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刘伯温对元朝腐朽不敢明言,巧借卖柑者之口,暗讽元廷庸暗与虚伪

元朝虽有扫四野平八方,灭金夏吞南宋并吐蕃,消除了自大唐王朝瓦解之后,中原大地分裂动荡之功。然而却因为其上层统治者拒绝融入中原,结果导致其国祚只维系了短短九十余年!而且越往后来,元廷的统治就越发腐朽。刘伯温虽然察觉到元朝的种种弊政,但却不敢明言,只能借助于虚构出来的卖柑者之口,暗讽元廷的庸暗与虚伪!刘伯温的《卖柑者言》,写得非常精彩,很是值得一读。

(刘伯温先生)

01、刘伯温采取先褒后贬的手法,通过对柑果的内外对比,得出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结论

《卖柑者言》的开篇之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直奔主题,没有多少铺垫与虚语。文中说:“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刘伯温先称赞了卖柑者的技术精湛,很善于藏柑。他的果子即使经冬历夏也不会坏掉,倘若顾客拿起观察,会发现卖柑者所卖的果子,犹如金玉一般华美!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果子的外表虽然华美无比,但是如果剖开来观察,就会发现竟然是:“剖其中,干若败絮。”原来这果子里面已经干掉了,早就变成不能吃的废品了!于是,刘伯温觉得这个商贩很不讲诚信。他这简直就是在以次充好,坑蒙欺诈消费者嘛!

因此便责问那个卖柑者说:“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衔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为欺也!

”是的,你所卖的果子既然已经不能吃了,但是你却依然卖给消费者,这种明目张胆的欺诈也实在是太过分了吧?难道你把消费者当做傻瓜和瞎子了吗!

也难怪刘伯温如此气愤,谁又能料想得到这位“善藏柑者”,居然卖的竟然都是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垃圾食品呢?真是徒有其表,浪得虚名!然而,刘伯温不知道的是,顾客之所以会买这个商贩的“空心”果子,当然也不是为了吃!而只是用来做祭祀的供品而已。因此顾客只会要求果子外表华美,而不会去追究果子能不能食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这也是一种“形式主义”。

(元朝宰相)

02、通过卖柑者看似强词夺理的回答,将元廷的庸暗与虚伪,抽丝剥茧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可谁知,当面对刘伯温的指责时,这位卖柑者却并不服气!他不仅不承认贩卖这种坏果子很不道德,反而责问起刘伯温来。卖柑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业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

是呀,这种坏果子我已经卖了很久了,你买我卖,两厢情愿。更何况,这世上欺诈之人也实在是太多了,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干吗?为何别人都没有说什么闲话,偏偏就是你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你究竟是来买果子的,还是来砸场子的!

在这里,刘伯温已经开始借助于卖柑者的强词夺理,逐渐引申到暗讽元廷的黑暗统治上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是说:因为元廷的腐败由来已久,其积弊之深已然难以扭转,而人们对此也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

而这种不正常,恰恰是最可怕的!它的最大危害在于:因为,元朝统治者听不到正确意见,所以也就了解不到真正的民情民意。所以,君王就很难针对弊政,实施有的放矢的纠偏改良!结果,只能导致元朝在腐朽的下坡路上越滑越远,直到最后救无可救,医无可医!

卖柑者的牢骚话,还没有说完。而此时的刘伯温,却又很难进行反驳。于是,便只有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卖柑者接着说道:“吾子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刘伯温听后,不由暗叹一声:唉呀,这位善藏柑者绝非普通商贩,简直就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智者啊!你听,他这几句话虽然不多,但却一针见血的指出:元朝的武将,多是一群徒有其表,而没有真实本领之辈!而文臣也多是一些道貌岸然,但却毫无经世济民之术的庸才!元廷朝政在此等碌碌无为之辈的把持下,注定会出现朝政江河日下,腐朽庸暗日趋严重的必然结果!

(元顺帝)

03、刘伯温借卖柑者之口,揭穿了元廷官僚的腐朽与虚伪,撕下了他们道貌岸然而又光鲜亮丽的面具

卖柑者继续说道:“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这几句话直击了元廷的要害,抨击了元廷法纪废驰,各级官僚只知饱食终日,既不知报效朝廷,更不愿舒纾民生痛苦!他们既不能平定叛乱,也不能救民出离水深火热,更不能澄清吏治整顿朝纲。坐食高官厚禄,而又鲜廉寡耻。饱食民脂民膏,而无丝毫回馈之心!就如同我这柑儿一样,只不过是一群徒具威仪,而又光鲜亮丽的行尸走肉罢了!

我看先生也非等闲之人,却为何昧于察见大事,反而只知纠缠于我这卖柑小事呢?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刘伯温巧借卖柑者之口,暗讽元廷因腐败而引发了混乱,而后又因混乱而导致了积重难返!

腐朽已经深附于元朝的肌体之上,时至今日已病入膏荒而难以挽救了!对于封建王朝来说,最为难能可贵的莫过于识人、用人!尽管王朝的事务千头万绪,然而解决问题之道,归根结底还是如何才能用好人、用对人!

只有那些不仅很善于获取人才,而且还很善于使用人才的王朝,才能够理顺那千头万绪的事务,摆脱危机与困扰的纠缠,从而取得辉煌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政治的本源,其实就是一种驭人治国之术!居上位者(皇帝与朝廷)行使驭人之术。

而居下位者(官僚与百姓),则是被“驭”者。这就犹如一架构造精巧的机器,只有上下齿轮相合才能正常运转。如果平时不注意给机器注油润滑,那么天长日久之后,再精巧的机器,也必然会因锈蚀而出现故障,结果导致因其运转不畅而发生危险!

而在刘伯温看来,现在的元廷正陷于危险之中而不自知!元廷的各级官僚,多半是由一些无德无能之辈充任,而这些人的本领却远远低于他们所能承担的责任。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元朝出现统治危机,从而埋下导致整个王朝崩溃瓦解的祸源!

(元末形势)

尾巴:刘伯温的《卖柑者言》脍炙人口,在这篇并不是很长的作品中,刘伯温巧借卖柑者之口,对元朝的腐朽统治加以揭露。并对元廷的各级官僚徒具威仪和华丽的外表,但是却对上不能报效朝廷,对下也不能济世安民!平日只知饱食民脂民膏,但却又鲜廉寡耻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资料参考:刘伯温的《卖柑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