里知道司马懿这样做,一来显得自己怯懦、少谋,降低曹魏君臣的猜疑;另一方面这个时候诸葛亮安全,自己也就安全了,后来还能逐渐接管西北军权,收获不比诸葛亮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