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這部電影讓你看清職場真相


01.


每個人都有很多美好的夢想,

但是,大多數人都過著平凡的生活。

每天被鬧鈴聲叫醒,洗漱,在通勤路上完成早餐。

擠地鐵,擠電梯,打卡上班,開始一天的工作。

午餐的時候,刷刷朋友圈,常常看到販賣焦慮和恐慌的人。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輸在這件事上你將一無所有」、「XX司機又出醜聞」......

這些販賣焦慮的人,彷彿永遠都站在一個制高點,對下面的所有人說,我才是對的,大家都應該聽我的。去辭職吧,去創業吧,拉上朋友去做點什麼吧。

而販賣焦慮的人,其實並不知道,他們鼓動的往往是一腔熱血、易衝動又什麼也不懂的迷茫者。

同齡人之間根本不存在什麼拋棄與被拋棄,大家各自選擇各自的生活方式而已。

其實,這個社會的組成大多數都是身處普通階級的打工者。

對於這樣的打工者來說,他們根本不在乎被同齡人所拋棄這件事。

他們更加在意的是自己的薪水,這個月的福利,家中老人的住院費,孩子的學費、水電煤氣網等等日常瑣事。


桑德拉正是這樣的人。



02.


桑德拉是電影《兩天一夜》的主角,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有個愛她的丈夫,家庭稱得上幸福圓滿。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桑德拉是一名抑鬱症患者

更加悲催的是,桑德拉準備回工廠上班的時候,卻遭遇了公司裁員。

因經濟不景氣,老闆想要裁掉一個人,而這個人選正是桑德拉。

他提出讓員工投票,解僱桑德拉就能給所有員工發1000歐元的獎金。

留下桑德拉則沒有一毛錢。

丈夫支持桑德拉去遊說同事,希望他們可以放棄獎金,從而保住妻子的工作。

因為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桑德拉失去工作之於家庭無疑是非常大的打擊。

丈夫更為關心的還有,作為一個抑鬱症患者,桑德拉本身可能無法承擔如此沉重的打擊。


說服桑德拉的同事並非易事。

對於這些和桑德拉一樣,每天辛苦工作的底層打工者們來說,1000歐元可以做很多事情。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桑德拉的同事們個個生活也不容易。

有人需要這筆錢維修房屋,有人需要貼補家庭,有人需要支付學費......

儘管在此之前,桑德拉對於說服同事的困難程度已有預期。

但是真正去做這件事的時候,她還是發現這一切太難了,比想象中更難。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個同事在聽完桑德拉的講述後,當場就哭了起來。

因為這幾天他一直在飽受良心的譴責。


本來他是想選擇1000歐元獎金的。

但是看到桑德拉的那一刻,他想起了之前桑德拉曾經在廠裡幫助過自己的事情,又改變了主意,決定支持桑德拉,並告知他的好友,一併投票給她。


有同事還在想著兩全其美的事情,既能領錢,又能留下桑德拉。

還有人對於桑德拉的遊說完全不為所動。

這正是桑德拉麵臨的第一重困境,這也是人們面對利益時的正常態度。

人是高級動物,講感情。

但人同時也是社會動物,生存就要面對很多誘惑。

試問這世上誰不愛錢?

但是當錢與人擺放在一起的時候,每個人心中的天平自然會有一番權衡。

03.


桑德拉的第二重困境,是抑鬱症。

對於一個健康正常的人來說,面對突然失去工作這樣的打擊,都很難會平復下來。

更何況,桑德拉是一個尚未痊癒的抑鬱症患者。

她面對的難題不僅僅來自老闆,來自同事,同時也來自於她自己。

當她鼓足勇氣去說服同事的時候,其實已經邁出了人生的關鍵一步。

更何況她還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丈夫陪著她到處去聯繫同事。

一個同事甚至為了給她投票,選擇了與意見不合的丈夫分居。

不僅僅是說服同事,桑德拉本身依舊有心理上的障礙需要跨越。

遊說別人本就不是她所擅長的,更何況她是要別人主動放棄一千歐元,而選擇留下自己。


這樣一個讓別人白白損失一千塊的事情,遭受到的自然是意料之內的各種花式打擊。

於是她變得更加脆弱,不堪一擊。

每天藥不離手,難過的時候就大量吃藥。

影片中有幕戲令我印象深刻。

桑德拉又一次被同事拒絕後,平靜地回家打掃房間衛生,之後到商店為孩子們準備第二天的野餐。

隨後回家,進臥室,默默吞下了整盒抗抑鬱藥品。

她準備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這個世界。

而在此之前,竟然完全沒有任何徵兆。

這是一個既可悲又憂傷的畫面。

你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一個抑鬱症患者面對生活的無情打擊,

卻束手無策。



可能有人會覺得她是不負責任,準備就這樣自私地拋棄家人。

可我卻覺得,她在這一刻的決定,背後是一個異常艱難的痛苦抉擇。

一個人,但凡有一點生的希望,都不會選擇去死。

因為一份工作,卻折射出了一個社會底層階級的生活縮影。

電影《兩天一夜》,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劇情,

桑德拉利用兩天一夜的時間去遊說同事留下自己的過程。

這是一個失業主婦的自我爭取,同時也展示了底層階級一種尷尬的生存狀態。

即,為何總是窮人為難窮人

我想到了電影《小偷家族》的一個橋段。

信代打工的洗衣店通知要裁掉一個人。

老闆叫上信代和一個同事,讓她們自己決定,究竟誰走。

平日裡關係不錯的同事,卻因為工作去留這樣一個現實而殘酷的問題,直接吵了起來。

儘管當時導演對於畫面及配樂的處理都非常平淡,但你就能感受到一種廝殺的情緒。

信代和同事都指出了對方不想被提及的秘密,讓本就殘忍的畫面顯得更加殘忍。


《小偷家族》的這一幕,讓我們看到了人性。

面對利益,面對基本的生存權益,人性中的惡就會很輕易地被激發出來。

是本能,也是本性。


每個看到這一幕戲的人都會感覺心裡很不舒服,因為在那些似曾相識的場面中,你能看到自己。

有別於《小偷家族》的人性陰暗面攻擊,

《兩天一夜》的同事們稱得上真誠且可愛了。

儘管他們每個人都曾因為利益問題而有所掙扎,卻對桑德拉不曾有過任何隱瞞。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和她簡單直接地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真誠是很可貴的東西。

只有當它明顯缺失的情況下,人才會有所體會。

我能想象出桑德拉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天朝會是什麼樣子。

一定會有那種將場面話講得特別漂亮的同事,他/她們會先陪著桑德拉罵幾句老闆,再讓她放心,承諾自己一直都是和桑德拉站在一邊的,一定會把票投給她。

最後一個個都選擇了錢,根本沒有人(或者只有一兩個人)投票給桑德拉。

說漂亮話卻不辦漂亮事。

人心是莫測的深淵。

這風格很天朝。

這世界上大概沒有什麼人能比天朝人民更喜歡耍小聰明瞭。

我認識個人,每次在公司開會都擅長長篇大論,還對領導作出一番漂亮的承諾。其實私下裡自己根本不做主要工作。等到領導問責的時候,他總能像當初漂亮的承諾一樣將責任很漂亮的推掉。


我還認識個人,永遠都能找出各種藉口來逃避批評。甚至對於吃飯遲到都能扯出因為自己的星座就不是一個準時的星座,所以只好遲到。

這樣的爛理由,被我們當做笑話講了好久。


我還有個認識的人......


其實我們都見過太多這樣的人,平日裡漂亮話一套一套的,聽的人個個心裡舒坦,以為自己被對方很看重。

真到有事的時候,對方馬上就開始各種找理由推脫。

這是國民整體素質的問題。

你可以說,這些都是「特例」。

但中國人多,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特例」。

積少成多,總會爆發大的問題。

就像喪盡天良的XX司機。


04.


《兩天一夜》講的是社會現實生活,它來自導演對於底層社會人物的真實洞察,所以很生動,也很逼真。

而且它能夠讓不同社會階層的人都感受到,除了貧困之外,其實所有人都有過類似的處境。

我們都曾丟失過自己珍貴的事物。

我們都曾遇到過超出預期的困難。

我們也有桑德拉一般的朋友和家人。

我們也曾度過一些悲傷至極的難關。

我們也會因為一些事情的無可挽回而哀傷。

其實生活本不該世態炎涼,

可是面對很多事情,我們還是不得不一次次做出痛苦的抉擇。


《兩天一夜》讓人欣喜的是,即便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難處,甚至無法向對方伸出援手,但所有人(包括桑德拉)都會對這一切表示理解,而不會因為個體的困難而對社會滿懷惡意。

這才是一個國家與文明程度相匹配的國民素質。

生活是柴米油鹽,是一個又一個難關,心裡的創傷需要自我癒合,也需要周邊環境的幫助和支持。

而不是失去工作後,聽著流行歌星唱兩句「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就真的可以從頭再來的。

那些是劇本,不是生活。

比起一份謀生的工作,更為寶貴的是桑德拉突破心理障礙,一次次放棄,又一次次直面困難的決心。而且身邊一直有一眾支持她的家人和朋友。

儘管這個世界冷漠的人很多,但是總會有讓人感到溫暖的人,也總會有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時刻。


看完《兩天一夜》,會讓人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你不確定電影還原的是怎樣一個時代,就像你不確定今天中午點哪一家的外賣。

儘管整部片從頭到尾都顯得冷靜而剋制,但你還是能感受到它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導演對生活的熱愛。


在很多人看來,桑德拉是一個可憐又可笑的人。

她的堅持與放棄,都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

我們笑她,其實是對她行為的某種否定。

她的堅持,她的反覆,其實和當下的我們有著巨大差距。

我們笑,是因為我們沒有看清她,

也沒有看清楚自己。