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坟”却埋着帝王,还发现一面镜子,专家:“禁止出国”展览

若是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现在的人们对其最深的影响,就是这段时期是我国第一个出现的乱世时期,也是我国思想发展,最为快速和齐全的时期。而战争一向来都是科技的催化剂,因此很大程度上,在这段时期中出名的诸侯国,或多或少都有着超强的实力。

而对于其中较为强盛的齐国来说,其军队和经济文化,在数百年间在各国里都称得上是顶尖的。若是让考古学家们来说的话,齐国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还得数在古墓中出品的古铜镜。这个古铜镜的工艺水平也就超越了当时的科技水平,更稀奇的还是它是从一个埋葬于驸马坟的帝王墓室中出土的,被专家列为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在扩建胶济铁路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座上古的坟墓。 在考古学家赶到之后,从当地的老人口中,得知了这座坟墓很有可能是上古时期的一个驸马坟。一开始专家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随着研究的开展,里面出土的文物和陪葬品的数量,让这个说法越来越站不住脚。

专家们认为,这很有可能不是驸马坟,墓主人的身份还需要仔细研究。因为主墓室还没挖到的时候,考古队就发现了将近上千件文物,还有五个陪葬坑。这种规模,很明显不是一个驸马能有的。在对古墓的年代和文物的造型进行研究之后,考古队认为这是齐国某个君主的坟墓。若是按照史料的记载,齐国的第一代国君,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姜子牙,而其后强盛的齐国在墓葬文化上,也是颇具盛名的。

但是这里面的文物,有一面镜子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在墓中出土的这面镜子,可以说将齐国的强盛从侧面表达得淋漓尽致。专家们根据其造型称为“龙纹矩形铜镜”。其高大一米二,重量更是有着百斤以上,但是惊奇的是,它的厚度却只有一厘米左右。这长宽高的差别,可以说让专家们深感兴趣,甚至还有人将其称为“超前科技”。

因为按照战国时期的科技水平,像这种程度的镜子,按理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制作出来的,但是它就这样出现在古墓当中,可以说是让专家们疑惑不解。要知道根据史料来看,直到秦朝时期,才在真正意义上,出现了铜镜。在此之前,一般人都是用水这种东西来充当镜子的。可这面铜镜出现的时间,却远早于秦朝,很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铜镜。

可就算在秦汉时期,因为是用青铜器打造出来的东西,哪怕是帝王使用的镜子,也是相当厚重的,并且因为那个时代的工艺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所以青铜镜如果变大的话,不仅难以给镜面抛光,也难以控制镜子的完整度。

因此,在出土的秦汉时期青铜镜文物中,很多时候出现的都是小型手持的设计。但是以龙纹铜镜的大小来看,这个高度远比一般的镜子大得多,其用途很有可能是作为穿衣镜供君主使用的。而且因为厚度上只有一厘米,若是以现代的工艺技术还说得过去,但是在两千多年前出现的话,就能证明在当时,齐国的工匠所拥有的工业技术,或许已经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巅峰水平了。毕竟要控制好镜子的厚度和镜面的清晰度,这种技术难度是随着材料的材质而变化的。

专家为此还亲自找来了专业人士,做了许多实验。实验证明若是想要将龙纹铜镜再一次仿制出来的话,以一样的材料和造型来说,哪怕是用了现代发达的技术,不管怎么控制,都很难将镜子的厚度,控制在一厘米之内。而且因为在铜镜的背后,还有工匠们雕刻的复杂繁琐的花纹,因此想要保持铜镜不断裂的话,其难度是很高的。除此之外,在古代究竟是如何,将这个一米二的铜镜的镜面进行抛光的,目前还是个迷。毕竟用上了现代科技,专家们都不敢保证能完好无损制作出来,这种光滑的镜面。

也正是因为这个铜镜上,存在着非常多的谜团,制作工艺上,也有着很高的技术难度。所以专家们才认为,这个是不该出现在两千年前的“超前科技”。当然,对铜镜研究得越深,其身上就有越多的谜团。直到现在,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文物修复的专家,都一直没有搞清楚,这面铜镜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